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文來自民生證券研究院于2022年12月10日發布的報告《海外疫情研究系列(一):防疫放開的三個階段》
導讀
海外疫情及防控政策放開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可以參考,有哪些規律值得關注?
要點
近期國內優化疫情防控“新十條”出臺,疫情防控優化目前是一致預期。然而未來疫情及防控政策如何演繹,這是目前市場頗為困惑的。
海外多國已有不同模式的防疫放開,梳理這些國家經驗,能夠帶來一些啟發。
海外疫情從封控到放開,大致有兩種模式。
(一)預期管理模式,分階段有計劃推進放開。
韓國、新加坡、丹麥等國家在疫情放開之前就公布了路線圖,國民對于疫情放開有充分預期;防疫限制解除經歷“預期管理——提出藍圖——落地實施”三個階段。
(二)機動調整模式,根據疫情進展相機調控防控政策。
大多數國家在放開前并未公布明確路線圖與計劃時間表,而是根據疫情發展動態調整,比較有代表性的國家是日本與韓國。日本根據醫療負擔情況逐步取消管控措施。越南在防控不力的情況下放棄清零政策,用時6個月就完成了放開。
兩種模式下,疫情放開均會經歷三個階段。
不管是采用預期管理模式還是機動調整模式,各國從“宣布放開”到“實質性完全放開”大體經歷三個階段,層層遞進,直至最終完全恢復正常。
階段一,解除國內防控,恢復國內流動。
在這一階段政策會針對核酸檢測、感染密接者流調追蹤、風險區域劃分等進行調整,試圖將防疫管制對于國內人員流動與經濟的影響降低。
階段二,放開入境管制,恢復國際流通。
海外主要國家均在2022年逐步取消入境新冠防疫限制。
階段三,宣布“正?;?,劃定新冠時期過去。
目前只有英國和丹麥宣布了“正?;?,并廢除疫苗通行證、核酸檢測證明、健康申報等新冠時代產物。
部分國家雖還未宣布“正?;?,但已經對新冠病毒“降級”處理,將之視為危害性較小的普通傳染性疾病。
韓國將新冠從“一類傳染病”下調至“二類傳染病”、越南將新冠從A類傳染病名單中移除,劃歸B類傳染病。美國和墨西哥則是宣布“大流行(pandemic)”結束。
在疫情放開的三個階段中,三條經驗規律貫穿其中。
當我們觀察海外疫情防控三個階段時,海外防疫放開并非毫無規律可循,至少有三條經驗規律。
其一,致死率下降90%與疫苗完全接種率超80%時,各國放開國內防控。
各國在開始解除國內防控時,病毒致死率均較高點下降超過9成。日韓新加坡等國解除國內絕大部分管控措施時,疫苗完全接種率約85%。
其二,加強針接種率達到8成以上或加強針覆蓋老年人,入境管制放開。
日、韓、新加坡開始恢復國際流通時,加強針接種率至少達到80%。另一個與海外入境放開相關的變量可能是60歲以上老人的加強針接種率。主要歐洲國家在放開入境時, 60歲以上人口初步覆蓋加強針接種。
其三,新冠ICU人數穩定,政府才會宣布“正?;?。
多國宣布“正?;被驅π鹿凇敖导壧幚怼钡那疤崾侵匕Y率可控,在此之前重癥率已經平穩。宣布“正?;焙蟮牡?,其新冠ICU人數已經平穩可控。丹麥新冠ICU病人數穩定在1.5/百萬人左右,僅是2021年冬天疫情高點時期的1/8。
目錄
正文
一、海外放開有預期管理和機動調整兩種模式
(一)預期管理模式:分階段有計劃推進放開
韓國、新加坡、丹麥等國家在疫情放開之前就公布了路線圖,國民對于疫情放開有充分預期;防疫限制解除經歷“放出風聲——提出藍圖——落地實施”三個階段,且三個階段的時間間隔較短,約一個月。
以韓國為例,2021年9月初,韓國疾病管理廳表態未來將考慮“與新冠共存”。2021年10月底,韓國政府公開了“與新冠共存”路線圖草案,并提出防疫目標要從“遏制確診患者數增加”轉向“管控危重癥患者”以及“恢復日常生活”。到了2021年11月初,韓國即開始正式實施“與新冠共存”。
新加坡方面,2021年6月底,新加坡貿工部長、財政部長和衛生部長聯名刊文《與冠病共處,如常生活》,呼吁民眾不懼病毒,邁向與其共生的新常態。隨后,新加坡政府于2021年8月公布了四階段路線圖,以求最終實現成為一個能夠彈性應對新冠病毒的國家。2021年9月,該路線圖正式實施。
(二)機動調整模式:動態調整疫情防控政策
大多數國家在放開之前并未公布明確路線圖與計劃時間表,而是根據防疫情況機動調整防疫政策。日本與越南等國均采用這種“機動調整模式”放開。
日本根據醫療負擔情況逐步取消管控措施。
2022年3月,日本防疫對策分科委員會提出新方針,認為“即使新增確診病例居高不下,只要能降低專用病床使用率及醫療負擔,就可以解除防止疫情蔓延等重點措施”。
經過長達7個月的過渡后,日本于9月底修改病例報告條例,將病例上報對象定位老年人等重癥化風險較高的人群,隨后取消一系列為防疫限制措施,全面放開入境游,并恢復免簽和自由行。
越南在防控不力的情況下,放棄清零政策,用時6個月完成了疫情放開。
2021年10月,越南單日新冠新增確診人數持續居高不下,越南宣布放棄清零政策。隨后,2021年11月,越南政府要求新冠確診者采取居家隔離措施,并迅速推進國內疫苗接種。
2022年3月,在越南國內疫情仍持續處于高位時,越南宣布停止國內健康申報、取消聚集、保持社交距離限制。越南同步解除海外來越限制措施,全面開放國門,恢復出入境旅游至疫情前,隨后取消入境越南人員健康申報、核酸檢測等。
二、兩種模式下,放開均經歷三個階段
(一)首先,解除國內防控,恢復國內流動
在這一階段政策會針對核酸檢測、感染密接者流調追蹤、風險區域劃分等進行調整,試圖將防疫管制對于國內人員流動與經濟的影響降低。
2022年2月21日開始,英國逐步取消學校工作人員和學生每周兩次核酸檢測的要求、取消核酸陽性者必須自我隔離的要求,以及取消感染者和密接者的流調追蹤等一系列措施。越南在宣布宣布放棄清零政策(2021年10月)后,政府立即要求“新冠風險區域的劃分從盡可能小的規模(低于鄉級)進行評估,以確保防疫的靈活性和效率”。
(二)其次,放開入境管制,恢復國際流通
國內防控放松之后,疫情放開會進入第二個階段,即放開入境管制,以恢復國際人員流通。海外主要國家均在2022年逐步取消入境新冠防疫限制。
英國方面,從2022年3月18日起,取消所有的新冠病毒防疫限制,所有入境英國的旅客,無需接受任何形式的新冠病毒檢測,入境后不需要隔離,也不再需要填寫旅客定位表。越南方面,宣布2022年3月15日起“全面放開國門,恢復出入境旅游”,對外國人和海外越南人的出入境政策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
(三)最后,宣布“正?;?,劃定新冠時期過去
目前只有英國和丹麥等極少數國家宣布“正?;?,并廢除疫苗通行證、核酸檢測證明、健康申報等新冠時代的產物。
英國宣布,自2022年4月1日起,取消境內需要出示核酸檢測結果或疫苗接種證明的法規,取消在辦公空間、工作時間等方面和新冠關聯的健康和安全檢查等臨時法規,不再為普通居民提供免費的新冠檢測。
部分國家雖還未宣布“正?;?,但已經對新冠病毒“降級”處理,將之視為普通的傳染性疾病。
韓國、越南、丹麥等國下調新冠病理等級。韓國將新冠從“一類傳染病”下調至“二類傳染病”、越南將新冠肺炎從A類傳染病名單中移除,劃歸B類傳染病。
美國和墨西哥則是宣布“大流行(pandemic)”結束。如美國宣布已經走出了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墨西哥宣布新冠疫情已經從“大流行”階段進入“地方病”(endemic)階段等。
三、海外防疫放開的三條經驗規律
(一)致死率下降90%與疫苗完全接種率超80%時,國內防控解除
各國在開始解除國內防控時,病毒致死率均較高點下降超過9成。放開前4個月韓國新冠病毒累計死亡率為0.35%,相較疫情高點時(3.18%)下降了90%。2021年6月,新加坡新冠病毒累計死亡率為0.05%,相較疫情高點時(0.5%)下降了95%。日本疫情限制解除時,累計死亡率下降了92%。
日韓新加坡等國解除國內絕大部分管控措施時,疫苗完全接種率約85%。日本于2022年3月21日進入實質性解除限制時,日本大眾接種率為82.55%,完全接種率為81%。韓國宣布2022年4月18日起全面解除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保持社交距離措施時,韓國大眾接種率與完全接種率分別為87%和86%。2022年3月,新加坡實質性解除疫情限制,此時新加坡的疫苗大眾接種率與完全接種率為88%左右。
(二)加強針接種率達到8成以上或覆蓋老年人,入境管制放開
日、韓、新加坡開始恢復國際流通時,加強針接種率至少達到80%。
接種第三針加強針能夠有效降低感染重癥率。據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2022年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后重癥率是6.5%,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感染重癥率是2.9%,完成了第三針加強針的感染重癥率只有0.8%。
當新加坡、韓國分別在2022年8月、9月大幅度放松邊境管控時,新冠加強針接種率分別為80劑/100人。中國臺灣在2022年10月取消入境居家檢疫,不再強制隔離,新冠加強針接種率為85劑/100人。日本于2022年10月全面放開入境游,接種水平達到了96劑/100人。
另一個與海外入境放開相關的變量可能是60歲以上老人的加強針接種率。主要歐洲國家在放開入境時,60歲以上人口數初步覆蓋加強針接種。
2022年3月,丹麥當局公布,將不再對入境的第三國旅客采取 COVID-19相關聯的入境限制政策。我們注意到,此時丹麥60歲以上加強針劑數為147.25萬,而丹麥65歲以上人口數為117.58萬,可以認為加強針接種覆蓋了60歲以上人群。2022年8月,法國取消有關新冠疫情的邊境衛生檢疫機制。此時法國60歲以上加強針劑數為1650萬,而法國60歲以上人群大致為1638萬。
(三)新冠ICU人數穩定,方才宣布“正?;?/STRONG>
多國宣布“正?;被驅π鹿凇敖导壧幚怼钡那疤崾侵匕Y率可控,在此之前重癥率已經平穩。
各國在防疫進程中均將重癥率與重癥床位使用率等視作重要監測變量。韓國政府將重癥病床使用率作為核心指標,用于評估疫情放開是否進入下一階段。新加坡則表示“在過渡第一階段,新加坡政府關注重癥監護室(ICU)的使用率”。
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繼續放松管制措施是基于“全國的感染者人數已經穩定在高峰期的一半左右,從醫院病床的使用和在家治療的人數來看,也已經確認了明顯的下降趨勢”,由此推斷,政策放松后醫院病床使用率不斷降低,促使日本進一步放松管制措施。
宣布“正?;焙蟮牡?,其新冠ICU人數已經平穩可控。丹麥新冠ICU病人數穩定在1.5/百萬人左右,僅是2021年冬天疫情高點時期的1/8。
風險提示
疫情發展超預期;政策演變超預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