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數全天高開高走,三大指數均漲超1%,滬指逼近3200點,上證50指數漲超1.5%。
盤面上,金融股集體走強,湘財股份漲停,中信建投漲超6%,新華保險漲超5%。家電家居股震蕩走高,倍輕松、石頭科技漲超10%,科沃斯、曲美家居等漲停。醫療器械股展開反彈,眼科醫療方向領漲,何氏眼科漲超10%,華廈眼科、歐普康視漲超7%。板塊方面,小家電、飲料制造、眼科醫療、保險等板塊漲幅居前。
下跌方面,數字經濟概念股集體調整,英飛拓跌停。國資云、工業母機、TOPCON電池、信創等板塊跌幅居前。此外部分前期高位人氣股繼續大跌,桂發祥、黑芝麻、安奈兒跌停??傮w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2800只個股上漲。
(資料圖片)
截至收盤,滬指漲1.01%,深成指漲1.19%,創業板指漲1.41%。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7023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208億。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133.36億元,連續8個交易日凈買入,累計凈買入超600億,其中滬股通凈買入63.05億元,深股通凈買入70.31億元。
高位“妖股”集體跌停
繼昨日西安飲食、西安旅游、全聚德等幾只高位妖股尾盤跌停后,今日,更多妖股迎來了閃崩。
消費大類中,全聚德、黑芝麻、麥趣爾跌停,西安飲食、西安旅游跳水跌超5%。
昨日晚間,深交所向黑芝麻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業績、基本面、重大事項、機構調研等相關問題。拉長時間線看,黑芝麻股價自2022年12月12日起大幅上漲,四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至2023年1月12日,收盤價累計漲幅為117.21%。消費復蘇概念在經歷前期的反復炒作后,預期基本已經充分演繹。
借殼概念中,因“榮耀借殼”緋聞大漲的英飛拓今日跌停,此外,貴航股份一字跌停,成飛集成跌超6%,盤中創下階段新低。
消息面上,1月11日,中航電測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收購成飛集團100%股權的事項。若上述事項成功推進,就標志著成飛集團借殼上市最終花落中航電測。
對于借殼無望一事,此前具備借殼預期的貴航股份、成飛集成均作出了回應。貴航股份回復稱,成飛集團借殼上市,不會影響公司的經營業務,目前公司經營正常;成飛集成亦表示,借殼事項并非企業能左右,對正常經營不影響。
在上述幾只高位妖股閃崩后,目前市場上僅剩通達動力、兔寶寶等個股還在苦苦支撐。
其中,“建筑材料龍頭股”兔寶寶由于“兔年諧音”遭到資金爆炒,盤中一度封板漲停,走出8天5板的行情,年初至今累計漲幅已超70%,創下近8年來新高。不過,午后回落,最終收跌1.78%。
通達動力則是作為比亞迪新車型“仰望”的概念股受到關注。公司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產品主要為主驅動電機定轉子鐵芯,比亞迪是公司的重要客戶之一。此外,定轉子鐵芯產品可以應用于風電產品上,是風力發電機的核心部件。“新能源車+風電”兩大熱門概念,已經助推通達動力連收7個漲停,今日股價創下近5年來新高,最終收漲5.29%。
多只龍頭股預告2022年業績
妖股高位閃崩,通常是炒作資金套現離場的標志。由于缺乏業績支撐,妖股股價上漲普遍難以持久。因此,更多的一般投資者還是會挑選績優股來關注。
隨著春節將至,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正在加緊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12日晚間,滬深兩市共有236家上市公司預告2022年全年業績,其中,181家公司業績預喜(包括預增、略增、續盈、扭虧),占比近八成。
“提前交卷”的公司中,有不少是行業龍頭,貴州茅臺、寧德時代、鹽湖股份、廣匯能源等4家公司凈利潤規模均超過百億元。
貴州茅臺目前暫居凈利潤規模榜首。公司預計2022年度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27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6.20%左右;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62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9.33%左右。
寧德時代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291億元~315億元,同比增長82.66%至97.72%;歸母扣非凈利潤268億元至290億元,同比增長99.37%至115.74%。以此計算,寧德時代去年四季度的凈利潤達到115億元~139億元,單季度盈利首次突破百億。
鹽湖提鋰龍頭鹽湖股份業績同樣靚麗。公司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150億元-156億元,同比增長234.94%–248.33%。
LNG龍頭廣匯能源有望創上市以來最好業績。公司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13億元~115億元,同比增長125.86%~129.86%,連續兩年實現年度業績環比倍增。
對于上述龍頭優秀的業績,市場多數已有預期,部分資金也提前布局。其中,匯豐晉信的明星基金經理陸彬,最先披露了2022年四季報,其在2022年第四季度逆勢加倉了寧德時代和中國平安。
北向資金近期也是動作頻頻。1月初以來,短短8個交易日的時間,北向資金凈買入超過600億元。其中,凈買入前五名分別為中國平安、寧德時代 、貴州茅臺、五糧液、隆基綠能,凈買入金額分別為52.85億元、51.11億元、38.87億元、38.28億元、24.38億元。
在人民幣匯率快速升值、外資對中國經濟修復預期持續增強、國內政策支撐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信心、外資風險偏好提升這四大因素的催化下,北向資金2023年有望持續流入A股,進一步加倉核心資產。
節前如何持倉布局?
目前來看,市場短期可能受到節前效應的擾動,仍將以震蕩整理為主。從盤面的角度來看,目前各板塊將依舊呈現輪動態勢,沒有明顯的領漲主線或者主攻方向。
接下來的一周,是春節前最后的交易周,A股節前行情將如何演繹,資金將偏向哪些板塊?
在節前效應的影響下,市場短期內或難形成新的具有延續性的題材,因此,財聯社評論指出,目前市場資金或仍只有兩種選擇:①低位題材的輪動;②高位人氣股的抱團。
其一,從近期活躍的熱點來看,像此前的光伏、汽車產業鏈、半導體,乃至工業母機與鋰電,大多更偏向于賽道成長方向,并且這些熱點活躍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較大的量能,這或意味著大資金進場信號。因此雖然在當前持續縮量的市場環境下,熱點沖高的延續性的確相對較差,但從賽道股內部整體并沒有出現破壞性下跌,依舊能夠以良性輪動的視角來看待。
其二,高位人氣股出現跳水的現象,主要是市場增量資金不足,指數遇壓滯漲,越來越多的資金選擇獲利兌現,導致抱團出現松動。但注意的是,像通達動力、兔寶寶刷新階段新高,進一步向上開拓了市場空間。因此,部分消費高位股的跳水可先視為抱團股內部的縮容,并未不意味著短線高位抱團風格的全面瓦解。
此外,目前市場或處于“上漲猶豫期”,而年報預增歷來是二級市場最為關注的機會之一,在股市整體相對疲軟之時,年報預增由于確定性高,容易引起系統性行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