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下午,廣州市政府召開第四屆規委會第二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荔灣區花地灣西南片區(AF0208單元)規劃優化方案。
本次規劃擬調整范圍位于荔灣區中部,北至茶滘村,東至花地大道,南至浣花路,西至東漖北路,位于花地灣首期開發地塊玉蘭苑的西北側,規劃范圍25.58公頃,屬AF0208規劃管理單元?,F狀保留建筑主要集中在喜鵲路沿線,包括紫薇苑5棟(樂怡居)、荷花苑1棟商住樓與現狀消防站。
南側原藝和廣場于2020年2月開始拆除,現已完成平整,東側的原越和花鳥魚蟲大世界于2020年9月租約到期后拆除,現為空地。規劃范圍內現行控規規劃為二類居住用地、綠地、水域、中小學用地,其中,二類居住用地平均容積率3.14,規劃范圍現行控規總建筑面積為30.38萬平方米。
市規委會介紹,花地灣西南片區(AF0208單元)規劃優化有三重必要性。
首先,貫通金鵬路聯系聚龍片區,立交化改造花地大道/浣花路節點,提升區域交通服務容量。規劃優化方案指出,花地灣片區現狀交通情況較為擁堵,重要集散道路現狀剩余容量有限,片區西側茶滘村與東側聚龍片區正在實施開發建設,亟需通過道路調整使道路貫通、提升片區交通服務容量,并強化與東西側城市空間聯系,優化路網空間體系。同時,結合交通評估改善措施建議,立交化改造花地大道/浣花路節點,規劃增設南北主線跨線橋,緩解花地大道/浣花路節點運作壓力,提升片區道路交通通行能力。
其次,提升公共服務配套水平,補強市政設施短板。規劃優化方案指出,片區現狀周邊除空地以外主要為居住地塊,建成年代相對較早,各項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與商業配套設施數量有所欠缺,整體服務質量不高,無法滿足片區居民需求,亟需通過規劃優化彌補公共服務短板,完善基礎設施,提升片區活力。
再次,考慮項目開發實際,先行盤活開發條件成熟的地塊。規劃優化方案提出,廣信資產包項目體量較大且涉及大量歷史遺留問題,需要分期轉化,能緩解企業前期一次性投入資金壓力。本地調整范圍內的地塊權屬清晰,目前已經清拆完畢,完成土地整理,具備成熟的開發條件,急需通過優化規劃加快實施,推動花地灣片區開創新局面,實現資產包良性滾動與高質量推進。
優化規劃指出,落實河涌水系規劃要求,南部規劃水域及綠地,河涌以北規劃學校及居住用地,并將居住用地中的幼兒園及托兒所靠南布局,形成沿河涌教育設施帶,沿金鵬路布局商住混合用地,與喜鵲路中部商住混合共同構成T型結構,結合城市公共綠地形成連續的設施服務帶。
本次規劃優化范圍總人口1.59萬人,其中新建部分規劃人口1.23萬人。除荷花苑、紫薇苑已建小區配套公服設施之外,共規劃6類36項公服設施。本次規劃新建34項,現狀保留1處,已批1處總用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
規劃的36項目公服設施中區域統籌設施2項、街道級10項、居委級24項,包括幼兒園2處、托兒所1處,110V變電站1處,保留消防處1處,已批九年制學校1處。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市規委會透露,為滿足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該學校建設方案按照九年一貫制54班(36班小學、18班初中)、學生總人數2520人進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