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項目二期(605地塊)開工動員大會在石景山正式啟動。這座投資達90億元、總建筑面積達45萬平方米的產業園再次迎來大動作。此次開工動員大會,標志著石景山工業互聯網產業即將迎來新突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石景山區委書記常衛,中關村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長山,石景山區委常委、副區長李先俠,石景山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遲志禹,石景山區副區長、中關村石景山園黨工委書記李文化,北京建工集團副總經理何海琦,中關村發展集團總經理助理、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苗軍,市經信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有關處室,石景山區相關委辦局、企事業單位負責同志、發展集團相關部門和子公司、各參建單位、工業互聯網企業代表蒞臨現場并參加開工動員大會啟動儀式。開工動員大會由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俊主持。
示范引領,全力打造首都工業互聯網新地標
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是中關村發展集團與石景山區政府共同打造的工業互聯網產業集聚區。園區已列入北京市2023年“3個100”市重點工程、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應用示范基地之一。
石景山區委常委、副區長李先俠在致辭中指出,石景區作為第九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已納入北京市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將打造產業發展支撐。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一期建設取得了重大成績,伴隨二期項目的推進,將繼續強化要素配置,構建產業生態,從產業基地、產教基地、技術平臺、品牌活動等多個層面出發,推動產業不斷聚集壯大,把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項目建設成為京西地區產業轉型的精品工程和樣板工程。
據悉,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規劃了先導區與核心區的發展格局。2020年9月,位于石景山區古城創業大廈的先導區正式開園,先導區作為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起步園區,目前已經有幾十家符合產業定位的企業、行業機構進駐。
核心區分兩期建設,一期已于2021年9月正式啟動建設,2022年11月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預計2024年一季度竣工,此次啟動的項目,就是核心區的二期項目。
目前,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已聚集航天云網、東土科技、北科億力等頭部企業,初步形成產業集聚之勢。下一步,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將重點聚焦網絡通信、數據智能、云平臺、行業應用、信息安全等領域,進一步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實施一批公共服務平臺項目,促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將工業互聯網產業構筑成為首都“高精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點。
攜手多方資源,聚合高品質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
核心區規劃了數據中心、展覽展示中心、硬科技孵化器、人才實訓基地、示范產線、國際會議中心、測試驗證平臺、工程實驗室八大產業業態,將搭建一中心、一聯盟、一基金、一基地、三平臺的產業生態體系。一中心即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中心;一聯盟即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一基金即中關村工業互聯網專項基金;一基地即通過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建立以石景山為中心,輻射北京乃至津冀地區、服務全國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示范基地;三平臺即搭建開發建設平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創新服務體系和人才培訓平臺。
作為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運營方,中關村發展集團具有深厚的產業積淀和園區運營經驗。前期完成了產業規劃及運營規劃研究,圍繞搭建產業生態體系,密切對接優質資源,組織20余場行業賽事活動,推動市級行業技術平臺在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落地。截至目前,集團先后對接和走訪工業互聯網行業領軍企業、創新平臺、科技中小企業和機構組織500余家,近40家企業機構落地先導區,為核心區儲備優質資源打下堅實基礎。中關村發展集團總經理助理、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苗軍表示,未來,中關村發展集團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搭建一站式綜合服務體系,引入和培育一批領軍企業、創新平臺、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機構組織,構建工業互聯網的良性競合的產業生態,將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建設成為首都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和創新應用示范區。
石景山區政府將針對工業互聯網產業加強政策供給,優化營商環境,此前發布的《石景山區促進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高質量發展暫行辦法》以“真金白銀”的形式支持石景山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單項支持資金高達1000萬元。2023年2月,石景山區發布《石景山區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若干措施(試行)》,將惠企政策加碼升級,最高補貼達3000萬元。石景山區以政策利好和產業規劃助力工業互聯網發展,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未來也將以經濟發展反哺石景山區,推動石景山工業互聯網發展走向高附加值、高產值、高技術含量的新階梯。
北京建工集團副總經理何海琦表示,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作為行業領先的創新基地,此次項目開工不僅能成為工業互聯網產業加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必將贏得市場的充分認可和良好口碑。
7大細分領域,打造“國內一流、世界 領先”的高精尖產業示范區
園區建成后將集聚工業互聯網網絡、工業自動化和邊緣計算、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軟件和APP、工業智能、工業視覺/虛擬現實、工業互聯網及生產性服務業等7大細分領域企業,共建工業互聯網產業高地,共同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工業互聯網網絡領域,將引進1家工業互聯網網絡領域的龍頭或大型企業,5家左右中型企業,15家左右小微企業。在工業自動化和邊緣計算領域,將引進1家左右工業自動化和邊緣計算領域專業性強、有特色的領軍企業,5家左右中型企業,10家左右中小企業,形成工業自動化和邊緣計算產業集群。在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將引進2家左右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引進15家左右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平臺企業,15家左右提供工業互聯網產業相關服務的小微企業。在工業軟件和APP領域,將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關鍵環節,培育普適性強、復用率高的基礎共性工業APP以及圍繞重點行業核心需求的行業通用工業APP,引進高端工業軟件和高質量APP企業。在工業智能領域,將引進工業大數據集成、應用開發和微服務、數字孿生、工業智能算法、工業智能網關、工業知識、工業機理模型、微服務組件等企業。在工業視覺/虛擬現實領域,將引進虛擬現實(VR\AR\XR)、機器視覺產業鏈等,引入開展工業產品設計、運維巡檢、遠程協作、操作培訓和數字孿生場景的虛擬現實應用產品落地的企業。在工業互聯網及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將引進面向研發設計、供應鏈、生產制造、產品和服務、經營管理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無縫集成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應用解決方案的相關服務型企業。
未來,這里將聚集近150家工業互聯網企業,創造年產值500億元,年貢獻稅收20億元,預計帶動就業1.5萬人,地均產值有望超過1000億元/平方公里,成為全國工業互聯網新地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