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雖然我們沒有參加本屆世界杯,但中國元素是無處不在??!
史上最壕無人性的世界杯正式開“踢”了,卡塔爾為了辦好這次世界杯豪擲2200億美元,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些錢有大部分都進了中國人的口袋。
為啥這樣說呢?你看啊,體育場是我們建的,運動服是我們縫的,各色旗幟是我們做的,吉祥物紀念品是我們造的,我們還提供的贊助、技術、裁判,連我們的大熊貓都去了……可以說,除了我們的男足隊員沒去以外,我們“中國造”的身影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打滿全場,全程參與了本屆世界杯賽。
那今天我們就來細說說那些包場卡塔爾世界杯的“中國制造”。
首先呢,就是榮登卡塔爾新版紙幣的盧賽爾體育場,這是“中國建造”首次登上卡塔爾貨幣,這個體育場由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承辦的,是卡塔爾規模最大的體育場。要知道,這是中企以設計施工總承包身份承建的首個世界杯體育場項目,打破了歐美國家在行業內的壟斷地位,同時創下了多個行業記錄。盧塞爾體育場既是卡塔爾的國家名片,也是中國基建實力在海外的強大背書。
不僅盧賽爾體育場,其他幾座球場的建設同樣也有中國企業的身影,包括974球場的集裝箱也是中國制造的。中國的集裝箱不僅用在世界杯球場,在“球迷村”也有了用武之地,為了緩解球迷住宿問題,卡塔爾用近6000個集裝箱式房屋組建了6個“球迷村”,而在出行方面,“中國制造”宇通客車也駛入了世界杯。
還有來自中國的裁判組與“國寶”大熊貓更為世界杯增添了“中國因素”。當然,比賽時的四家中國贊助商也在本屆世界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當然啦,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還得是義烏小商品,放眼望去,多哈的大街小巷,滿滿的都是中國制造,很多世界杯周邊商品,包括球衣、圍巾、運動背包、旗幟、喇叭等,近70%都是來源于中國制造,卡塔爾為世界杯忙碌的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義烏,這段時間以來,也都在加班加點的生產。
其實,每逢世界杯周期,身為“世界超市”的義烏都不會缺席。今年的卡塔爾世界杯,“超過一半的周邊產品來自義烏”、“義烏制造踢進世界杯”等話題早已在網上引起熱議。
這次世界杯,上鏡率最高的除了卡塔爾,毫不夸張的說,第二名,除了中國還有誰?!爸袊牎边@次在卡塔爾擦亮了“中國制造”這塊金字招牌,“中國元素”在卡塔爾世界杯的每一個角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這也彰顯了我國在世界舞臺的強大競爭力和深遠影響力。還是那句話,除了中國球隊,卡塔爾世界杯不缺“中國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