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資訊 >

長江宏觀:財政收支的五大特征與三條線索_今日訊


(相關資料圖)

作者:于博 宋筱筱蔣佳榛

事件描述

2023年1月30日,財政部公布2022年財政數據:1-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4萬億,按自然口徑計算增長0.6%;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1萬億,同比增長6.1%。


核心觀點

2022年財政收支呈現如下五大特征:

1)奮起直追,全年財政收入微增。

2)國內消費稅、進口增值消費稅、企業所得稅是主要貢獻。

3)少收決定少支,赤字基本拉平。

4)三保仍是重點支出領域。

5)地產低迷拖累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債收入成主要補充。

2023年積極財政或將循著以下三條線索徐徐展開:

1)財政收支手有“余糧”,積極財政心里不慌。

2)廣義收入有望修復,財政發力奠定基礎。

3)政府發債節奏較快,財政發力有望靠前。

以下是正文

總結來看,2022年財政收支呈現出五大特征:

特點一:奮起直追,全年財政收入微增。

從累計數據來看,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4萬億,同比增長0.6%,主要是因為去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在多輪疫情沖擊下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同時受二季度集中大規模實施留抵退稅政策影響,1-6月稅收收入增速一度下滑至-14.8%。而隨著一攬子穩增長政策落地見效、以及防疫政策的優化,工業服務業生產經營等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消費稅、所得稅等多項稅種收入均有修復。從當月數據來看,12月財政收入同比增速續升至62%,其中稅收收入增速持續上行至69%。2022年財政收入實現微增實屬不易,但與年初預算目標相比,2022年財政收入完成度僅為96.9%,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全年少收6437億。

特點二:國內消費稅、進口增值消費稅、企業所得稅是主要貢獻。

全年來看,主要稅種當中,國內消費稅(20.3%)、進口增值稅消費稅(15.4%)不僅增速領跑,同時分別拉動全年財政收入1.4、1.3個pct,此外企業所得稅亦貢獻了0.8個pct,主要是下半年在系列穩增長政策以及疫情優化政策的推進下,居民消費傾向、企業經營狀況均有所改善。從當月數據來看,12月企業出口退稅、國內增值稅、進口增長消費稅則分別拉動當月財政收入12、6、4個pct,此外在金融16條等系列穩地產政策刺激下,12月地產類相關稅種合計同比增速也回升轉正至0.9%。

特點三:少收決定少支,赤字基本拉平。

從累計數據來看,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1萬億,同比增長6.1%。從當月數據來看,12月財政支出同比增速為5.4%,較上月略有回升。1-12月財政支出/財政收入季節性回升至127.9%,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僅低于2020年。受財政少收限制,全年財政支出規模亦較年初預算少支6516億元。在考慮年初預算已安排的相關結轉收入后,第一本賬可基本實現赤字平衡。

特點四:三保仍是重點支出領域。

全年來看,衛生健康、社保就業、教育是財政主要支出領域,合計規模占比37.8%,較2021年提升1個百分點;此外基建相關領域支出規模較2021年增長1.3%。從當月數據來看,受國內新冠疫情集中感染影響,當月衛生健康支出增速仍在高位,同比增長32%,拉動當月財政支出增速2.3個pct。

特點五:地產低迷拖累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債收入成主要補充。

受土地市場低迷影響,2022年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7.8萬億,同比下降20.6%,較年初預算少收2.1萬億;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收入成為收入的主要補充,是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力度的主要保障,2022年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11.1萬億,同比下降2.5%,較年初預算少支2.8萬億。在考慮年初預算安排的相關結轉收入及支出后,第二本賬或仍有約7000億左右的結余。

站在2023年的起點上,我們認為,積極財政將循著以下三條線索徐徐展開:

線索一:財政收支手有“余糧”,積極財政心里不慌。由于2022年下半年以來,財政在收入端奮起直追,疊加在支出端相對克制,財政第一、二本帳均呈現出“少收少支、且少支規模大于少收規?!钡奶攸c,全年廣義財政收支并未出現此前市場所擔心的收支缺口,反而存在一定結余,這意味著2023年的積極財政有望積蓄更多力量。

線索二:廣義收入有望修復,財政發力奠定基礎。從春節假期文旅及消費數據來看,過去籠罩的疫情陰霾正逐步消散,國內經濟呈現出較好的回升勢頭。我們預計2023年廣義財政收入或將隨著經濟的修復而有較高增長,從而為2023年的積極財政發力奠定基礎,并形成良性循環。

線索三:政府發債節奏較快,財政發力有望靠前。從已披露的地方債發行數據來看,盡管存在春節假期,1月預計發行新增專項債4912億,仍較2022年同比多增68億,2023年積極財政靠前發力的特點或仍將延續。

關鍵詞: 財政收支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