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獨立 穿透
(資料圖)
全國化高端化破題,貴在步步為營!
作者:俊群
編輯:王凡
風品:劉雯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獲刑5年被罰4億!3月24日,劍南春董事長喬天明的處罰靴子落地,一石千層浪。以至有輿論拋出郎酒、汪俊林可安好的靈魂發問。
孰是孰非,留給時間作答??梢钥隙ǖ氖?,曾攪得資本江湖風起云涌的白酒,已很久沒感受到上市“暖意”。劍南春、郎酒、習酒IPO紛紛卡殼,2016年掛牌上交所的金徽酒目前仍是A股最新上市的酒企。
不過,頭頂“西北王”美譽、有幸躋身“上岸選手”的金徽酒,近年業績并不如意,何時走出庫存大增、增收不增利泥潭呢?
1
二度增收不增利
銷售費兩年翻近一倍
3月23日,金徽酒披露2022 年報:
營收20.12億元,同比增長12.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2.8億元,同比下滑13.73%;扣非凈利2.71億元,同比下滑15.88%。
2021年,金徽酒營收17.88億元,同比增長3.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3.25億元,同比下降1.95%,為近十年來凈利首次下滑。
換言之,金徽酒已是連續第二年增收不增利,且2022凈利下滑之態更加明顯。
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釀酒總量為671.24萬千升,同比下降5.58%。963家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6626.45億元,同比增長9.64%;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201.72億元,同比增長29.36%。
單從利潤指標看,金徽酒嚴重拖了行業后腿。
金徽酒解釋稱,一是公司新市場開拓、品牌宣傳以及消費者培育互動等銷售費增加;二是生產及業務拓展導致人員增加、薪資及激勵機制調整等因素導致人工成本上升;三是包裝材料及糧食等原材料成本上升。
不算虛言,2022年管理費2.17億元,同比增長20.56%;銷售費從上年同期的2.78億元增至4.20億元,大增51.16%。且2021年的可比基數本就不低:銷售費由2020年的2.22億元增至2.78億元,同比增長25.09%。
即短短兩年,金徽酒銷售費就翻了近一倍。
相比之下;2020-2022年研發費為0.4億元、0.47億元、0.5億元。雖持續增長,但無論體量還是增速均遠不及上述兩費。
費用大增明顯拖累了毛利率,金徽酒主營業務分為酒制造和其他業務,2022年支柱業務“酒制造”毛利率63.01%,較上年同比下滑0.99%。
2019年8月,金徽酒與包括金徽酒董事長周志剛在內的9人核心管理團隊簽訂了《公司與核心管理團隊關于業績目標及獎懲方案之協議》。
《協議》約定,2022年營收目標為25億元,扣非歸母凈利目標為4.70億元;2023年營收30億元,扣非歸母凈利6.00億元。
顯然,2022年的成績單均沒達標。
2022年12月,金徽酒公告稱,鑒于2020 年以來疫情突發及不可抗力影響擴大,2022 年、2023 年營收、凈利指標分別延后一年,并取消扣罰方案。
大環境不佳,這也無可厚非。然跌眼球的是,僅短短數月,2022年報中業績目標第二次出現縮水:力爭 2023 年實現營收 25.00 億元、凈利 4.00 億元。
時間表推遲、目標額還縮水,不禁疑問金徽酒到底有多少成長信心?凈利頹勢何時扭轉?目標設立多少嚴謹性?4億元又能否達成呢?
2
全國化緩慢、庫存大增
困在區域、高端?
還是基本面說話。
分產品看,2022年出廠價100元/500ml以上的高檔、30元-100元/500ml的中檔產品占比為62.96%、33.84%;毛利率69.22%、53.46%,分別同比下滑0.95%、1.48%。經銷商渠道、直銷(含團購)渠道毛利率,也分別下降0.73個百分點、2.69個百分點。
除了毛利率下滑,更令人擔憂的是庫存量大增:報告期內,金徽酒低檔、中檔、高檔產品庫存量分別較上年增加69.84%、83.71%、90.04%。
這多少出乎市場意料。
眾所周知,金徽酒過去主要為甘肅省內名酒?!皬托窍怠比胫骱?,開啟省外擴張戰略,借助多產業資源躍升為全國化酒企,是彼時市場期許所在。
分地區看,金徽酒全國化進程仍需提速加勁。2022年營收主力依然是大本營甘肅市場,體量最大增速最快的是甘肅東南部。其他地區雖營收增加18.45%,但全年營收僅4.64億元,不足總營收的24%,占比仍顯羸弱。是否仍區域酒企色彩濃郁,如何全國化破壁呢?
酒類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目前市場呈現一個K型市場態勢,高端酒會持續增長,次高端及低端酒會因消費者購買力不足,造成去庫存緩慢,(這)也是影響到“復星系”兩家酒廠渠道毛利和終端毛利下降的原因。從大環境上講,過去三年,對很多行業造成很多隱性失業率,購買力不足是酒業大環境中遇到很現實的問題之一。
行業分析師劉俊群認為,金徽酒作為西北名酒,核心競爭力在甘肅地區,其他地區則缺乏品牌張力,擴張全國市場風險較大。從消費端看,金徽酒品牌的全國認知度相對較低,且產品價格不高,二三百以下的產品市場競爭尤為激烈,無形增加了擴張難度,而品牌培育、高端化破壁遠非一個銷售費能解,需要專業口碑、特色體驗的長期沉淀。
換言之,大環境不佳、自身品牌力不足,導致了金徽酒擴張不利、銷售費大增庫存卻升高。想要破解增收不增利、打破區域白酒限制、提升高端屬性,需要產品、渠道、品牌端的久久為功。
3
股價VS業績 “復星系”去與留
說起金徽酒的擴張戰略,與背后“復星系”有很大關系。
時間倒回至2020年,金徽酒高層在“復星系”持股后高層人事巨變。
2020年10月,金徽酒新晉控股股東豫園股份提名黃震、石琨、鄒超、吳毅飛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第二大股東亞特集團僅提名張世新為董事候選人。公開資料顯示,豫園股份上述4董事均是來自“復星系”的高管。
同為“復星系”成員,舍得酒業2022年營收60.56億元,同比提升21.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16.85億元,同比提升35.31%。
業績為何如此反差?
高端差異,或是一個考量。舍得酒業中高端產品一直很給力:2021年以來旗下產品已多次提價。尤其是300-500元區間的中高檔酒,當年營收38.74億元,同比增長81.94%,占公司總營收近8成。2022年中高檔酒銷售收入48.77億元,同比再增25.88%。
誠然,金徽酒營收大部也來自高端白酒,但因品牌力明顯弱于舍得,銷量最好的仍屬百元單品。
行業分析師于盛梅表示,縱觀白酒行業這幾年的發展歷程,消費需求向中高端集中的趨勢頗為明顯。在行業分化的態勢下,高端屬性出色的酒企進一步鞏固護城河優勢。那些知名度有限的地方品牌,如不能在此輪分化行情中通過產品和渠道升級,在中高端市場上拿到“船票”,生存空間只能越來越小。
當然,“復星系”入主也有可圈點處,相比凈利頹勢,資本端收獲不算小。
截止2023年3月27日,金徽酒收盤價27.03元,相比“復星系”入主前期2020年5月25日的12.57元漲幅翻倍。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金徽酒而言,當大額資本進入企業時,給資本市場以及投資者信心。這樣的資本入主盡管業績不佳,但仍會拉動資本市場表現。這不僅體現出投資者對于資本的認可,也意味著對于酒企未來發展的看好?!?/p>
考量在于,期許終究是期許。如果遲遲轉化不成實實在在的業績,市場信心也有忍耐限度的。
相比2021年6月的53.68元高點,目下股價已縮水近半?;蛟S也因不達預期,2022年9月,“復星系”成員豫園股份及關聯方出售金徽酒約6594.38萬股,占金徽酒彼時總股本的13%,套現約19.4億余元。
減持后,甘肅亞特以26.57%持股重新成為金徽酒新控股股東。當然無論從入股價格看,還是目下股價看,“復星系”都不算虧。
但對金徽酒的影響卻不可不察。彼時,有輿論解讀為在舍得和金徽的戰略選擇上,“復星系”最終選擇了前者。
孰是孰非,不做評價,留給時間來作答。
不過,從凈利二次下滑、2021年6月以來的股價震蕩下行看,留給金徽酒的自證時間已經不多。復星系去留、是否再次減持,值得觀察。
4
長坡厚雪 謹防攤餅
貴在質量敬畏
當然,“復星系”仍是金徽酒的重要股東。換言之,其對金徽仍留有后手。
審視2022年,種種痛點阻點外,金徽酒也有戰略蓄力、業務改善的一面。
如全面推行“影響力客戶引領+深度運營”雙輪驅動營銷轉型,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金徽28、金徽18等百元以上高檔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5.66%,占比提至63.93%。
再如,組建華東銷售公司、北方品牌公司、互聯網公司,新市場開拓出現加速跡象。
尤其是去年4月投資設立北京盛世金徽科技有限公司,專門負責金徽酒互聯網平臺的營銷工作,目前,已在天貓、拼多多等平臺設立“金徽酒旗艦店”。2022年,金徽酒線上銷售收入2568.14萬元,同比增長172.62%。
上升到行業視角,白酒業是典型的“長坡厚雪”型賽道。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白酒市場規模自2017年的5654億元增至2021年的603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1.6%,并預期自2022年的6211億元增至2026年769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5.5%。
政策面上,2023年初傳出主板申報行業限制的傳聞,無論真假都凸顯了上市酒企的稀缺價值,對金徽酒無疑是一利好。
金徽酒也識時務,2月以來多次召開2023年度營銷會議,有意提升自身品牌力、利用窗口期快速做大做強。
董事長周志剛表示,“2023年是金徽酒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鍵一年。公司將強力推進管理轉型,打造共創共享型組織,以極致的服務體驗塑造品牌形象?!?/p>
同時,全國擴張目標不變。華東市場作為全年重點突破的省外市場,繼續積極開拓大客戶銷售,開發團購資源,并通過加快金徽老窖體驗店和專賣店建設提高消費者服務能力。
不得不說,金徽酒也在持續進化、查漏補缺。復星系的入駐也對其帶來諸多新變。疊加行業復蘇暖意,否極泰來、蛻變逆襲也未可知。
在首財君看來,企業轉型升級從不是輕松話題。尤其對身處賽道格局固化、自身長期偏安一隅的金徽酒而已,牽一發動全身,如烹小鮮如履薄冰。多些大力進擊、多些耐心信心總沒有錯。
不過,還是那句話。大力未必能出奇跡,精準有度才能。在全國化進擊中,穩扎穩打的質量為先,遠比粗放擴表、規模攤餅要重要的多。
凈利下滑是一個利空,更是一可貴警鐘。警惕庫存高企、銷售費高企,全國化破壁高端化破題,貴在久久為功、步步為營。
金徽酒、周志剛做到多少、還差多少呢?
本文為首財原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