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字貨運平臺滿幫集團公布了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2022年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2億元、同比增長34.5%的穩健增長。同時,全年總收入為67.3億元,取得了44.6%的同比增長,雙端用戶規模也得到了持續增長。
(資料圖)
滿幫貨運憑借著數字化殺出重圍,獲得“數字貨運第一股”的光環,將數字化運用于貨運上,跑出了屬于滿幫的模式。2022年滿幫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但是背后埋下“隱患”,滿幫也面臨著問題。
怨言滿天,投訴無門
據了解,滿幫集團平臺服務的認證駕駛員用戶1000萬人,貨主用戶500萬人,集團業務覆蓋全國339個主要城市,實現了全國多中心運營的架構,成為互聯網物流領域超級獨角獸。也就是說滿幫通過數字化,鏈接司機與貨主成為滿幫的主要模式。
司機和貨主都是滿幫的平臺用戶,但是滿幫在用戶們心中的口碑和地位并不盡如人意。江湖老劉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輸入“滿幫”發現投訴量有1715條,投訴多集中于“胡亂判責、退費難、亂扣費、不作為”等問題上,甚至與司機玩文字游戲,客服不作為,投訴無門,問題得不到解決。
在鏡面商業論看來,滿幫作為平臺鏈接司機與貨主,對滿幫而言,司機與貨主的滿意度是其盈利的重要因素。在互聯網上,不少司機與貨主對滿幫怨言漫天,作為平臺,滿幫應制定清晰化制度,堅定執行。滿幫任由投訴蔓延,用戶們投訴無門,體驗感不佳。從用戶層面來看,滿幫憂慮滿滿。
資本拋棄,故事難講
貨運平臺野蠻生長,資本狂歡,貨運平臺的玩家們明爭暗斗,紛紛使出渾身解數瓜分市場紅利。貨運市場龐大,近年來經過監管但是仍未改變“小散亂”的局面。資本化將改變貨運平臺的改造腳步。
近日,維天運通在香港敲響上市銅鑼,宣告了這家港股“數字貨運第一股”正式登陸資本市場。反觀滿幫,盡管早已上市,但是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平平,掀不起波瀾。上市前的滿幫深受資本青睞,經歷了17輪(包括運滿滿、貨車幫)融資,此時的滿幫可謂是資本寵兒。
在上市之后,滿幫卻成為了資本棄子。2021年6月滿幫登陸于紐交所,首日收漲超13%,市值突破230億美元,而近期股價在每股7.27美元左右相較于首日市值已經跌去了一半還多。滿幫上市之后股價蒸發嚴重,上市之后被資本套現拋棄。
在鏡面商業論看來,上市成為滿幫的“分水嶺”,上市之前是資本寵兒,深受資本青睞,上市之后,成為資本棄子,難再講出動人的數字化故事。作為貨運平臺,盡管滿幫交出了一張亮眼的財報,但少了資本的加持,故事難再精彩。于資本青睞度而言,滿幫盡顯憂思。
風波不斷,憂心忡忡
滿幫的憂慮不止于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曾做空過法拉第未來、瑞幸咖啡、百濟神州、京東、優信二手車等公司的知名做空機構J Capital Research發布了一份54頁做空報告,直指滿幫夸大交易量,財務數據隱晦,基本業務惡化等問題。滿幫并未給出強有力的回應。
數字化貨運賽道競爭激烈,商業模式以及對行業滲透方向各異,整個領域充滿變數。滿幫貨運尋找新的增長曲線,瞄準同城貨運,但是同城貨運屬于存量市場的爭奪。在改變的路上,仍然有許多未知的風險。
在鏡面商業論看來,在數字化進程路上滿幫的對家來勢洶洶,在尋找新的增長曲線路上,強敵環伺,滿幫進退兩難。盡管滿幫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但是成績單背后不難看出滿幫的憂慮,平臺仍在建設期,滿幫仍需腳踏實地來緩解自身的焦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