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月9日,股市繼續上行,人民幣繼續大漲。亞太股市一枝獨秀,而支撐亞太股市的主要還是A股和H股。當前亞太股市兩大利好:一個利好是中國放開后經濟好轉,今天有朋友去醫院看胃病,意外發現去的那家醫院很空。說明大多數人已經陽康了,很多人信息比較滯后,還以為當前醫院是在打仗,而實際上部分醫院的戰斗已經基本結束。三年口罩結束后,該是全力拼經濟了。另一個利好是美元的走弱。從最高114到現在103,可能是市場覺得美國經濟未來進入波動期,而為了對抗經濟波動,美聯儲不敢激進加息。又或者是新一輪物極必反。美元走弱,投資人自然而然流向了非美元貨幣,此時疊加中國經濟基本面好轉,A股和H股自然就受到青睞。有趣的是,今天貴金屬也出現了強勢表現。邏輯上是通順的,如果美元走弱,黃金自然走強。
醫保局和輝瑞沒有談妥P藥進醫保,預期降價到700元,但最后雙方沒有達成一致。新冠藥物進了阿茲夫定和清肺排毒顆粒進入醫保。前者關聯真實生物,后者關聯片仔癀。
輝瑞的P藥也不是特效藥,但的確是有用的,當然限定幾個條件:老年人,有基礎病,發病前五天(也就是高燒期)等。主要功能不是治療新冠,而是防止老年人向重癥轉變。新冠肺炎一旦轉向重癥很難修復,尤其是老年人,所以說正確使用的話還是能救命的,之前數據看,P藥至少能夠減少89%的高?;颊咦≡?病死比例。據說拜登在羊了后也是使用了P藥。所以,如果你認為P藥沒效,這肯定是不客觀的。但你認為P藥是特效,那也是不客觀的。符合條件的患者,有P藥是最好的。當然,如果醫療系統的擠兌已經結束,那么P藥入醫保的必要性也沒那么高了,這次輝瑞鼠目寸光——眼光太短淺了,應該是輝瑞的損失。
輝瑞是一家非常厲害的藥企。實際上幾年前我們介紹過輝瑞,最早這家公司是從檸檬酸發家的,1944年,以深罐發酵技術實現青霉素量產,據說二戰后美軍青霉素堆積如山。之后輝瑞的爆款藥物就沒斷過:1949年的土霉素、1991年“藍色小藥丸”等。當然也有很多收購和合作的藥物,比如1990年代熱銷的阿奇霉素希舒美,現在很多家庭的“小紅三角”阿奇霉素就是這個,比如新冠疫苗,和德國BioNTech合作的復必泰。
一家藥企要變得強大,自研能力和并購能力都要具備。當前輝瑞市值是2858億美元,在2020年新冠出現后,輝瑞抓住了新冠疫苗和抗病毒藥物兩個關鍵點,并購研發兩手抓,且都效果顯著。所以一家藥企的研發能力并非只局限于出新藥,還要具備針對目標定向研發的能力。
現階段我國藥企還在成長期。比如君實生物的VV116據說頭對頭效果不低于輝瑞P藥,安全性好于輝瑞P藥,這就是我國藥企研發能力的體現。我國在藥物研發上還是早期,一個藥研發成功平均七年,且難度逐年上升,時間逐漸延長。而2014年以前,我國的藥物審批處在瓶頸期,中國創新藥的發展離不開藥物審批體制改革,而審批體制改革是從2014-2015年開始的。也就是中國創新藥產業整體激活也就7-8年。這么短短幾年就有了創新能力,能夠在新冠疫苗和新冠抗病毒藥物方面一腳高下,實屬不易。這也說明我國的藥企發展速度要快于全球。
我相信再過十年,中國藥企中的佼佼者能夠出現幾家類似“輝瑞”的跨國藥企。未來中國藥企的主要目標市場也不是國內,而是全球。而中國藥企中,恒瑞醫藥市值2500億人民幣,百濟神州差不多2000億,君實生物等僅有600億左右。距離2000億美元以上市值的門檻,還有6倍的距離。而這個距離,應該就是投資人未來能夠從這些企業身上獲利的倍數。所以,不管是帶量采購,還是醫保談判,都沒有阻擋我們看好中國制藥產業,這個板塊未來前景還是非常光明的。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對于中國藥企:達,中國藥向全球;窮,14億人口的大市場足以支撐需求。
關鍵詞: 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