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高城老小區的街巷,街道整潔干凈,廁所沒有異味,車輛停放有序,居民彬彬有禮,沿街店鋪門面整潔亮麗。轉角處的口袋公園為狹窄的街道增添了幾分雅致,花草之中矗立著一座座精美雕塑,兩旁的老墻全部粉刷一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欄、傳統文化的故事墻繪映入人們的眼簾……
一直以來,高州市潘州街道南關社區積極探索推進老舊社區有效管理模式,廣泛推行“樓長制”,讓老小區處處煥發時代生機,為創建文明衛生城市、實現老小區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幸福新樣本”。
志愿引領
4800人老小區展現新面貌
據悉,南關社區是潘州街道的一個老小區,轄區內有10個居民區,單獨樓宇43棟,居民1600多戶4800多人。社區樓房多是上世紀建成,既有私人建設的房產,也有單位集體宿舍,還有開發商建造的商品樓。
“我們這邊的住宅一直處于無物業管理狀態,一些社區居民缺乏集體觀念,轄區內車輛亂停亂放,垃圾亂丟亂拋,棚架亂搭亂建等不文明行為屢見不鮮,且公用設施老化,道路破損嚴重。”社區老書記藍清回憶說。
如何破解老小區治理的現實困境?南關社區積極響應高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創建升級文明衛生城市的號召,創新推行了“樓長制”,破解了管理“頑癥”,讓老城區展現出現代文明社區新風貌。
在南關社區每一棟住宅樓,樓長工作職責、文明樓院管理制度、南關社區文明樓院評選標準、文明戶及十星級文明戶評選辦法等文件都醒目地張貼在墻上,明確樓長的職責,規范居民的行為規范。
樓長工作職責,包括宣傳黨和國家政策、掌握本樓居民基本情況、維護樓院治安、調解鄰里糾紛、管理環境衛生、開展安置幫教、關心弱勢群體等。藍清坦言,自從社區被確定為高州創建文明城市的示范點之一,社區便決心要以科學、有力的舉措,破解老小區管理痼疾,助力城市文明。然而,樓長制的推行并不是一帆風順,畢竟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為了動員居民積極參與、支持“樓長制”的推行,讓社區上下形成共識,社區發出成立志愿者隊伍的倡議書,以“志愿力量”“榜樣示范”帶動社區居民轉變精神面貌,為支持“樓長制”推行打下堅實基礎。
社區黨支部聯合尚義志愿隊,制定嚴格的志愿者申請表,對報名參加志愿者的社區居民實施嚴格的審批制度,建立志愿者花名冊,詳細登記志愿者的相片、住址、身份證、健康證明、志愿承諾、社區審批等信息,要求志愿者遵守社區的管理規定,積極為社區排憂解難。
尚義志愿隊、紅袖章志愿隊不斷壯大,志愿者每天輪流巡查樓宇衛生情況、片區車輛停放情況等,只要發現亂丟垃圾現象,提出警告批評并公示,樹立居民榮辱觀念,促使各家各戶自覺按規定定點定時投放垃圾,讓社區生活環境更干凈整潔。
“通過大力弘揚志愿精神和示范引領,社區很好地解決了垃圾治理和衛生問題,但,居民樓間的車輛亂停放、雞棚亂搭建、電線亂牽掛、商鋪出店經營等現象仍然突出。”藍清說,要對社區43棟樓的居民都形成有效的約束和管理,單單依靠志愿者的巡邏是不行的,樓長制的推行迫在眉睫。
黨員帶頭
選出熱心業主擔任樓長
路有路長制,河有河長制,我們的社區樓宇是不是可以有個“樓長制”?樓長制的設想得到文明創建有關職能部門的充分肯定。
“要推行樓長制就要解決一個必答題,那就是誰來當樓長,憑什么當樓長。”藍清坦言,樓長既沒有行政權力的推動,也沒有資金保障,且面對的都是鄰里之間的棘手事。要讓樓長制落地見效,就必須解決“誰來當”“憑啥當”兩大難題。
黨員帶頭就是解決這些難題的“幸福密碼”。南關社區干部深入到居民中進行宣傳,一家一戶說明推行樓長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曉之以利害,明之以大義,發動社區居民中有威望的老黨員、機關干部、退休教師等人員“自動請纓”,為社區治理貢獻力量。
在社區干部“磨破嘴皮子,踏破皮鞋子”的誠意下,終于感染了轄區內43棟樓宇1600多戶居民。他們紛紛表示支持社區決策,每個居民樓自發組織業主,投票選出熱心為民、積極干事、敢于擔當的業主擔任樓長、副樓長、理事。
社區建立了樓長花名冊,制定牌匾張貼到每個樓房的一樓通道上,明確樓長的工作職責,建立文明樓院管理制度。按照規定,樓長不但肩負組織本樓住戶搞好群防群治,維護好樓內的治安秩序,還帶領住戶開展愛國衛生、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并正式開始在轄區內開展文明樓院評選以及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讓文明新風吹遍老區每一個角落。社區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樓長會議,聽取樓長反映的日常事務工作,研究解決“樓長制”推進中遇到的問題。
43位樓長正式上任后,積極參與社區管理活動,建立了各棟業主微信群,業主通過微信群向樓長反映情況。樓長通過微信群獲悉業主情況,如果樓長能夠解決的,則馬上組織相關業主實施;如果樓長不能解決的,立即報告社區。社區接報后,迅速派出干部現場辦公,解決業主遇到的問題,社區居民紛紛點贊。
“我在這里經營小成衣店,沒有樓長時,人人想著法子侵占公共場所,大家都將店擺到戶外,可是周圍臭氣熏天,垃圾阻腳,誰會光顧我的店鋪呢?如今,社區推行了樓長制,大家都要規范經營,不僅衛生秩序更好了,我的生意也更好了!”居民吳阿姨說。
“如今的南關社區內,不管哪個犄角旮旯都干凈清爽,過去的臟亂臭早就一去不復返,大家的精神面貌一天比一天好,老區一點也不老!”坐在潤澤亭小公園里的李叔對社區治理豎起了大拇指。
“樓長制”是高州老舊小區治理的有效探索,已經蝶變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的南關社區是高州推進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創建的一個小小縮影。據悉,高州將以更堅實的步伐,更有效的舉措,高標準、高質量推動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