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掌財經北京海證
時間:2022-08-24 16:36:41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美國彭博社》8月23日文章:摩根大通再發研報表示要做多中國股市,將利用回調進一步增持。中國的經濟增長與政策之間的權衡將得到改善,預計這將有助于整體市場持續復蘇,并在策略上有助于成長風格相對于價值風格反彈。摩根大通不是近期唯一看多中國市場的外資投行,此前高盛也表示持續看好中國股市。高盛分析師在8月初的報告中表示,中國股市受到第三季度經濟復蘇前景、通脹受控以及該地區和全球寬松政策的支撐。除非有新的市場變化,否則中國股市的風險回報狀況將再次轉好,其建議投資者繼續增持中國股票。二、《美國馬修斯國際資本》8月23日文章:中國小盤股是國內增長和創新的引擎,在其盈利增長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且估值較低的時候,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通過投資小盤股獲得中國國內增長的機會。近88%的城市就業現在在小型私營企業中,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認為投資小盤股能讓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增長較快的部分。小盤股在中國市場以增長為中心的新經濟領域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我們發現小型公司在自動化、醫療保健、電子商務和教育等提高生產力和價值的行業中發展得最好。此外,小盤股公司的國內業務可能會為抵御貿易緊張局勢和其他宏觀風險提供保護。三、《美國企業新聞通訊公司》8月23日文章:中國未來的投資機會仍在消費服務行業。過去20年,消費行業的股票投資回報率高居榜首,遠超于科技、房地產、通信等科技行業。從長期來看,看好中國消費的崛起。在成熟的經濟體,服務業基本占了80%-90%,中國現時60%左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中國經濟的核心增長點,就是消費和科技雙輪驅動。消費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器的作用,消費行業既解決了大部分就業,也為科技行業提供了場景。能夠提供更剛需、更高頻、更貼近民生的產品才算的上是好公司。剛需,意味著生命周期很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強;高頻,意味著顧客接觸的頻次高,14億人有人可以重復購買你的產品;貼近百姓民生的產品,更加具備成為基礎設施量級的能力。四、《美國彭博社》8月23日文章:過去兩個月,北向資金流入中國A股市場已超過800億元人民幣。除天齊鋰業外,EVE能源和贛鋒鋰業也屬于投資者的最愛。除了鋰等關鍵材料外,外國投資者還投資了一系列中國股票,從電子商務巨頭、商業銀行、乳制品企業到中國白酒巨頭貴州茅臺、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太陽能先進制造企業隆基綠能等。過去十年,中國每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未來潛力巨大。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很難找到另一個具有與中國一樣大的上漲空間的市場。相比之下,中國股市沒有陷入泡沫的風險,而且許多公司都是各自行業的領跑者。五、《澳大利亞livewire網》8月23日文章:澳大利亞OxCap投資公司表示,看好受益于技術升級的中國醫療保健股。中國股票估值具有吸引力,在相對基礎上看起來很便宜,相對于世界其他地區,在絕對基礎上,就市盈率和賬面價格而言也被低估。我們希望選擇那些擁有良好長期趨勢、在政府法規方面有順風而不是逆風的公司。包括醫療、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太陽能電池板等等,我們仍然認為這些是能夠獲得高回報的投資領域。六、《香港信報》8月23日文章:高盛發表報告指出,相對于中型銀行,該行看好中國大型銀行股的表現,喜愛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及招商銀行。由于小型銀行及影子銀行限制收緊,房地產再融資挑戰持續。該行亦發現,自2018年起,其未覆蓋的小型銀行按揭增長速度跑贏受覆蓋的大型銀行,因此,小型銀行風險將較高。高盛估計大型銀行的撥備前經營利潤增長將好于預期,因為其凈息差受壓幅度較小,另外大型銀行的貸款增長強勁,其龐大的資產負債表也使其房地產相關信貸損失影響相對較小。七、《香港經濟日報》8月23日文章:在政策寬松下,成長板塊往往占優,中國新能源相關概念仍是市場焦點。近期北向資金增持市值最大的行業板塊依次是:電氣設備、電源設備、電力、食品、電子元件、輸變電設備等。美國富達國際表示,在全球綠色能源轉型的背景下,重點關注中國太陽能行業的機遇。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發電中的比重將從2021年的12%提高到26%。這將推動中國太陽能和風能裝機長期結構性增長。除光伏外,近期國際機構也普遍表示出對中國海上風電發展前景的看好。瑞士百達認為,陸上風電相對成熟,而海上風電未來發展潛力非常大,全球很多風機的零部件也來自于中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