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生物制藥、創新藥板塊持續走高,CRO概念、AI+醫療、醫療信息化漲幅居前,凱萊英漲7%,美迪西漲6.56%,權重股藥明康德大漲超6.5%,醫療信息化概念衛寧健康漲6.78%,昭衍新藥、泰格醫藥、康龍化成等CRO概念全線跟漲。首藥控股20cm漲停,迪哲醫藥、海創藥業漲超15%,百濟神州漲超10%,百利天恒、神州細胞、艾力斯、和元生物、凱萊英、昭衍新藥、九州藥業、亞虹醫藥等多股大漲。這兩年在政策支持下,我國新藥審評審批不斷提速,創新藥正加速落地。2021年,NMPA共批準32款創新藥(化藥和治療用生物制品)上市,2022年批準超40款,屢創新高。需求端上國內創新藥仍將持續發展,國內CXO、CRO廠商也在服務全球,獲得更多市場。當市場還在擔心藥明康德、凱萊英、博騰股份這些藥企失去新冠訂單后業績難以保持以往的增速,還擔心有更多的CDMO藥企進入市場后,會影響這些藥企的市場訂單數量,擔心產能過剩會加劇價格戰降低藥企的利潤時,在昭衍新藥上好像就看不見這些擔心了,昭衍新藥沒有什么CDMO服務,多是臨床前CRO業務,沒有CDMO產能釋放、爬坡出現業績反復,不會受到增收不增利或者營收突然放緩的困擾,昭衍新藥的業績多年來都十分穩,利潤更是一直跑贏營收,它的業績波動的區別僅在于利潤是大幅還是小幅跑贏營收。昭衍新藥前兩天發布了2022年業績年報,去年實現營收22.7億元,同比增長49.5%,歸母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92.7%,扣非凈利潤10.2億元,同比增92.3%。其中四季度實現營收9.92億元,同比增長50.3%,環比增長98.4%,歸母凈利潤4.42億元,同比增長43%,環比增長69.3,扣非凈利潤4.15億元,同比增長32.6%,環比增長59.6%。
業績是昭衍最不用擔心的?確實,昭衍新藥的業績是最不用擔心的,訂單數量也是不用擔心。這一點我們從訂單上來看。
2022年上半年,昭衍新藥在國內新簽訂單18億,同比增長50%+;海外收購的和國內昭衍基本做一樣事情的biomere新簽訂單近2億,同比增長30%。這里說說biomere,這家藥企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前三大臨床前CRO公司之一,業務上能夠開展靈長類動物試驗的臨床前CRO,動物實驗種類包括大鼠、小鼠、豚鼠、兔子、猴等,極具有稀缺性,2019-2021年,biomere獲得的訂單總額分別為約 1.4、1.6 億、2.8億,擁有像Shire、Novartis、Abbott等大型制藥公司客戶群。對biomere的并購,會給昭衍新藥帶來多重好處,比如會幫助昭衍擴大在美國的影響力或者市場,還有就是幫助昭衍新藥的后續國內客戶的產品在美國申報,或者是幫助美國客戶的產品在我國申報。
(相關資料圖)
再回到昭衍新藥的訂單上,2022年前三季度,昭衍新藥的整體在手訂單約41億,同比增長78%,去年昭衍新藥簽署訂單約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35%。保持平穩增長,其中海外子公司承接訂單約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5%。昭衍國內公司承接海外訂單同比增長超過60%,截止去年年底,昭衍新藥在手訂單金額約44億元人民幣。在昭衍新藥的訂單里,有一半都是國內傳統大藥企,這些訂單業務穩定而長久,能夠這么穩定也是源于昭衍新藥多維度多領域的創新布局,昭衍的收入一多半都來自生物藥,化學小分子藥物目前同質化有些嚴重,但生物藥其實還處于快速增長早期。
特別是以新興技術ADC、融合蛋白、雙抗、CGT等為代表,昭衍新藥的數據是在國內安評領域內,昭衍ADC的市占率約30%,融合蛋白約40%,CGT更是高達40%-50%,雙抗的比例也非常高。
昭衍新藥在國內承擔CGT產品非臨床評價項目的實驗室中,也保持行業領先,去年一季度時,昭衍CGT的在手訂單也就1個億左右,到三季度這個數字就變成了3億多??傮w來看,2022年昭衍新藥承接的CGT訂單,同比實現50%以上增長。
另外,還有三分之一訂單來源于biotech,這部分的訂單量大,而且是海外的頭部藥企。這兩年昭衍新藥開始拓展海外的業務,離岸訂單實現較大突破,2022年BIOMER承接訂單約3.5億元(+25%)。昭衍國內公司承接海外訂單實現較大突破,同比增長超過60%。新簽在手訂單的增速大大跑贏了營收增速,充分說明昭衍新藥的未來還能維持好些年的高速增長。
正是因為手上訂單太多,多得做不完,昭衍新藥只能不斷擴產,蘇州昭衍已完成2萬平設施建設,2023年將逐步投入使用;昭衍易創已完成約9000平實驗室租賃并開始進行室內設計裝修,預計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無錫昭衍的放射性藥物評價基地,預計將于2023年中期投入運營。2023 年繼續推動對廣州昭衍新藥評價中心、重慶昭衍新藥評價中心的建設工作。
能否分得CDMO、CRO市場的蛋糕??至于所有CXO都在做的一體化,其實昭衍也在做,只不過做法類似于藥明,往CDMO的延伸應該是放棄了競爭激烈且已經有成熟龍頭的小分子,而直接往生物藥/CGT發力,體外孵化有企業昭衍生物。
2018年2月初,昭衍新藥便參股成立昭衍生物,構建一站式、個性化CDMO服務平臺,依托中美兩地研發生產基地,實現服務鏈條的擴展和延伸,助力更多研發企業進行中美雙報及多地生產戰略布局。今年2月14日,昭衍新藥參股公司昭衍生物位于北京的亦昭生物醫藥中試研發生產基地正式竣工投產。該基地占地120余畝,總投資超30億元,預計全部達產后將具備十萬升規模的生產能力,是目前國內單園生產能力最大的生物醫藥CDMO服務基地之一。
昭衍新藥建設CDMO的用意也比較深遠,由于藥企更換外包服務供應商需要更新電報文件,再加上服務商篩選周期較長,CXO服務具備穩定性和長期性,同時,上游CRO能為下游CMO和CDMO引流,可謂是一舉多得,所以很多有實力又能力的藥企都在做全產業鏈的一站式服務。在多種一體化形式中,頭部企業構建跨越整個醫藥價值鏈,提供“CRO+CDMO"一體化服務是發展主流之一。這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藥明康德,這家藥企實力非常強,在國際眾多藥企中都能叫得上名次,服務覆蓋整個新藥從概念到落地的全過程,具有全方位、一體化新藥研發和生產服務的能力和技術。
由于在提供主業服務的過程中,昭衍團隊多次遇到了客戶排到實驗時間的時候,樣品卻沒能及時生產出來的情況。于是,昭衍新藥也開始做一體化,昭衍新藥在2018年成立昭衍生物,可惜的是,和藥明康德與藥明生物的關系相似,昭衍新藥幾乎不持有多少昭衍生物的股權,兩者可以看作平行關系,好處就是兩家藥企之間可以相互引流和合作。昭衍生物得到了昭衍新藥依靠安評業務積累的客戶資源,昭衍新藥也依仗更廣的生物藥CDMO服務內容,吸引更多有一站式服務需求的客戶。
今年這次昭衍生物新基地運營后,符合中國、美國及歐盟GMP標準的首批10條2000L規模原液生產線將正式投入使用,可以提供涵蓋大分子藥物研發到規?;a階段的端到端服務,涵蓋基因治療 CDMO、抗體偶聯物(ADC)CDMO等。昭衍生物的服務領域,也會和昭衍新藥的業務相互掛鉤。
打造了昭衍生物的這個CDMO服務,昭衍新藥的CXO的一體化建設里面還差臨床CRO以及最前端藥物發現沒有實現真正的打通。
為什么想打通臨床CRO服務?我們先來看市場,根據 Frost & Sullivan 報告,2019年中國CRO市場規模約68億美元,預計 2024年中國CRO市場規模將達到222億美元,2019-2024年均復合增長率 26.5%左右。2019年中國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的市場規模為4.1億美元,預 計2024 年中國安全性評價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0億美元,2019-202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36.5%。數據上來看,CRO行業的市場空調是有的,即便是國內同行業企業較多,市場集中度低,競爭日趨激烈。但不少國內CRO藥企仍在擴建產能,預計未來2-3年內,國內領先CRO的產能將翻一番。
雖然昭衍新藥在安評領域是龍頭毫無疑問,但這兩年昭衍一直從臨床前向臨床業務拓展延伸,昭衍的臨床CRO業務2021年實現收入3000萬,2022年沒有公布具體的數據,2022年半年報里昭衍新藥有相關介紹,臨床試驗及相關服務板塊,上半年新簽訂單較2021年同期實現了143.45%的大幅增長。
但是在2022年年報里好像沒有提到具體的增長,只是說臨床服務板塊全年新簽合同額和收入同比均實現大幅增長,服務內容包含注冊申報、醫學撰寫、項目管理、藥物警戒等全方位的臨床運營服務,涉及 IIT、早期臨床及確證性臨床(臨床 I 期、II 期、III 期試驗)等。治療領域涵蓋了創新基因和細胞治療藥物、腫瘤、代謝、內分泌、神經、罕見病等,其中大部分項目都是從臨床前研究直接過渡到臨床研究,真正實現了無縫對接。昭衍臨床樣本檢測板塊全年新簽合同額和收入同比均實現大幅增長,合同涵蓋了創新基因和細胞治療藥物、預防性疫苗、腫瘤治療性疫苗、創新雙特異/多特異抗體藥物、創新ADC藥物、創新PROTAC藥物、創新靶點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創新靶點小分子藥物等的臨床樣本分析及藥物代謝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昭衍(北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通過了多項能力認證:2022 年 8 月,正式獲得國家認監委頒發的 CNAS-CL01 (ISO/IEC 17025) 認可證書;2022 年年底,通過了兩項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NIFDC) 能力驗證項目,涵蓋生物大分子、人乳頭瘤病毒(HPV)核酸檢測等生物分析領域。
這樣來看,昭衍新藥確實一直從臨床前向臨床業務拓展延伸,也開始具備“臨床前臨床”綜合CRO服務能力,而且臨床樣本檢測板塊似乎已經順利進入上升期。雖然現在的臨床業務基數較小,但增速還是比較可觀的。
不過在客戶選擇合作的藥廠時,往往會參考CRO藥企的核心優勢、業務能力,看看眾多可以提供CRO的藥企做過哪些項目,訂單量如何,成功率如何,這些都是選擇CRO藥企合作的決定性因素,相比之下,能夠提供藥物研發一體化服務,以及在細分領域具有差異化的特色優勢和護城河壁壘的CRO藥企更占據優勢。在CRO競爭白熱化的當下,或許在體量方面仍然與行業龍頭存在一定差距。在未來預期真正兌現之前,昭衍新藥想要分享臨床CRO這塊蛋糕還有很多挑戰,只有把臨床CRO服務做的更好,或者在細分領域更加專業,才會受到重視。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疽陨蟽热輧H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