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6日港股收盤,光伏能源等板塊大漲,其中綠色電力漲5.40%,光伏太陽能漲4.68%。個股方面,水發興業能源(00750.HK)領漲光伏太陽能板塊,漲幅超15%;福萊特玻璃(06865.HK)收漲13.18%,陽光能源(00757.HK)、新特能源(01799.HK)、信義光能(00968.HK)漲超6%。
近期光伏板塊走強爆發,可能是受到利好消息的催化。日前2023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22年的工作重點和新時代十年發展成就,以及部署了2023年的重點任務。
會議談到要繼續建設綠色新能源體系,改善能源結構,積極推動能源革命。同時會議強調2023年將繼續加大風光伏建設,并設立了目標。2023年,風電裝機規模達到4.3億千瓦左右,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4.9億千瓦左右。兩者累計裝機達9.2億千瓦,其中新增裝機將達1.6億千瓦,同比增長超33%。
【資料圖】
產能持續放量,光伏主材硅料價格暴跌
與此同時,上游原材料硅料近期的暴跌,裝機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仡櫠嗑Ч杞鼉赡甑膬r格波動,2020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全球光伏需求的高速增長,多晶硅的供給明顯不足,供不應求下硅料迎來長達兩年的價格上漲周期。多晶硅的價格從2020年7月初的6.43美元/kg快速上漲至2021年同期的27.63美元/kg附近,一年的漲幅超300%。之后多晶硅的價格依舊維持波動上漲趨勢,在2022年的8月達到頂峰38.2美元/kg。多晶硅的價格從9月份開始下跌,11月以來更是以暴跌的趨勢,遠超下跌的預期。
(數據來源:wind)
近期硅料價格接連大跌,主要是硅料價格受供需周期影響較大,企業擴產增量的逐漸釋放,市場需求明顯減弱,前期存在庫存壓力的企業讓價成交,導致硅料價格連續回落。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1月4日發布的最新硅料成交價格,國內硅料價格延續跌勢運行。其中,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已經下降至15.0-18.2萬元/噸,成交均價為17.82萬元/噸;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14.8-18.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17.62萬元/噸。單晶菜花料成交價為14.5-17.7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17.34萬元/噸。這個價格相較8月份時的高點已經近乎腰斬。
硅料是光伏產業鏈的主要原材料,隨著硅料、硅片等上游環節的大降價,價格將會向下傳導,導致產業鏈組件環節的降價,最后傳導至下游,降低EPC企業以及運營商的成本,有望帶動下游裝機需求的提升,利好2023年的裝機預期。
(圖片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
光伏成為第三大電能,裝機容量增長繼續提速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2年1-11月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5.1億千瓦,同比增長8.1%。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5億千瓦,同比增長15.1%;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7億千瓦,同比增長29.4%,水電、火電、核電的累計裝機容量同比增長5.7%、2.4%和4.3%。我國的能源發電格局仍舊以火電為主,占總裝機比例達到53%,但隨著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的快速增長,火電的占比呈下降趨勢,2021年的占比為55%。
在清潔能源中,光伏依舊是發展速度最快的能源,1-11月的增速達到29.4%,遠超其他能源裝機容量增速,成為促進國內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力量。從裝機總量來看,光伏發電在今年8月份時超過風能成為第三大電能,僅次于水電,隨著國家持續大力推動光伏建設,光伏有望在2023年超過水電成為繼火電后的第二大電能。
從新增裝機量來看,2022年1-11月光伏新增裝機量為65.71GW,2021年同期為34.83GW,同比增長88.7%。預計2022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為85-100GW,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約為205-250GW,中國光伏行業持續發展,主導全球產業格局。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滿投整理)
依舊看好分布式光伏,有望成為主流
光伏應用市場類型有集中式和分布式兩種,集中式光伏電站是國家利用荒漠,集中建設大型光伏電站,發電直接并入公共電網,接入高壓輸電系統供給遠距離負荷。
分布式光伏發電則是采取就近原則,充分利用建筑物表面,安裝光伏組件,滿足特定用戶的用電需求。較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具有安裝靈活、分布廣、就地消納、節約用地成本,收益率更高等優點,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正從集中式向分布式轉換。
根據中國光伏協會數據,2021年,全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306.56GW,其中大型集中式電站占比為65%,分布式電站占比為35%,其中戶用光伏可以占到分布式市場的65%左右。但分布式光伏的發展速度非???,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358.07GW,其中分布式光伏電站累計裝機142.43GW,占比提升至39.7%。集中式由于受到產業鏈價格等因素的影響,增速不及分布式光伏,占比也有所下滑。
隨著光伏在建筑、交通等領域的融合發展,疊加戶用的應用規模,屋頂分布式光伏將加速發展,預計未來分布式光伏電站占比仍將繼續提升,有望成為主流。中國光伏協會也預測,未來我國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比例將呈上升趨勢,樂觀情況下,到2025年,我國分布式光伏新增容量有望達到55GW,占比達到50%。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滿投整理)
在全球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將是未來電力供應的主力軍,光伏長期發展方向明確,下游裝機需求仍處在高位。短期來看,隨著硅料產能釋放,價格暴跌,光伏產業鏈各環節成本下降,有望刺激2023年裝機需求增長提速。
光伏主材硅料是否會在2023年維持暴跌趨勢?根據硅業分會統計,12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約9.67萬噸,環比增加7.4%,2022年全年國內多晶硅產量約81.1萬噸,同比增加65.5%。此輪硅料價格下跌遠超市場預期,主要還是因為企業產能的大量釋放所致,疊加春節1-2月光伏淡季,并非下游光伏需求的縮緊。下游光伏的裝機需求將長期存在,后續隨著供需的調整,硅料價格會逐漸企穩,回到較為“溫和”的方式下降,直至回歸至合理的價格水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