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立新能源(001258.SZ)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4億元,調整后同比增長11.13%;歸母凈利潤1.88億元,調整后同比增長26.64%;扣非凈利潤1.88億元,調整后同比增長27.93%;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8.56%。
其中,立新能源第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2.68億元,調整后同比增長14.68%;歸母凈利潤0.96億元,調整后同比增長29.41%;扣非凈利潤0.96億元,調整后同比增長30.64%。
(相關資料圖)
雙碳之下風光并進,持續擴大裝機規模
立新能源是新疆新能源集團旗下唯一的風電與光伏發電項目開發與投資運營平臺,是自治區國資委“十四五”以來首家掛牌上市的所屬國有企業。公司以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項目的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為主營業務,主要產品為電力。
在國家“雙碳”戰略的指引下,我國的電力結構正加速向綠電低碳轉型。作為能源戰略轉型的重要支柱,風電、光伏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目標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笆奈濉睍r期,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
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末,立新能源運營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105MW。其中,風力發電項目并網裝機容量571.5MW;光伏發電項目并網裝機容量533.5MW。另外,公司已核準的在建機組容量319MW,包括:新疆立新能源吉木薩爾三期10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項目、哈密新風恒遠十三間房風電場一期49.5MW項目、新疆兵團第九師166團7萬千瓦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金潤綠原達坂城49.5MW分散式風電項目、新疆立新能源若羌縣米蘭50MW風電項目。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加碼新能源發電項目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疆,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推進建設的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具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以及沙漠、戈壁、荒漠等土地資源優勢。其中,新疆風能資源總儲量8.9億千瓦,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占全國技術可開發量的15.4%,居全國第二;太陽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占全國技術可開發量的40%,居全國第一。另外,根據國家“三基地一通道”的戰略規劃,新疆是我國未來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自治區“十四五”電力規劃新增裝機4000萬千瓦以上,再加上特高壓直流通道項目等國家重點項目陸續落地,新能源行業迎來了新一輪重要的發展機遇期。
自成立以來,立新能源始終聚焦主業發展,堅持走專業化道路,緊緊圍繞新疆“三基地一通道”的戰略定位,依托新疆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以及自治區產業和政策優勢,在哈密、昌吉、烏魯木齊、塔城等地區投資建設了一批具有較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新能源項目。
為充分發揮新疆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政策優勢,立新能源適時通過投資開發新能源項目。根據此前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奇臺追風新能源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3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7.5萬千瓦儲能,時長4小時),其中:風電20萬千瓦,光伏10萬千瓦,吉木薩爾縣立新光電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1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3.75萬千瓦儲能,時長4小時)。除此之外,公司擬新設子公司投資建設三塘湖20萬千瓦/80萬千瓦時儲能規模+80萬千瓦風電項目,包含80萬千瓦風力發電和20萬千瓦儲能系統。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以上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有利于優化立新能源的可再生能源業務結構,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推動新疆新能源產業發展,助力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實現。
據介紹,立新能源目前在建的新能源項目已陸續配置一定規模儲能系統。談及未來發展,立新能源表示,“十四五”期間,在全面推動“30碳達峰、60碳中和”目標的行業背景下,公司把握能源供給側結構優化升級發展和電力體制改革有利時機,圍繞綜合能源應用服務轉型與科技創新引領,以迅速擴大主營業務版圖為基礎,培育售電、電力運維后服務、充電樁、儲能等相關多元化產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