本文來源:消費者報道 作者:陳梓慶
【資料圖】
4月的上海,天氣開始變得炎熱,上海車展的舉辦則讓申城更顯熱情。
作為后疫情時代首次A級車展,上海車展無疑引人矚目。在風起云涌的中國汽車市場,本屆上海車展也會成為市場新格局的起點。
然而,這可能也是某些汽車品牌的終點。本屆上海車展,有多個品牌未見蹤影,也有品牌的展臺門可羅雀。在汽車市場新一輪洗牌來臨之時,本屆上海車展也會留下不少失意者的落寞背影。
▲本屆上海車展展位圖(來源:上海車展官方網站)
倒在上海車展前夕
當本屆上海車展的展位分布圖對外公布時,中國汽車市場重新洗牌的玄機已經暗藏其中。
不出意料,威馬缺席了此次上海車展。過去一年里,當其他造車新勢力的銷量節節攀升時,威馬卻成為了反面教材。欠薪、工廠停產、門店停業、售后無門、IPO遇挫……一系列打擊讓威距離當初的雄心壯志越來越遠。
▲來源:威馬汽車官方網站
此前,當討論起造車新勢力誰先掉隊這一話題時,威馬在很多人心目中并非是首選,甚至一度是最被看好的造車新勢力之一。對于消費者而言,在15萬元以下價位選購純電汽車,威馬是不可忽視的選項。
然而,沒有拳頭產品和不可替代的創新技術,讓威馬在競品的夾擊下愈發艱難,此前車主們集體控訴的“鎖電門”更是讓威馬的口碑和品牌價值跌至谷底,敗局已不可挽回。
然而,處在懸崖邊上的造車新勢力,遠不止威馬一家。
▲來源:天際汽車官方微博
天際汽車未能突破天際。今年4月初,天際汽車發布內部通知,表示鑒于公司目前的資金情況及生產與銷售計劃,自2023年4月1日開始,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工停產政策。
4月10日,愛馳汽車人力資源部發布《關于三月工資延遲發放的通知》,稱“因客觀原因”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但是會正常繳納員工3月份社保和公積金,愛馳汽車經營不善的問題引發關注。
▲來源:愛馳汽車官方微博
此外,還有多家造車新勢力倒在上海車展前夕,包括寶能汽車被曝出多處資產遭處置、自游家汽車剛剛宣布停止服務等。
實際上,上述品牌遭遇的困境早有先兆??梢钥吹?,在造車新勢力野蠻生長期間,新能源汽車品牌可謂參差不齊,缺少優質產品、高新技術和資金力量的品牌不在少數。目前,“新新”實力加緊入局,跨界造車也不在少數,對于“二線”新勢力而言,更大的挑戰和困境還在后頭。
除了因經營不善影響參展之外,特斯拉和五菱也沒有在此次上海車展亮相。作為特斯拉超級工廠的所在地,上??芍^特斯拉的福地,然而兩年前第十九屆上海車展上的“車頂維權”事件,加上本屆上海車展的缺席,特斯拉仍未能在上海打贏翻身仗。
至于五菱,在經歷了連續多月的銷量不振之后,也沒有要在本屆上海車展一展身手的意思,“國民神車”五菱選擇缺席國民關注的上海車展。
冷清的展臺
在新能源車引人駐足,自主品牌屢現驚喜的時候,一些曾經輝煌的合資品牌卻在本屆上海車展上盡顯頹勢。
本田、豐田、大眾等主流合資品牌均在本屆上海車展帶來不少電動化車型,不過與自主品牌相比,總體人流仍然稍顯不足。
新一代雷克薩斯LM在本屆上海車展全球首發。然而,這款新車并未能幫助雷克薩斯吸引太多目光,與之相比,不遠處的的魏牌和坦克展臺卻非常熱鬧。經歷了連續多月銷量下滑之后,雷克薩斯風光不再,從“加價神車”變成“價格戰”的一員。
▲沃爾沃全新純電SUV車型EX90(《消費者報道》攝)
展臺冷清的二線豪華品牌不止雷克薩斯一家,同一個展館的捷豹路虎和沃爾沃的展臺同樣人流稀疏。沃爾沃帶來全新純電SUV車型EX90,然而卻未能吸引太多關注。
《消費者報道》還注意到,最早掀起“價格戰”的東風雪鐵龍,即使在4月18日媒體日上午11時左右,展臺人數同樣寥寥無幾,新款凡爾賽C5 X也少有人觀賞或咨詢。
▲雪鐵龍展臺人數寥寥無幾(《消費者報道》攝)
乘聯會公布的今年一季度銷量顯示,零售銷量前十五位的車企中,合資品牌仍然占據半壁江山,不過銷量無一例外出現同比下跌。
可以看到,在電氣化大潮下,一些合資車企稍顯落后,他們的新能源車型難以與新晉品牌競爭,燃油車也面臨自主品牌的追趕,“三大件”的技術壁壘還讓其喪失了性價比優勢,可謂前后皆有追兵。即使打起“價格戰”,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大幅換量。
實際上,對于汽車行業的未來,沒有人能作出準確的預測,不過合資品牌的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隨著東風雷諾、廣汽謳歌、廣汽菲克的相繼退場,一些銷量慘淡的合資品牌也可能會在本屆上海車展后迎來至暗時刻。
不過,“攻守之勢異也”的歷史定律也會在汽車行業上演。新能源車型雖然在電氣化和智能化上走在前列,不過當補貼縮減,競爭日趨白熱化之時,同質化的問題也會顯現,屆時也將會面臨生死存亡之爭。另外,自主品牌技術優勢不足,過分依賴營銷和概念炒作也并非長久之計。
可以這樣說,本屆上海車展,得意者和失意者之間并不存在護城河,得意者可能會收獲一時的輝煌,卻也時刻面臨失敗的可能;失意者面對一時的挫敗,卻也不是沒有咸魚翻身的機會。也許,這正是A級國際車展的魅力,汽車行業在此留下厚重的歷史印記,孰是孰非只留市場檢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