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飛沃科技上市,張友君還缺顆“螺絲”

文丨熔財經


(資料圖片)

作者|余一

去年7月,湖南飛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飛沃科技)首發過會,至今7個多過去了,若是按照2022年以來整體IPO排隊時長來計算,飛沃科技已經來到了臨近上市的關鍵節點。

資料顯示,近年來風電行業相關產業政策持續向好,特別是自2022年以來,多國高度重視風電對能源安全保障,推出相關政策。在此背景下,風電產業鏈上的葉片、緊固件、軸承等企業正在加快生產步伐,緊跟國內外市場需求。

然而,市場利好卻未能使飛沃科技的上市之路變得順遂。

營收失血,飛沃的日子有多難?

飛沃科技,雖然頂著“新能源”的名頭,但其主營業務主要是生產風電緊固件“螺絲釘”,說是屬于“緊固件”行業或許更為確切。

據公開資料顯示,飛沃科技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第五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2019年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企業、2018年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

盡管有著這么多名頭,卻也在上市路上四處碰壁。

飛沃科技第一次遞交招股書是在2020年9月,到2022年過會期間已經歷了4輪問詢,在此期間,飛沃科技的招股書先后更是更新了9版。也因此,一個更加真實的飛沃科技才逐漸被還原。

據飛沃科技招股說明書顯示,其在2018年至2020年,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9.25%,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21.27%。

卻在2021年迎來急速下滑,招股書顯示,2021年營業收入11.295億元,較2020年下降5%,最主要是凈利潤出現大幅下降,2021年凈利潤7862.98萬元,較2020年下降50.7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29.77萬元,較2020年下降61.84%。

營收壓力外,更大壓力則來自于資金不足。招股書顯示,飛沃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72.27萬元、-746.59萬元、-12,231.58萬元和1,347.53萬元,2020年、2021年持續為負。截止2022年6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母公司)達到58.11%,資產負債率較高。

且到2021年末,公司持有的不受限貨幣資金與可隨時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供應鏈金融余額合計1.81億元,將于2022年到期的有息負債本息金額卻為3.33億元。由此飛沃科技的資金壓力可見一斑。

在這背后則是應收賬款的逐年增長,報告期內,飛沃科技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2.02億元、3.77億元和4.70億元。截至2021年末,公司應收賬款凈額占期末流動資產總額的比例為39.59%,金額和占比都較高。

如果說只是營收急資金問題,那么在未來或許還會有回升空間,但飛沃科技的問題遠不止業績這么簡單。

上市后的飛沃,你又敢買嗎?

從行業面來看,飛沃科技屬于單一領域緊固件生產企業,據招股書顯示風電行業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達到99%。

但與行業龍頭相比,還存在許多明顯不足。

首先是產業鏈方面,飛沃科技身處湖南常德,雖然近兩年湖南風電邁入快車道,擁有時代新材、哈電風能、中車株洲等風電設備制造商,同時三一重能、天能重工等上市企業也在湖南設立了風電零部件生產工廠,產業鏈和產業集群逐步完善,但多集中于長株潭,飛沃科技所受生態輻射較小。

其次,與行業內頭部玩家相比,飛沃科技毛利率偏低仍是“頑疾”,招股書顯示2021年飛沃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降至 19.62%,而業內頭部玩家如超捷緊固、榮億精密、七豐精密等,毛利率均在30%以上。

最后,則是當前全球風電緊固件市場面都在臨存量博弈,伍德麥肯茲數據顯示,在2020年全球風新增裝機量達到頂峰,目前正處于下滑階段。而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風電乃至緊固件領域,這意味著飛沃科技正面臨市場收緊和競爭加劇兩大壓力,未來毛利率或還將進一步下降。

了解完基本面,再來看看更深次的問題,營收失血的背后,飛沃科技被爆出的最大問題之一還在于履歷造假。

招股書中顯示飛沃科技董事、總經理劉杰直接或間接持有飛沃科技11.25%的股份,與與飛沃科技董事長張友君為表兄弟關系,其在2001年4月至2004年5月期間,曾擔任上海微碩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而企查查顯示,微碩精密成立于2005年8月26日,也就是說,劉杰在擔任微碩精密生產部經理期間,微碩精密壓根還為成立。這是典型的履歷造假。

且飛沃科技所存在的履歷造假的還不止劉杰一人,招股書顯示飛沃科技自動化設備管理部經理、監公司監事陳志波,于1995年5月至2003年10月期間,曾擔任東莞金益成滾針軸承有限公司生產組長。然而,企查查數據顯示東莞金益成滾針軸承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

或許絕大多人并不了解,信披造假,特別是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負責人的信披造假到底意味著什么。一個鮮活的案例就是剛剛出事的“奧聯電子”。

2月21日,奧聯電子鈣鈦礦電池業務的合伙人胥明軍,被中國華能旗下的清研院發公眾號信息舉報履歷“失實”,激起千層浪。當前已受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成為2月17日全面注冊制落地后,首家因信披違規而遭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

對于股民而言最關心的當然是股價,可以看到從2月21日的最高40元直接跌停,截止2月28日收盤,短短一周奧聯電子股價已接近腰斬。

更有行業人士分析,所謂槍打出頭鳥,作為注冊制后首家因信披違規而遭立案的上市公司,“奧聯電子”最嚴重或將走向退市之路。

如果飛沃科技以目前狀態上市的話,“奧聯電子”或許將成為其前車之鑒。

在過會注冊后至今已過去了7個多月,按一般流程飛沃科技應該到了上市的日子,卻遲遲沒有動靜,相關問題卻被接連報告,這些事是否又是拖慢飛沃科技上市步伐的元兇呢?

從“賣菜”到“賣螺絲”,張友君能讓飛沃“起飛”嗎?

有公開資料顯示,飛沃董事長張友君曾當過農民、小菜販、摩的司機、餐館雜工。雖說“英雄不問出處”,但環境決定思維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一家企業整體氣質與公司領導人自身的氣質總是分不開的,比如前面所提到的飛沃科技“履歷造假”、“信披造假”就或多或少流露出一些“市井玩法”,與張友君早年的經歷倒是氣質相符。

從市井中走出的商業人物不少,眾所周知的就包括李嘉誠、劉強東、任正非、柳傳志等等并不在少數,但這些人能走得足夠遠,無一例外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總結教訓,且懂得“誠信”的重要性。

而張友君在這些方面就有所缺乏了,飛沃科技在信息披露上并不細致以真實其實是老毛病了,早在2016年飛沃科技股票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開轉讓時就因“信披違規”等內容,張友君被轉股公司下發監管函。

2019年又因張友君持股比例變動達到一定比例時未暫停股票交易,構成權益變動違規,股轉公司對其采取口頭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此外,2020年還有三起,因構成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違規的操作使轉股系統對飛沃科技、張友君等下發監管函。

可見,多次被出具監管函并沒有使飛沃科技及張友君吸取教訓,依舊我行我素。這或許也是早年間市井背景下所遺留的作風。

早年張友君再一次論壇上發言曾說:“我本貧寒農家子弟一無所有,我從未奢望過此生大富大貴,只因不愿意卑微的活者,想要回屬于我的尊嚴,向這個世界證明我活的價值?!?/p>

這番話所透露出的一方面是張友君的“野心”,另一方面也突顯出他作為一個湖南人的“霸蠻”。只是光有這些或許并不能支撐飛沃科技在上市后的前景。

總而言之,想要在接下來的路上不負投資者,待飛沃上市后還需張友君擰緊自己這顆“螺絲”。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熔財經:城市商業新媒體,區域經濟鏈接者,產業趨勢發現地。

關鍵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