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澤紅
出品 | 焦點財經
(相關資料圖)
旭輝決心很大,一次性清倉旭輝永升服務股份。
自其一個月前“蹲下”后,便在尋求處置境外資產的機會,并與潛在買家進行初步討論,外界一直在猜測哪份資產會最先被劃出來,如今答案揭曉。
12月12日,旭輝發布公告稱,擬通過投標程序出售持有旭輝永升服務的23.26%股權。這是旭輝持有永升服務的全部股權,意味著旭輝要清倉。
當天股市收盤,兩家企業無可避免出現下跌,旭輝跌7.32%,報收每股1.52港元,總市值145.44億港元;旭輝永升服務跌12.14%,報收5.5港元,總市值96.21億港元。
對于此次清倉目的,旭輝表述的很清晰,紓緩流動資金壓力,為業務營運提供資金;而對于另一方永升服務而言,則是股東結構即將迎來重大變化,旭輝目前已邀請潛在投標人競投,并已就投標程序展開初步討論。
但從目前來看,影響僅限于股東層面,對永升服務的業務并未帶來實質性影響,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林中、林峰、林偉三兄弟仍然持股永升服務超50%,實際控制永升服務。旭輝與永升服務的關系,只是從母子變為了兄弟關系,在這房企系物業中頗為常見。
另一方面,據焦點財經了解,旭輝清倉前兩個月,已經與永升服務成功續約三年,將物業管理服務總協議續期至2025年年底,永升服務將繼續為旭輝未出售物業、停車場及開發的物業項目等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和增值服務。
旭輝選擇當下出售物業股權,不失為一個好時機。12月9日,雅居樂再次減持雅生活服務便是一個現象級案例,兩次減持數量大致相當,但較三個月前的那次,籌資規模增加1.5億港元。
11月以來,信貸支持、債券融資、股權融資“三支箭”密集落地,“穩融資”三箭利好之勢,房企流動性實際支持空間進一步打開,催動地產、物業板塊股價一輪輪上漲,房企也迎來的難得的減持、配售窗口期。
旭輝出售永生服務股權前一天,楊惠研也選擇出售碧桂園服務7.03%股權,持股比例下降至36.12%,仍為碧桂園服務控股股東;稍早之前,德信老板胡一平已經決定出售德信服務;中國奧園也公開招標出售奧園健康29.9%,與旭輝此次出售永升服務的手法相類似。
從旭輝的角度來看,旭輝永生服務自11月1日至12月12日,一個多月股價區間漲幅達217.93%,翻了兩倍多,股價修復明顯,而目前正值母公司流動性緊張時刻,正是出售股權的時機。
自11月初宣布暫停支付境外債本金和利息后,旭輝11月25日不可避免的遭遇清盤呈請,雖然經過一番溝通,用時不足3天便說服債權人同意無條件撤回清盤呈請,但旭輝的資金壓力也進一步顯現。
為了紓緩流動資金壓力及為業務營運提供資金,旭輝在尋求處置境外資產機會的同時,正厲行節約,采取減省成本的措施,包括縮減非核心、非必要的營運和支出,高管的薪酬以及普通員工的差旅補助和津貼也進行了削減。
實際上,市場上并不缺乏看好旭輝的鐵粉,認為其雖然出險,但要比其他出險房企情況要好,從今年5月的“信用保護工具” 發債,到8月的中債增信擔保發債,名單中均有旭輝,被視為行業“示范生”和“優質房企”。
再到11月份“第二支箭”授信名單,旭輝再次位列其中。12月1日,光大銀行為10家房企提供意向性融資2600億元,旭輝便是其中之一;12月5日,旭輝又與郵政儲蓄銀行上海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獲得100億元意向性授信額度。
融資層面,旭輝一直是被支持的對象。
如今,“三支箭”之后,“第四支箭”也開始落地,多家銀行正向房企提供以國內資產做擔保的離岸貸款,被稱為“內保外貸”,首單 “內保外貸”業務已于12月9日花落龍湖,房企境外融資也迎來突破。
“四支箭”疊加落地,房地產行業“剩者為王”的出清時代正迎來關鍵性節點,旭輝更要進一步為保證流動性做準備。
關鍵詞: 旭輝清倉永升服務背后:房企再掀物業拋售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