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聚焦 >

烏當區堅持創新驅動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烏當區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圍繞“四新”主攻“四化”,認真抓好“強省會”行動,聚集科技創新要素,搭建創新平臺、培育創新人才、促進創新主體成長,推動科技創新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奮力開創“美麗烏當·活力新城”新未來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作為全省首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起步和成長之地,烏當區現有1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省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82家,高新技術企業59家;擁有市級以上各類科技創新平臺70余個,貴州(烏當)大數據智慧產業基地(國家級眾創空間)匯聚“雙創”企業200余家;38家科技型企業入駐智匯云錦孵化基地;科技從業人員達5000余人……

堅持創新驅動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今年5月,2021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名單公布,烏當區多家企業名列其中。

中航力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等合作的“面向航空裝備的高性能液壓泵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振華集團永光電子有限公司(國營第八七三廠)“抗輻照二極管制造技術”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貴州健興藥業有限公司參與的“苗醫藥內治法規范化及防治肺系疾病轉化醫學研究”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這些擁有較強技術研發實力的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斷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成為烏當區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和不竭動力。

科技創新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烏當區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在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精準聚焦健康醫藥、電子信息制造業“一主一特”產業及大數據、生態特色食品等重點產業,大力發展產業技術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重點產業快速發展,實現以科技進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打造“五個新高地”的進程中,烏當區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把全面創新充分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各環節,真正把發展方式轉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軌道上來,真正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大健康產業科技引領效應明顯,以高新技術企業為龍頭的規模以上醫藥制造業,分別占全省、全市規模以上醫藥制造業總產值的1/5和1/3,領跑全省;

——大數據技術支撐產業融合快速發展,圍繞“1+N”大數據產業體系,搭建大數據發展公共平臺,2021年累計完成近20億元,同比增長52.2%;

——軍民融合產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轄區內軍工企業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企業逐步向高科技密集型企業轉變,已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7個,軍民融合企業認定16個;

——食品加工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形成,依托烏當火石坡食品工業園平臺,以“黔五福”“貴州龍”“老干爹”等為代表的省內外知名企業為建設主體,搭建食品加工共性技術研發服務平臺;

——科技創新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支持國家級、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等農業創新創業平臺,強化科技創新創業示范帶動作用,打造山地都市現代農業升級版,加大對農業科技成果及應用技術項目的引導支持;進一步發揮科技特派員的引領作用,為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2021年,烏當區還被評為全省真抓實干科技創新發展成效明顯的10個縣(市、區)之一。

一項項成績,承載著烏當區科技創新的生動實踐,見證著烏當區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實腳步。

加強平臺建設

優化科技創新“新環境”

位于烏當區的貴陽永樂藥業有限公司在2020年首次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自成立以來,永樂藥業堅持把創新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源動力,立足貴州,充分利用省內豐富的中草藥資源,運用先進科學的制藥技術工藝,對貴州省天然中草藥進行開發和加工,為貴州民族藥走向國際醫藥市場貢獻了力量。

“我們在新品研發和工藝技術培育上花了很多心血,積極吸納中醫藥行業精英投入研發,并緊密結合企業的研發和技術,對發明專利進行開發,對科技成果進行轉化。”貴陽永樂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愛琴說。目前,永樂藥業擁有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知識產權的運用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科技基礎。而永樂藥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烏當區相關部門的支持與服務。

近年來,烏當區緊緊圍繞“強省會”行動,以全區主導產業為突破口,以中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園、電子元器件產業園、特色食品加工產業園等為基礎,持續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升級。

“我們持續加強高新技術企業服務,采取多項措施做好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通過對全區非高新技術企業進行認真梳理,篩選出發展良好且有一定基礎的企業進行重點培育。”烏當區科技局局長陳文漢說。2021年,全區有18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9家高新技術企業獲得省、市兩級補助共計790萬元。21家科技企業獲得研發投入補助資金1197.76萬元,其中市級補助598.76萬元。獲得省、市科技項目共45項,獲批資金共計2500余萬元。

為扎實做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烏當區科技局建立部門聯動工作機制,認真梳理區內企業,將轄區內條件較為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的近百家企業初步納入烏當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通過走訪進行綜合評分,目前已確定培育庫第一批培育名單為36家,第二批為45家,第三批為12家。

2022年4月以來,烏當區科技局在“千企面對面”活動中,帶領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家、領導班子成員和業務科室走訪貴州紅霆標準件制造有限公司、貴陽精一科技有限公司、貴州萬業包裝有限公司、貴陽立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業,廣泛宣傳高新技術企業獎補政策,幫助企業充分了解申報條件、申報流程及扶持方式,充分挖掘小微企業潛力,將政策東風引入到企業、科技服務覆蓋到企業、科技創新落實到企業,最大程度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鼓勵企業積極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同時,烏當區科技局著力當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實時“勤務員”,全局上下進行網格化分工,將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落實到人、責任到人,工作人員每人負責10余家企業申報跟蹤服務工作,與企業建立長期有效的聯絡機制,每周實時跟進企業申報進度、解答企業申報過程中遇到的疑問,服務好申報全過程,最大程度提高認定通過率。

加快人才匯聚

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持,而科技創新的動力則源于人才的支撐。如何為青年人才鋪好路、架好橋,尤其讓科技人才在時代機遇中蓄力,烏當區一直在努力探索。

為營造人才成長良好環境,烏當區大力實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持續優化科技人才發展環境,完善科技人才評價激勵機制,落地落實戶籍政策、住房保障、政策兌現,全力匯聚人才、激勵人才、服務人才,為“強省會”注入強有力支撐。

——優化政策引才。緊盯主導產業、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需求,聚焦大學生、制造業產業人才、大數據人才等,圍繞服務“四新”主攻“四化”,用好用活《烏當區“人才興區”十二條措施》等各級人才政策,最大限度把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等各方面優秀人才匯聚起來。力爭到2025年,引進培育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團隊10個以上,引進各類優秀人才1000人以上。

——突出重點育才。實施重點人才五年倍增行動計劃、高層次創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科技人才引進計劃等,每年重點遴選5名左右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以科研項目資助方式重點培養。聚合各方力量、各類資源、各種要素,強化政企互動、政?;?、政社互動、校企互動,不斷挖掘和開發現有人才潛能,著力培養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師。力爭到2025年,新增培養優秀青年科技人才30名以上。

——助力“五智”行動。結合烏當區實際,在“院智援筑行、海智歸筑行、引智興筑行、老智助筑行、提智富筑行”行動中,積極發揮區內院士工作站作用,建立烏當海歸人才、烏當籍在外人才和歸筑人才信息庫,開展老科技專家科普志愿服務,在更廣領域和更深層次上助力創新驅動發展。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如今,一大批科技創新人才正在烏當區這片沃土上揮灑智慧和汗水,烏當區也通過“心貼心”關懷服務,最大限度地釋放和激發人才活力,讓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激活科技創新的強引擎,為高質量發展積蓄澎湃動能。

當前,烏當區正以全省科技創新暨科技獎勵大會和全市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為動力,為奮力譜寫新時代“強省會”新篇章和奮力開創“美麗烏當·活力新城”高質量發展新未來注入磅礴科技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關鍵詞: 高新技術產業 浙江大學 電子信息 軍工企業

資訊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