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2023年城投債:“信仰”支撐下,結構性機會仍在 觀察

2022年,資本市場黑天鵝事件頻發,各類資產價格波動較大,“資產慌”背景下城投債憑借著低風險、穩定收益、地方政府信用背書等優勢成為年內投資者追捧對象。和合首創分析,

2023年在“寬貨幣+寬信用”的政策環境下,短期流動性風險較低,信用債“資產荒”或將延續,作為底層資產配置標的,城投債安全邊際依然較高,違約風險較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資產荒”下,城投利差先窄后擴

回顧2022年的城投債市場, 在供給收縮與投資者旺盛的資產配置需求之下,盡管年內城投債新增融資難度加大,二級市場波動加劇,但仍未發生實質性違約,政策指導下的多輪化債嘗試保障了城投債償還規模結構的穩定,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城投債的既有“信仰”。

在一級市場方面,2022年以來,在財政部強化問責以及監管趨嚴背景下,全年城投融資政策保持趨緊,發行及凈融資規模均較2021年出現回落。截至2022年末,城投債發行5.44萬億元,凈融資1.09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7296億元、1.33萬億元。從內部結構看,區縣級平臺以及少數地市級平臺的發行和凈融資規模下降幅度較大,且地區內部分化明顯。

(數據來源:Choice、和合首創)

以凈融資規模為例,浙江、江蘇、山東、河南和四川2022年以來凈融資規模仍排前列,在1000億元以上,而云南、甘肅、貴州、吉林、內蒙古、青海城投債凈融資告負。

二級市場方面,全年利差先降后升,年初受市場降息影響,城投債到期收益率下行,各等級、各期限利差大多收窄,機構挖掘熱情明顯提高。但受年末債市快速調整,各省當前利差均較年初走擴,估值收益率有所回調。截至2022年12月30日收盤,全國31個地區城投債信用利差達到228.29bp,信用利差歷史分位數均在70%以上,為近兩年較高水平,利差保護充足。

和合首創分析,截至2022年末,城投債仍未發生實質性違約,城投“信仰”仍在,但受疫情反復以及土地財政影響,年內城投債凈融資同比大幅下滑,城投發債新增融資難度加大,疊加年末債市調整以及部分地區強化隱形化債,城投債市場較往年波動加劇。

但與此同時,和合首創提到,2022年以來,為配合“穩增長”政策實施,國內流動性維持寬裕狀態,“資產荒”背景下機構可配置資產較稀缺,伴隨城投政策邊際利好,城投債在波動加劇之下仍成為市場一致選擇。

估值分化行情下把握結構性機會

2022年12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2萬億元,同比增長5.3%?;A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基礎設施投資連續加快,連續7個月回升。

和合首創認為,“穩增長”背景之下,基建投資是對沖經濟下行的重要抓手,而城投平臺作為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載體,在基建發力周期違約可能性較低。展望2023年城投債市場,2023年在“寬貨幣+寬信用”的政策環境下,短期流動性風險較低,信用債“資產荒”或將延續。

此外,國內防疫政策優化疊加穩地產政策加碼,經濟復蘇預期提升或將推高無風險利率中樞,但在穩健寬松的政策基調下無風險利率預計維持低位波動。結合2022年底全國財政工作視頻會議中強調“要繼續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治理”,預計2023年城投發債政策依然較緊。

不過強監管之下地方政府償債意愿也普遍較高,因此,和合首創認為,全年凈融資額有望維持現有水平,穩定在萬億區間,但由于不同區域償債能力和再融資能力呈現分化,城投債估值將延續兩極分化趨勢,在投資策略上建議適當控制久期,關注流動性較好的區域和主體。

一方面,在城投“信仰”支持之下,強經濟實力區域下的低層級平臺債安全邊際依然較高,違約風險較小,投資者可以尋找經濟實力及再融資能力強,但區域內不同級別債券存在明顯利差分化的地區,對其低級別債券進行下沉操作;另一方面沿著政策利好方向,投資者還可適當關注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承接專項債以及保租房項目等的城投平臺投資機會,從中博取高息收益。

?

關鍵詞:

資訊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