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爆料,火爆直播間的背后,竟是“一臺能操縱2萬個水軍的手機”。水軍操盤直播間,這已是直播帶貨行業公開的秘密。 “水軍”還活躍在哪些行業?這些水軍充斥的行業都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游走在互聯網黑灰產業鏈中的“水軍”不僅成為了“帶貨高手”,也是網絡爆款的助推器,“水軍”的存在究竟侵害了誰的利益,又鼓了誰的錢包?
為何虛假的熱度卻能夠撬動現象級的傳播?如何識別“水軍”又應如何治理?
(資料圖片)
本期《鈦度熱評》特邀資深媒體人一起就話題““水軍”浮出水面,灰色產業服務了誰?”進行了討論,下面是部分觀點集錦。
關于“水軍”還活躍在哪些行業?這些水軍充斥的行業都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大力財經創始人魏力表示,“水軍”不僅活躍在直播帶貨行業,也存在于電商、社交媒體、游戲、在線教育等等行業。水軍通常會通過虛假的點贊、評論、關注、轉發等方式來制造虛假的熱度,以達到推廣、營銷、欺詐等目的??梢哉f,只要有利益可圖,就有“水軍”充斥的行業:
首先,在社交媒體,也經常存在“水軍”,比如微博,貼吧,QQ空間等,他們發布大量虛假信息和評論,以提高某個賬號或者話題的曝光度。
其次,在各大電商平臺的爆款商品,“水軍”會發布虛假好評和刷單,以提高商品的銷量和信譽度。 這個是行業的公開秘密屢禁不止。
另外,在線教育平臺上的“水軍”發布虛假的好評,以提高某個教學課程的評分和信譽度。這些行業中,“水軍”充斥的特點是:需要依賴網絡來推廣產品和服務,同時受到用戶口碑和信譽度的影響比較大。
最后,一般在熱門游戲發布之時,為了烘托熱鬧的氣氛和玩游戲的人氣爆棚的虛假繁榮景象?!八姟睍锰摷俚臒岫葋硖岣弋a品或服務的曝光度,以此來增加銷量或關注度。
“水軍”存在的問題在于,他們發布虛假信息和評論,擾亂了市場秩序,誤導了消費者,同時擾亂了網絡生態。虛假的熱度會導致消費者做出錯誤的決策,而企業也會因此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和口碑。
關于“水軍”的存在究竟侵害了誰的利益,又鼓了誰的錢包?
竹閱文化CEO陳偉明表示,看似熱鬧的直播間,其實是一個個網絡水軍在發言;請你不要在意網上反對你的“人”,也不要在意網上贊同你的“人”,因為這兩個人很可能是一個人。有了水軍烘托氣氛,不明就里的用戶就可能被熱鬧的氛圍所帶動,沖動跟風,掏錢下單。這核心的要訣就是情緒傳染,因為群體的很容易情緒化,所以,只要領袖把自己的情緒傳染給群體,那么就會讓整個群體擁有和自己一樣的情緒。
但在行內,人叫做數據,或者數據維護,古有陳勝吳廣利用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的伎倆,造成天命之兆,以惑愚民;今存奶茶店排隊、售房處假裝看房等活,甚至“全球第一家,人工智能,機器人刀削面”等噱頭。
其實,如果是網絡實名制,大規模的搞灰塵偷身份信息,明顯可能構成侵犯個人信息;更對于網絡水軍的刑法規范很大程度上還是依據兜底條款,也就是非法經營罪。
在冰山一角的黑幕里,某種意義上平臺是默許甚至縱容的,只求從流量池中分得一杯羹。
或許每個賬號每周進行一次連接微信支付寶等平臺的人臉識別認證,就這樣,絕對可以干掉99.9%的水軍;畢竟,在帶貨來講,還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直接看轉化率和退款退貨率。
關于為何虛假的熱度卻能夠撬動現象級的傳播?如何識別“水軍”又應如何治理?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一是利益驅動始終存在?;ヂ摼W水軍通常是由一些企業、或個人雇傭的,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制造輿論、提高關注度、銷售產品等等。這些人在制造虛假信息的同時,也能夠獲取一定的報酬,只要這種利益始終存在,互聯網水軍就難以得到有效的根除,最多是把水軍從機器人變成了真人。
二是所謂的用戶需求也一直存在。一些網紅、Up主在使用互聯網平臺時,更加注重平臺上的熱度和關注度,而不是真實性和可信度。這種需求使得互聯網水軍有市場。更何況不少企業投放也都更加關注這些直播中的人氣、曝光率等等,反而助長了這種需求。
三是技術手段日益復雜。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水軍的技術手段也越來越復雜,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偽裝自己的身份,如使用虛假IP地址、模擬人類語言等等。這些技術手段使得互聯網平臺難以識別和防范互聯網水軍。
四是缺乏有效的監管和處罰機制。目前,對于互聯網水軍的監管和處罰機制并不完善,一些互聯網平臺缺乏有效的手段來打擊互聯網水軍,這使得互聯網水軍更加肆無忌憚。
螺旋實驗室螺旋君認為,“網絡水軍”這種生態,雖然大多數是由品牌方或者利益個體發起,但背后考驗的,其實也是平臺的治理能力。
但凡是水軍,必然有棲息的土壤,過去的論壇貼吧,如今的微博小紅書,如何發現和整治水軍,對于平臺而言一直是重要課題。過去習慣于通過技術手段追蹤,封IP地址,封注冊手機號,但現在水軍逃避技術審查的套路越來越多元化,對于平臺自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然,更值得思考的一點是,平臺明知道有水軍存在卻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大開方便之門,為利益相關者捉刀,那么對于普通網民而言,就太可怕了。
多少說主理人褚少軍提出,首先,“水軍”其實是一個泛化的概念,盡管在網絡時代,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水軍”變得備受關注,但實際上,線下也有“水軍”,比如大家常常說的很多“托”,本質上也是水軍,甚至不明真相的“群眾”,有時候也會因為“羊群效應”,或者各種“套路”,而自動或被動的變成了“水軍”?!八姟贝嬖谟诟餍懈鳂I,比如時下流行的“直播帶貨”、“美食好評”、“電商評論”、“微博評論”、“視頻評論”等都存在水軍。刷流量、刷評論、點贊;各種“刻意”刷量、“控評”的基本都是“水軍”行為。
第二,水軍的違法行為很難界定,一方面是因為,不管是全球還是國內,相關的法律法規都是滯后的,很難明確清晰地界定各行各業的“水軍”,以及“水軍”的違規行為;另一方面,如果法律和法規過早介入,實際上可能會限制新領域或者新事物的發展,所以很多時候前期野蠻生長的時候所伴隨的“水軍”很難界定,甚至是默認允許“水軍”存在。
第三,監管成本較高。即便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跟上之后,相應的監管難度也很大,畢竟存在一個執法難度和執法成本的問題。對于很多領域的“水軍”行為,到底要不要打擊,需要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去打擊,這里面也涉及到執法成本(含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的問題。
第四,違規成本的問題?!八姟毙袨橥且粋€行業,一個產業鏈,一個平臺的行為。但即便從今年“315”曝光的情況來看,也暫時只是涉及平臺快速下架了違規的賬號而已,這樣的違規成本是挺低的,而且平臺基本上還是置身事外,根本沒收到實質性的處罰。簡而言之,對于水軍而言,不管是直接的賬號方,還是商家,還是平臺,甚至是操控水軍的公司,所獲得的的利益遠遠大于損失,更何況,被央視曝光、被查還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水軍可能無法杜絕。因為很多環節很多關聯方都需要“水軍”,以很早之前曝光過的微信公眾號KOL刷閱讀量、刷點贊的事件里面,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微信直接把閱讀量、點贊量、轉發量直接屏蔽掉,但如果這樣操作,微信KOL的價值鏈可能就會被重塑,甚至可能動搖到微信本身的發展。所以只能治標不治本,微信自己來強調要打擊刷量要打擊水軍。但最終的執行力度和效果,只有裁判員“微信”官方自己知道。而且現實里面還有一個難點,那就是刷量可能并不是KOL自己刷的,而是公關公司或者甲方刷的。
不要覺得自己離水軍很遠?;ヂ摼W時代,很可能自己時刻都被水軍裹挾,比如購物特意去看的評論,里面可能就有部分甚至大部分是“水軍行為”,有的網友莫名其妙的因為網絡事件被“網曝”,就有“水軍”的推波助瀾,甚至是“水軍”上陣。某種程度上,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監督水軍,至少做到不主動參與“水軍”行文,不被裹挾參與“網暴”。
科普和普法還任重道遠。這里面重點需要關注的人群是青少年,甚至是兒童,由于本身的判斷能力較差,需要家庭和學校做好相關的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和線下安全都很重要;以及“老人”群體,也相對容易被“水軍”影響。不管是普法部門,還是志愿者,甚至媒體、自媒體等等,大家需要更多地考慮怎么能提升老人群體、青少年群體的“水軍”鑒別能力,減少被水軍裹挾,減少被“水軍”欺騙或者“網曝”。
最后,需要行業自律和加強執法力度?!八姟睂ζ髽I和行業來說,往往也是雙刃劍,前期可能因為“水軍”行為快速起量,快速發展起來,但是發展起來之后,也可能被水軍裹挾,企業可能也能意識到其危害性,但又迫于自身企業的壓力,很難刮骨療傷。故需要企業和行業更加自律,畢竟很多時候自己既是運動員又擔任了部分裁判員的職責。而執法層面,一方面法律法規要能與時俱進,既能跟上時代,又不至于限制行業發展。另一方面,要杜絕“和稀泥”式的執法,以及只撿“軟柿子”捏,不痛不癢根本沒有警示作用。
大力財經創始人魏力認為,識別“水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觀察用戶的活躍度和質量,虛假的賬號通常沒有活躍度或者評論質量較低。其次,觀察評論內容,虛假評論通常不夠具體和詳細。 另外,觀察賬號的歷史記錄,虛假賬號通常沒有歷史記錄或者歷史記錄不規律。治理“水軍”需要加強監管和懲罰力度,同時提高用戶的防騙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企業也需要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和處理虛假信息和評論。
識別和治理水軍需要依靠技術手段和監管機制的雙重支持。技術手段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可以通過分析數據和識別模式來判斷是否存在水軍行為。監管機制包括政策法規、行業標準和自律機制等,可以規范行業行為,遏制水軍現象的滋生。
《鈦度熱評》是由鈦媒體推出的熱點事件觀察欄目,主要邀請對不同行業發展、不同商業模式有著獨到見解、深度觀察的媒體人和行業從業者,通過多角度解讀全面展示事件的影響和意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