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小企業怎么吸引住年輕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博雅特聘教授姚洋認為:一是要給年輕人提供一個職業的希望、成長的空間;二是要真正把這些年輕人留住,恐怕還是要在股權方面做一些激勵。
應當說,姚院長的兩條建議都非常好,一個是環境,一個是待遇。如果一家企業具備這樣兩個方面的條件,是不需要擔心年輕人不來的,也不需要擔心年輕人會留不下來的。關鍵就在于,這兩個方面的條件,是中小企業最難做到的,也是很難具備的。這兩方面的建議,又是密切相關、難以分割的。
事實也是,如果一家企業,能夠給年輕人帶來職業的希望、成長的空間,就意味著這家企業發展是比較好的,年輕人在這家企業是能夠愉快工作、幸福成長的。既然有這樣的良好環境,就不愁留不住年輕人。即便薪酬低一些,如果前景良好、預期很強,也會選擇留下。更重要的是,凡是這樣的企業,大多也會對重要人員實施股權激勵,這是相輔相成的。
反過來,如果一家企業,人員流動十分頻繁,年輕人大多來了就走,很難留下來安心工作,只能說,這家企業的環境是不留人的,是無法讓年輕人在企業看到希望的。自然,這家企業的經營也就不會好到哪里,甚至是勉強生存。那么,這樣的企業,就算推出股權激勵機制,也不會有吸引力,甚至會被認為是想套錢。而現實生活中,以股權激勵的方式套錢的,也曾經發生過。
也就是說,股權激勵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一旦推行股權激勵機制,無論是經營者還是員工,就都會像在身上裝了一臺發動機、腿上裝了一部加油機一樣,快速地向前跑。就看中小企業的股權有沒有吸引力,員工愿不愿意見接受了。多數企業的股權,員工是拿不到的。愿意把股權拿出來的企業,大多又是價值不高的。所以,這也是一對矛盾。
要想讓中小企業的股權能夠成為激勵手段,把年輕人留在企業,就必須先讓中小企業的股權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當然來自于企業的運行效率和經營效益,在于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除了自身努力,自身在技術研發、產品開發、質量保證、信譽保障等之外,還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撐,包括金融支持、稅收優惠、負擔降低、市場環境改善等。如果企業的運行效益好了、員工的收入提高了、市場前景越來越好,企業股權的價值也就會越來越高,對員工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推行股權激勵,就一定能夠產生非常好的效果。所以,中小企業要想吸引年輕人,不只是要推行股權激勵,更要讓股權有吸引力。沒有吸引力的股權,是不可能形成激勵效應的,員工也是不會接受這樣的激勵方式的,要想留住年輕人,也是很難的。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