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升,消費者開始逐漸注重健康意識,而身體健康不僅需要健康飲食的補充,體育鍛煉也是尤為重要的,運動鞋以及運動服行業因此應運而生。
2019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為2.95萬億元,2015~2019年的年均復合增速14.6%,政策指引2025年體育產業規模達5萬億元,而預計到2027年,中國的運動鞋市場規模預計可以達到2500億元。
(資料圖片)
國家政府對體育產業的發展也是高度重視,,推進體育用品行業高速發展。僅2022年發布的就有《2022年群眾傳育工作要點》、《關于構建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關于提升學校體育課后服務水平、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通知》、《關于開展2022年全國青少年科學健身》、《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
目前,國內運動服飾行業的典型企業包括安踏、李寧、特步、中喬體育、匹克、361度等。近日,曾被譽為最有希望成為“A股第一體育品牌”的中喬體育再度沖刺IPO。
因與球星喬丹訴訟風波,導致IPO無疾而終
2023年3月4日,中喬體育上交所主板IPO獲得受理,公司計劃募資10.64億元,其中,3.48億元用于鞋生產基地擴建項目,1.29億元用于研發設計中心建設項目,4.7億元用于全國戰略直營店建設項目,1.17億元用于信息化建設項目。時隔12年,被外界調侃為IPO排隊“釘子戶”的中喬體育再度沖刺IPO。
這并不是中喬體育第一次沖刺IPO了,早在2010年中喬體育就向證監會提交IPO申報材料,早在2011年11月獲得證監會發審委會議審核通過,當時中喬體育可謂是風光無限,被外界譽為“A股第一體育品牌”,但隨后中喬體育便深陷訴訟風波,一直沒有拿到批文發行上市,IPO計劃無疾而終。
中喬體育原名為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因其蹭前美國NBA球星邁克爾·喬丹的流量,2012年,邁克爾·喬丹起訴喬丹體育侵犯其姓名權,請求注銷其多項商標,自此,中喬體育陷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風波。
2012年10月,邁克爾·喬丹又以不正當手段注冊爭議商標、爭議商標屬于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志等為由,向商標委員會申請撤銷喬丹體育的“喬丹”商標。2014年4月,商標委駁回了邁克爾·喬丹對相關商標提出的撤銷申請。之后,不服判決的邁克爾·喬丹又先后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法院均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判決。
然而2020年,邁克爾·喬丹和喬丹體育的官司迎來了一個轉折。根據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就邁克爾·喬丹提起的有關侵犯其姓名權案件的判決顯示,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喬丹體育停用其企業名稱中的“喬丹”商號和涉及“喬丹”的商標。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喬丹體育公司在明知邁克爾喬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情況下,仍然擅自選擇中文“喬丹”二字進行商標注冊,并登記了“喬丹”商號。喬丹體育公司還將邁克爾喬丹曾經的球衣號碼“23”和他兩位兒子的中文譯名馬庫斯喬丹和杰弗里喬丹均注冊為商標,指向性明顯,足以認定其具有導致或放任公眾產生混淆的故意。
雖然2021年1月,中喬體育及邁克爾·喬丹再次就判決提起上訴。但2022年3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一場轟轟烈烈長達十年的商標之爭至此結束。2021年1月,喬丹體育進行工商變更,正式更名為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遞交的招股書中,中喬體育還特別強調,除特別注明外,招股書中涉及的中文漢字“喬丹”皆與美國前職業籃球運動員 Michael Jeffrey Jordan 無任何關聯。
中喬體育陷入增收不增利,再次沖刺IPO
“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原“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從事喬丹品牌運動鞋、運動服裝及運動配飾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品牌企業,福建省百強企業和福建省納稅前三十強企業。中喬體育擁有品牌專賣店近6000家,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現擁有喬丹體育、喬丹兒童、喬丹質燥、茵寶等品牌。 產品涵蓋籃球、跑步、綜訓、戶外、生活等多個品類。
2009年,喬丹體育成功成為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北京、河南、黑龍江、吉林、新疆、陜西、貴州、重慶、前衛等省級代表團合作伙伴及運動裝備獨家贊助商,打造出首屈一指的喬丹冠軍團隊。2020年,中喬體育斥資6250萬美元,將擁有90多年歷史的茵寶的大中華區的經營權成功收入囊中。中喬體育借此不斷壯大自己的資本版圖,進一步完善自身在多品牌戰略方面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中喬體育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泥潭”,據招股書顯示,中喬體育2019年、2020年、2021年營收分別為55.91億元、49.28億元、59.3億元;凈利分別為8.32億元、7.38億元、6.95億元 。但其2021年營收同比增加了無疑讓中喬體育再次有了沖刺IPO的底氣。
據招股書顯示,此次中喬體育計劃公開發行5000萬股,公司擬投資項目總額為12.11億元,擬投入募資10.64億元,主要募投項目為生產研發中的鞋生產基地擴建、研發設計中心建設等。據招股書介紹中喬體育的基本經營模式為訂單式生產銷售喬丹品牌運動服飾產品。目前,該公司已經建立起6269家品牌專賣店鋪組成的線下經銷銷售網絡。截至2022年6月30日,該公司品牌專賣店數量在已上市的國內自主運動服飾品牌中排第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耐克創新有限合伙公司與發行人、福建競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存在標志侵權糾紛。 發行人收到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于 2021 年 1 月 12 日出具的應訴通知書,耐克創新有限合伙公司認為發行人及福建競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侵犯 其商標權。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與發行人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發行人收到泉州市中 級人民法院出具的應訴通知書,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 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向其支付工程結算款等事項。
與中喬體育齊名的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均已在港交所上市,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而中喬體育還未從起點出發,如果此次成功上市,也不算慢太多,還有希望追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