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要素”“因素”“預算”等詞語在合山市各村屯群眾口中成為熱詞。“以前不了解什么叫集體經濟,現在收益分配跟支出情況都會公開,而且群眾全程參加討論。”面對一季度村務公開欄,合山市北泗鎮北泗村群眾如是評議。
“以前沒有詳細的分配計劃,我們是使用一次村集體資金就要召開一次會議,資金審批程序多,開會成本高、資金利用效率低……”合山市北泗鎮北泗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恒亮感慨地說,“現在不同了,我們制定了村級要素分配、因素分配、屯級指標分解、分配和使用計劃五張清單,村級怎么分、屯級憑什么分、錢能怎么花、錢要怎么花,村干部明明白白,群眾也一目了然”。
北泗村的這些可喜變化,主要得益于今年實行了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因素法分配、預算式管理”工作法。據悉,合山市在全市29個行政村146個自然屯都實行了該工作法。
按要素確定分配方向。“今年要新種葛根600畝,建議增加擴大生產的分配。”“各屯的路燈都有損壞,有150多盞需要維修。”合山市北泗鎮北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會上,各成員針對村級集體經濟收益的分配問題各抒己見。經討論,最終決定以各村會計年度收益情況為基數,按照擴大生產、服務群眾以及其他事項等要素,村(屯)按照收益分配指導意見,民主決定具體的分配方向。
用因素統籌擴大生產。合山市圍繞屯級總人口比例、脫貧及邊緣易致貧人口數、獲得榮譽情況等因素賦予指導性的分配權重,由村級進一步統籌分配收益資金。今年,該市可分配村級集體經濟收益約900萬元,其中有700多萬元用于產業項目投資、公共基礎建設,以擴大生產規模和優化發展環境。
預算式管理資金。針對“村屯不會用、不愿用、不敢用村集體經濟資金”的問題,合山市參照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財政預算的做法,指導各村通過“四議兩公開”一次性審議各屯全年資金使用方案,資金使用流程大大優化、簡化。
一體化推進為民解憂。“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希望多開展‘空巢老人’關懷溫暖活動。”“鄉賢建議對優秀學生進行獎勵,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日前,河里鎮洛滿村召開支部書記會議,將入戶走訪中收集到的意見建議進行一一匯總。“田里沒有水種田,向書記反映就好了。”“村口路段有幾盞路燈不亮,我向書記反映后,沒幾天就修好了。”“垃圾桶破損嚴重,書記出面協調解決了。”在洛滿村,群眾關心的用水用電、道路維修、小孩上學和就業就醫等民生問題,村民都可以向村黨支部書記反映并得到解決。
截至日前,該市各級黨組織書記已收集到群眾反映路燈修理、慰問困難戶、獎勵優秀學子等方面的意見建議150余條,已支出村集體經濟資金60多萬元,為群眾辦實事50多件,獲得群眾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