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走在政策監管灰色地帶的大病眾籌行業再次爆發丑聞。
(相關資料圖)
日前,有媒體報道,一位曾有過大病籌款經歷的殷先生稱,他發起的籌款鏈接中有聯系方式,所以接到過很多專業推廣人員打來的電-話,對方表示可以幫助他進行推廣。對方稱,能保證每天1000元以上的籌款。但是,籌款成功后,要將一半的錢作為“服務費”分給推廣人。
記者調查發現,大病眾籌“職業推廣人”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異?;钴S,他們以水滴籌、輕松籌、放心籌等平臺用戶為對象,抽成低則50%,最高可達70%。
這一新聞隨即引爆輿情。有網友感慨說,這哪里是“抽成”,這分明是“抽血”!
面對洶涌澎湃的負面輿情,水滴展開了緊急滅火行動。最初,水滴公司將該事件定性為“行業灰產”。水滴微博稱,“水滴籌從未授權任何地方組織和個人向收款人提供推廣服務?!彼蜟EO沈鵬也在微博表態,稱要“向灰產說不”!
然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灰產”沒有找到,輿情卻繼續發酵。有媒體刊文尖銳地指出,“沈鵬(水滴CEO)終于將公益做成了生意”。
水滴和沈鵬坐不住了。
8月10日下午,水滴公司邀請大量媒體到公司參加“懇談會”,由水滴籌和患者服務事業群負責人朱澤濤、水滴公司風控監察負責人郭南洋出面跟媒體溝通。
這次會議上,水滴講了兩個主題:一個是“透明真實、不負信任”;第二個是打擊寄生在大病籌款行業的灰色產業鏈(水滴定義為“惡意推廣人”)。
什么叫惡意推廣人?水滴公司提供了幾個思路:通過醫院蹲守、患者轉介或其他方式找到有籌款需求的患者信息,以謀利為目的、抽成比例非常高的轉發、推廣服務。
水滴籌還表示,平臺今年初開始向籌款人收取實際籌款金額的3%作為服務費,0.6%作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支付費,單個籌款案例最高收取不超過5000元。超過3.6%的費用都不是平臺收取。
不過,這次媒體見面會似乎并未奏效。媒體并沒有按照水滴籌的引導去關注所謂的“灰產”。隨后,水滴籌被推上新浪微博熱搜。
8月21日,沈鵬發朋友圈喊冤稱,“水滴籌成立6年多的時間里一直用自有經費補貼籌款者,直到今年4月份才開始收取3%的服務費,用于分擔一些運營成本帶來的壓力?!?/p>
輿情引導和公關受挫之后,水滴公司“緊急抱佛腳”,火速招聘政府公關負責人、“輿情負責人”。
7月28日,水滴旗下公司石家莊水滴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一則“業務安全負責人”的廣告。招聘內容顯示,應聘者須“熟悉互聯網籌款業務場景”,“負責處理平臺中高危風險事件,特別是涉及輿情的相關事件,及時有效處理,避免事件風險升級;協同公共事務部門與監管機構溝通,推動建立行業規范標準,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strong>
開甲財經注意到,這個職位的月薪為5萬-7萬,15薪。這意味著,該崗位年薪范圍為75萬-105萬。
8月17日,石家莊水滴互聯又發布了一則“戰略合作總監”的招聘廣告,該職位年薪更高,浮動區間為75萬-120萬元。根據要求,應聘人的其中一項職責是“負責醫療領域上下游關系突破,維護好衛健委、重點合作醫院、慈善總會、基金會等機構的關系”。
開甲財經不太懂,醫療領域的上游是衛健委、慈善總會等政府機構、公益組織,這個水滴準備怎么去突破呢?
第三方代理疑團
無論是水滴的媒體會還是沈鵬的悲情朋友圈,不但沒能打消外界的疑問,反而制造出更多的矛盾。
例如,水滴公司對外聲稱沒有與第三方合作推廣籌款。開甲財經就此詢問水滴公司公關部門人員,對方表示,“不存在水滴認可第三方平臺,水滴也不會與他們合作,返傭”。
但是,公開信息表明,水滴公司在很多城市都發展了第三方服務商。
開甲財經注意到,8月19日,就在“中介抽成高達70%”丑聞后,水滴旗下公司石家莊水滴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水滴籌城市代理商”、“水滴籌城市合作伙伴”、“水滴籌籌款合伙人”等招聘廣告,招聘城市為河北廊坊、江蘇揚州、河南焦作等。
招聘廣告顯示,水滴籌對城市代理商的要求是“盤活本地市場業務,服務本地大病患者;覆蓋當地醫院,搭建城市媒體,醫護,異業人脈關系;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籌款支持服務,包括患者關懷、平臺協議講解、醫療服務支持、與醫護核實信息等。
在揚州的城市合作伙伴“招聘廣告中,水滴籌對代理商的要求更加明確:1、代理團隊的搭建與管理;2、覆蓋當地醫院,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籌款支持服務,包括患者關懷、平臺講解、醫療服務支持、醫護核實;3、有醫院資源者優先;4、有地推團隊者優先。
企查查顯示,石家莊水滴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水滴籌的創始人沈鵬。難道沈鵬對自己公司在各地大量招聘“籌款代理商”的行為不知情嗎?
不僅如此,在去年上市招股書以及2021年年報中,水滴公司均承認水滴籌業務存在“第三方代理”,而且,水滴公司還在風險提示中表示,其員工、眾籌顧問、第三方代理的非法、欺詐或串通活動可能使其承擔責任和負面宣傳,對其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開甲財經注意到,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水滴公司的全職員工數量分別為1287、5010、4291和2936。水滴在2021年年報中解釋稱,2021年全職員工數量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將某些銷售和營銷功能外包給第三方。
不過,財報顯示,2020年,水滴公司全職運營人員有2810人,2021年,全職運營人員減少至1696人,減少數量1114。這部分人員是裁員還是轉移至第三方去了?其中是否包括水滴籌的員工?
籌款年流水百億,上億利息去向不明
其次,水滴聲稱過去6年未向水滴籌用戶收取費用,一直用自有經費補貼籌款者的說法也經不起推敲。
水滴公司2021年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水滴籌累計幫助超過236萬名大病患者募集484億元,水滴籌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但是,水滴提到,他們將募集資金在銀行賬戶中產生的所有利息用于公益捐獻和病人救助。
水滴公司沒有披露涉及到的具體利息金額,我們可以大致計算一下。
在8月10日的媒體會上,水滴披露的數據顯示,水滴籌從2016年7月份開始啟動,到2022年3月底累計籌款額約509億,服務近250萬重癥患者和家庭,愛心捐贈人數超過4.03億。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水滴籌累計幫助募集資金超過370億元人民幣。
由此可知,2021年,水滴籌籌款規模約114億;2022年一季度,水滴籌籌款規模約25億元。假設按年均100億元的籌款規模計算,按最保守的貨幣基金理財方式計算,募捐資金每年可在水滴籌的賬戶上產生5000萬-1億元利息。
水滴公司2020年和2021年應付員工工資和福利開支分別為1.19億元和1.85億元。也就是說,水滴公司依靠水滴籌募捐資金的利息至少可以覆蓋超過全公司一半的員工成本,何來自己補貼費用之說?水滴籌不僅沒有從財務上拖累公司,反而幫助公司分擔了大量成本。
至于水滴聲稱的“所有利息用于公益捐獻和病人救助”,一是水滴沒有披露詳細的捐獻資金利息支出明細及去向,僅靠一句話并不能證明其將全部資金用于公益;其次,即便水滴將捐獻資金利息用于公益,是否有拿著4億好心人的錢塑造沈鵬及水滴慈善形象之嫌?如果此前公益捐贈所用資金都來自于捐款資金利息,水滴公司是否有如實做出過說明?是否有征求過捐贈人的同意?
水滴公司反復強調過去6年不收費,卻從來不提每年上億元的巨額利息,僅在紐交所財報中跟美國投資人交代了一句,是否說明水滴刻意欺騙4億善良的國內捐款人?
捐款資金直接進入水滴賬戶
另一方面,水滴籌過去曾反復強蹭“公益”光環,但最后在媒體窮追猛打之下,不得不承認自己是一家“商業公司”。
在其招股書中,水滴公司明確告訴美國投資者,大病眾籌平臺是水滴籌的主要流量來源。
水滴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保險公司的經紀收入,而其保險客戶則有內部和外部兩個流量渠道。內部資源主要是大病互助和大病眾籌業務。水滴公司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將消費者流量的內部來源視為重要的消費者獲取資源,我們認為這群消費者對保險保障意識更強,對平臺上的內容和產品更感興趣,對我們的服務更忠誠”。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來自水滴籌和水滴互助業務的用戶貢獻了水滴保險產生的FYP (第一年度保費) 的65.2%、55.1%和50.4%。這也意味著,水滴保險超過一半的收入來自水滴籌和水滴互助用戶。2021年3月,水滴互助業務被監管叫停后,水滴籌成為水滴保險業務的唯一內部流量支柱。
水滴公司說,他幫助了數百萬大病患者。但是,更恰當的說法應該是,數百萬患者和4億捐款人成就了水滴。
可以說,沒有募捐的病人,就沒有水滴的過去,也不會有水滴的未來。
依靠水滴籌,水滴保險獲得了4億近乎免費的真實用戶,按照過去幾年互聯網主要平臺公司平均200元/人的獲客費用計算,水滴籌為水滴公司節省了至少800億獲客費用。
可見,水滴公司是水滴籌籌款業務的最大獲益者,不僅利用公益的名義獲得了數億用戶,還可以每年無償占有并支配用戶捐贈上百億資金產生的利息。但是,水滴公司仍然希望“一魚三吃”。今年4月初,水滴公司開始向捐款收取3.6%的服務費(包括支付機構收取的0.6%的費用)。按照每年100億元的捐款額計算,水滴公司每年可收取至少3億元服務費。這部分費用將成為水滴未來的重要盈利來源。
最重要的一點是,水滴公司聲稱,“每一筆水滴籌的捐款都是直接進入在平安銀行設立的專戶,跟水滴籌的自有資金是完全隔離開的”。但是,水滴公司財報披露的信息顯示,所有捐款都先從支付機構轉入水滴公司的賬戶,一段時間之后再轉入所謂的“監管賬戶”。
在媒體溝通會上,水滴業務負責人聲稱捐款資金直接進入專戶。
水滴招股書及2021年年報顯示,水滴籌捐款人的資金實際是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先進入水滴公司賬戶,停留一段時間后(具體多久只有水滴清楚),然后才轉入所謂的平安銀行“托管賬戶”。這部分資金在水滴的審計報告中被記入“應計費用和其他流動負債”項下的“與大病眾籌業務相關的應付款項”,水滴在財報中的解釋是“主要是我們通過第三方支付收取的、尚未轉移到托管銀行的資金”。
截至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被水滴截留的、尚未轉移到托管銀行的眾籌資金余額分別為1.27億元、0.44億元、0.44億元、1.22億元。
水滴截留捐款資金做什么,沒人清楚;水滴為何對外聲稱資金直接轉入“托管賬戶”,可能也沒有人清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