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聚焦 >

【世界獨家】太空經濟規模高達萬億美元。神舟十五即將發射!中國航天發展加速

中國航天喜報頻傳。11月29日晚間,神舟十五號飛船將會發射,目前三名宇航員已經準備就緒。11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傳來喜訊,這將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一棒。

11月26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自主研制的130噸級重復使用液氧煤油補燃循環發動機首臺兩次起動試車取得圓滿成功。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天地往返”重復使用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動力更強悍、技術更先進、成本更低廉的運載火箭技術,以及航天應用,將在2023年助力載人航天、探月、深空、以及商業發射的快速發展。受此影響,航天板塊個股出現上漲,截至發稿,超卓航科(688237.SH)上漲4.37%,航天長峰(600855.SH)上漲1.99%,航宇科技(688239.SH)上漲1.44%,中天火箭(003009.SZ)上漲1.60%。


【資料圖】

此外,美國也在積極進行“重返月球”計劃。16日在經歷兩次失敗后,搭載“獵戶座”飛船的巨型探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也終于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航天領域的大國角力正在展開。中國航天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

神舟十五號準備就緒 中國航天蓄勢待發

神舟十五號即將在11月29日23時08分發射。在11月28日舉行的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介紹,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此次航天員乘組將在軌生活六個月,計劃明年5月返回。

目前,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和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產品質量受控,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地面系統設施設備運行穩定,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一棒。

據悉,此次載人航天任務運載火箭技術上將采用最新技術,運載效率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二F火箭副總設計師劉烽表示,這次執行任務的遙十五火箭,相比上一發遙十四火箭,一共有多達45項技術狀態變化。例如,新火箭增加了起飛時間偏差的適應性,可以對軌道參數進行修正,自動補償起飛過程中的時間偏差,確保入軌的精度。

與此同時,神舟十五號乘組還將在天宮空間站展開三至四次出艙活動,完成夢天艙擴展泵組和載荷暴露平臺設備安裝等工作;同時,還將完成15個科學實驗機柜解鎖、安裝和測試,開展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的40余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中國航天和空間站的發展將帶動多個領域快速發展,其科研和產業價值越發明顯。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A股市場航天概念相關企業已達近80家,總市值已經超千億元。隨著探月工程、載人航天等重大航天項目的成功,以及天宮空間站的建設,航天熱持續升溫。

尤其每逢重大發射任務,項目標志性進展、重大技術突破的取得,就會對市場和相關個股往往都會起到鼓舞作用。從歷史上看,“神舟十四”發射消息公布后當日航天板塊上漲2.42%,“神舟十三”發射期間航天板塊上漲3.60%。

更關鍵的是,隨著中國航天的發展,中國在商用航天、低成本航天,火箭重復利用領域也取得了快速發展。11月26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自主研制的130噸級重復使用液氧煤油補燃循環發動機首臺兩次起動試車取得圓滿成功。這再次標志著我國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載火箭在重復使用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11月22日,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上,航天科工集團科技委副主任張兆勇表示,加速推進以應用為牽引的商業航天體系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快舟火箭常態化發射;衛星產業園、火箭產業園投入使用,已形成批量化的研發、生產能力。其中,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將加快構建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等商業航天產業生態體系建設。

下一步,中國航天產業將加速推進航天應用,提供多樣化的航天應用產品,并持續加大航天基礎設施開放力度,吸納更多社會資本進入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研制生產,建立并完善商業航天風險管理和保險機制。

國際競爭加劇 航天制造“搶食”萬億美元太空經濟

此外,來自國際上的競爭也將進一步加速中國航天的科技研發和產業進程,更多發射任務、科研任務,商業航天應用,以及載人登月工程都將走上快車道。

11月16日,歷經兩次發射推遲后,搭載美國NASA“獵戶座”飛船的巨型探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終于從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這標志著繼“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后,時隔50年,美國正在啟動“重返月球”計劃,并命名為“阿耳忒彌斯計劃”(月亮女神)。在本次名為“阿耳忒彌斯1號”的任務中,“獵戶座”飛船將開啟無人繞月飛行測試。飛船上的人體模型攜帶的傳感器將測試飛行期間的輻射水平。

如果“阿耳忒彌斯1號”任務順利完成,NASA計劃2024年進行“阿耳忒彌斯2號”任務,4名宇航員屆時將進行繞月飛行?!鞍⒍瘡浰?號”任務將在2025年或2026年完成,實現美國的再次載人登月計劃。

盡管目前美國的“重返月球”計劃受到疫情、財政緊張、技術故障和工程師缺乏等諸多問題的困擾,項目實施進度已經大幅落后于原定計劃。但是,為了爭奪對未來太空的主導權,維持美國在航天、計算機、材料等高端制造業的領先地位,一場太空爭奪戰,以及航天產業、商業航天的競爭已經開始。

尤其在商業航天方面,目前依然是中國航天的短板。

11月28日,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再次成功發射搭載“龍”飛船的“獵鷹9”重型火箭,為國際空間站運輸物資。這已經是SpaceX的“獵鷹9”重火箭為國際空間站進行的第26次商業補給服務。SpaceX已經占到全球商業發射市場的52%。

而反觀我國,盡管從發射數量上來看,中國幾乎占了全球火箭任務的近三分之一,但是我國的商業發射次數卻不足全球的3%。

目前,除了政策、資金的限制外,缺少相應的低成本火箭、發動機技術,缺少相應的商業應用需求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制約。

此次,下一步隨著天宮空間站的建成、天地往返運輸任務的頻繁,以及新型可重復利用、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的研發成功,都將為航天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契機,為商業航天探索更新的技術、開拓更多的應用領域。

根據摩根士丹利報告,預計到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的價值將達到1萬億美元。其中,衛星互聯網預計將占市場增長的50%~70%,商業航天占比將接近80%。

中國航天正在蓄勢待發,隨著技術的積累、產業的壯大,以及相關產業政策的開放,一個屬于中國商業航天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

關鍵詞: 中國航天 萬億美元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