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油茶生長管理重要期,在百色市深圳小鎮林業產業脫貧奔康示范園內,工人們正在油茶地里忙著除草、施肥。“全面推行林長制以后,附近各路口都設有林長公示牌,遇到管理難題就按公示牌上的電話找林長,他們都能及時為我們答疑解惑。”園區管護工人張建生說。
近年來,百色市緊抓國家重視油茶發展的戰略機遇,深入落實林長制改革措施,保護與發展并舉,強化監管責任,全力推進油茶產業發展。目前,該市油茶種植面積已達210.04萬畝,穩居廣西第一位、全國地級市第三位。成功創建了7個林業產業脫貧奔康示范園,產業參與脫貧人員超20萬人,油茶產業成為當地最具人氣的富民產業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我們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林長組織體系,形成‘組織在市、責任在縣、運行在鄉、管理在村’的新管理格局,以‘制度和任務清單’為抓手,以平時督促檢查和年度考核為手段,促使林長制工作有效運行,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百色市林長辦專職副主任陸志伸介紹。
2016年以來,在市級林長的精心謀劃和領導下,百色市累計投入獎補資金3.1億元,同時整合農業、林業、水利等有關部門項目資金2.32億元,用于發展油茶產業和支持油茶基地建設。目前,全市已創建500畝以上油茶“雙高”示范基地73個,其中萬畝級油茶示范基地5個,相繼創建了右江區富林香花油茶高產高效(核心)示范區、右江區那祿油茶產業示范園、凌云雙達油茶產業(核心)示范區等一批現代化特色示范基地,有效推動油茶基地建設向規?;?、集約化、標準化轉變。
“過去大家種植油茶都是‘跟著感覺走’,不僅產量低,而且費時費力,急需找到一條科學、高效的路子。”百色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破解油茶良種選育難題,該市多方籌措資金,強化科技支撐,建成國家油茶種質資源庫百色保存庫,為選育出高產、穩產、高抗優質油茶新品種打下堅實基礎。目前,該庫已收集油茶品種26個、種質基因706份。此外,在平果市建成廣西第一個生態智能化油茶產業核心示范區,獲評“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為油茶高產高效基地建設提供了示范樣板。
2020年6月,田林縣根據自身油茶種植面積廣、規模大等特點,著力引進科技含量高、產業鏈長、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在當地建成山茶油智能工廠。項目總投資6億元,涵蓋年產2000噸特優級山茶油及附屬產品生產線等,年產值可達7億元以上,成為廣西乃至全國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的山茶油精深加工標桿廠。
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以來,百色市各級林長更加注重對轄區油茶全產業鏈的發展進行精準施策,著力提高油茶精深加工水平,加強油茶品牌打造,延伸和做強油茶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油茶產業發展成果惠及更多鄉村群眾。2021年,該市油茶籽產量、產值分別達到11.51萬噸、42.16億元,兩項指標均位居廣西第一。截至目前,全市發展油茶的村集體達315個,種植規模3.77萬畝,有力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