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時近晌午,曹縣光電產業園(東區)的山東園凡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仍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趕制訂單。“按照計劃,今年年底,11條生產線可全部投產,其中功能性PET保護膜年產可達5000萬平方米。屆時,園凡將成為江北最大的單體PET保護膜加工企業,年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山東園凡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凡沁說。
“曹縣為光電產業的發展建設了專門的園區,公司已將兩個研發部搬至曹縣,只留了一個在總部深圳。”莊凡沁說,園凡新型材料項目在曹縣建成投產后,該公司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光電行業柔性材料制造企業。
“光電產業科技含量高、投資密度大、帶動能力強,對產業園區集聚度和相關配套設施要求較高。”曹縣縣委書記趙福龍說,曹縣緊抓光電產業從東部沿海向內陸地區梯度轉移的戰略機遇,成功招引包括山東園凡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在內的一批引領型、補褳型、核心型光電產業項目,持續強載體、延鏈條、優服務,全力打造魯蘇豫皖交界地區光電產業“頭號承接站”。2020年7月份以來,曹縣簽約光電項目21個,總投資38億元,落地17個,總投資26.3億元,投產6個,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
為加快光電項目落地聚集,曹縣“騰籠換鳥”,對智能家居產業園、毛紡皮草服裝產業園實施“量體裁衣”式升級改造,高水平打造504畝的光電產業園;優化園區內基礎設施布局,完善配套服務,為技術、人才、產品等優質資源的聚集提供平臺。
“為了加強產業生態創新,提升產業鏈完整性,在園凡新型材料項目落地后,我們又聘請莊凡沁擔任縣‘招商顧問’,以商招商,先后有近10家光電產業上下游企業落戶曹縣。”曹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強說,目前,一條涵蓋光電原材料、元器件、模組產品、配套裝備的產業鏈在曹縣初具雛形。
“在光電產業領域,我們和園凡新型材料公司同屬于上游企業,因彼此掌握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圈’里相同的下游企業居多。”山東同潤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林說,園凡新型材料項目在曹縣落地后,不少原來合作的下游企業也跟著過來了。“同時,這些企業也離不開我們公司供應的原材料,如果從廣東運到曹縣,將大大提高運輸成本。”陳林說,在莊凡沁的極力引薦下,2021年11月份,同潤新型材料AG光學玻璃第一條生產線在曹縣正式量產。
提升軟實力是推動園區持續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曹縣持續深化“簡政放權”,縱深推進“放管服”“一次辦好”改革,簡化手續流程,“一鏈辦理”助力項目快速落地。
山東科敏傳感器有限公司行政部副總經理張通清楚地記得,企業剛落地園區時,縣發改局的工作人員提供“保姆式”的服務,廠房是政府提供的,企業拎包進駐。2021年7月,科敏傳感器項目一期正式投產,提供就業崗位800個,年產溫度傳感器2000萬條、醫療傳感器1000萬條,實現年銷售收入3億元,稅收2000萬元。
曹縣聚焦全國知名光電企業和領軍企業,著力引進一批引領型、補鏈型產業項目,爭取產業鏈整體轉移,實現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鏈條、一個產業鏈條生發一個產業集群、一個產業集群造就一個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