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冊亨縣做足“旅游+”文章,以生態資源、民族文化、紅色文化、景區提質、人才隊伍等為依托,有效推動文旅融合提質增效。
做強“旅游+生態資源”。堅持一手抓旅游資源保護,一手抓開發利用,充分挖掘生態優質旅游資源,按照分級分類的原則進行開發,建成一批精品旅游產品,為旅游產業繁榮發展奠定基礎。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72.37%,旅游資源豐富,榮獲“中國糯米蕉之鄉”“中國油茶名縣”“全國森林康養基地”“省級森林城市”等稱號,建成陂鼐古寨、萬重山、福堯福寨和板萬古寨等旅游景區。
做大“旅游+紅色文化”。積極將紅色旅游與康養旅游、人文科普、鄉村游、古驛道游等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以紅色為主題、形式多樣的復合型旅游產品和線路,走出一條“以紅色旅游為支撐,鄉村休閑與農業觀光旅游相融合”的發展新路。“洛凡至壇坪線路”榮獲紅軍長征途經貴州省首批10條“最美紅軍線路”之一。啟動實施冊亨縣“最美紅軍長征”洛凡至壇坪紅色文化旅游線路項目,建設壇坪紅軍橋修繕、紅色主題文化廣場(長廊)、《中央紅軍長征在冊亨陳列館》、蔣家壩至壇坪4.2公里紅軍長征精品研學旅游體驗線路。
做特“旅游+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布依民族文化,創作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特色文藝作品,打造精品民族文化劇目,重點扶持民族文化品牌,在A級旅游景區景點進行駐場演出,舉辦“布依文化年”“布依喊山節”等文旅融合體驗活動。冊亨縣布依文化歷史悠長,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目前,榮獲“中國布依戲藝術之鄉”“中國民族文化之鄉”“中國布依族刺繡藝術之鄉”稱號,在全縣非遺項目中,獲得國家級4項、省級22項、州級30項、縣級51項。獲得國家級傳承人3人,省級傳承人12人,州級傳承人88人,縣級傳承人198人。“布依竹鼓舞”“布依轉場舞”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重點扶持啞面劇、八音坐唱和表演、銅鼓戲、布依山歌、高臺舞獅等劇目。
做優“旅游+人才隊伍”。加大文旅人才隊伍建設,有計劃培養和發掘基層文化能人,依托布依博物館、演藝中心,培育專業的文藝演出隊伍,傾力打造多臺形式各異、獨具特色的常態化民族演藝。采取崗位聘任、項目聘任、短期兼職、項目合作等靈活方式,柔性引進旅游規劃、創意策劃、市場營銷、智慧旅游、經營管理、文化藝術精品創作等急需緊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