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你平時有使用香水的習慣嗎?與西方人不同,香水對于東方人來說并非剛性需求。
不過,隨著新消費浪潮的到來,中國正在掀起一場嗅覺經濟的浪潮。本土香水、香氛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隨著消費規模迅速擴大,嗅覺敏銳的資本也不斷涌入。特別是近兩年間,中國香氛品牌融資進入爆發期。紅杉中國、IDG資本、真格基金等頂級機構紛紛入局。
本土品牌崛起
在較長的時間內,我國的香水市場主要是歐美品牌,鮮少看到中國品牌的身影。近年來,國潮品牌層出不窮,2009年氣味圖書館誕生,3年后,野獸派、RE調香室、野獸青年、聞獻等國產香水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天眼查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中國香氛企業注冊量顯著增長。截至目前,中國香氛企業注冊量接近3000家。
疫情之下,香水可以突破口罩的限制,“替代”了口紅,“香水效應”正在逐漸顯現。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香水市場零售額達109億元,同比增長 11.2%。香氛香薰品類也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香水的作用已從原先的功能性(除臭)轉變為精神性。凱度咨詢曾在研報中表示,在后疫情時代,香水能給人帶來“治愈感”、“呵護感”、“愉悅感”的特質,成為該行業正向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行情838275,診股)之一。
《中國香水行業研究白皮書1.0》顯示,在香水消費方面,30歲以下的年輕消費者正在淡化對大牌的追求,他們抗拒“撞香”,也不愿意用香水討好他人。這些都給予了新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
對于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國內外公司積極布局開店。除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化妝品巨頭公司布局在中國開店外,2022年9月全球香料供應商巨頭芬美意,宣布廣州創香體驗中心開業,并表示將進一步擴展其在華規模。
除此之外,一些企業也跨界參與到中國香水香薰市場。2022年,意大利奢侈羽絨品牌 Moncler在上海發布首個香水系列;西班牙百年皮具奢華品牌 LOEWE在南京開出“LOEWE羅意威香薰”全球首家獨立精品店。
國內公司也有跨界入局者,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字節跳動。2021年,字節跳動旗下全資子公司宣布將推出香水品牌“Emotif”,被外界看作是其向新消費領域進軍的又一個動作。另外,中國醫療行業公司山東朱氏藥業集團發布香氛產品;鮮花B2C網絡零售商花點時間布局香氛業務,并推出首款香水產品。
圖片投資機構涌入
中國品牌的發展壯大,也引來了嗅覺敏銳的投資機構。公開披露的投融資信息統計顯示,2014年至今,中國香水香氛市場共計發生35起投融資事件。特別是2020年以來資本投資勢頭較猛。2020年至2022年11月,分別發生5起、10 起、6起事件,占行業事件總量的 60%。從投資機構的類型來看,2019年以前多為中小機構,2019年之后市場上多了紅杉中國、IDG資本、真格基金等頂級機構的身影。
創立于2018年的觀夏是一家專注于東方植物調的小眾原創香薰品牌,主打東方植物香。其明星產品頤和金桂,在當時更是創下了上架3秒就被搶空的紀錄。
觀夏背后的創始團隊也極具實力,觀夏創始人為前世紀佳緣的副總裁、前聚美優品的副總裁,因此備受資本青睞。
2019年3月,觀夏快速完成了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真格基金、IDG資本、YOKA時尚網。2020年12月,觀夏獲得A輪融資,投資方為紅杉中國。
2022年9月份,香水香氛品牌聞獻DOCUMENTS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凱輝基金旗下消費共創基金與美次方聯合領投。
據悉,美次方是歐萊雅在中國市場首次成立的投資機構,也是這個全球美妝巨頭在總部外設立的首個針對單一市場的投資公司。美次方今年5月成立,聞獻是其投出的第一個項目。
Scentooze,諧音像"三兔",是一家非常年輕的香水品牌,定位95后元氣少女的專屬體香,希望設計年輕消費者喜歡的、具有中國本土香文化的香水產品。2020年,Scentooze宣布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源碼資本。Scentooze的創始人曾任職歐萊雅集團美寶蓮品牌中國區數字營銷&;CRM 負責人、伽藍集團春夏品牌市場總監目前兼任日本高端品牌 POLA 、西班牙皇室御用品牌 SEPAI 品牌戰略顧問。
2021年1月,RE調香室Reclassified獲中信資本投資;5月,Scentooze三兔完成兩年內第三輪融資;8月,Plustwo普拉斯兔完成由堅果資本領投的數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國內市場前景廣闊
歐睿數據顯示,中國香水市場在2015-2020年間復合增長率達14.9%,未來5年預計將達到22.5%;全球市場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7%。對比可見,未來幾年,中國市場的增速將是全球市場的3倍左右,而在過去很長時間里,國內的香水市場都被進口品壟斷,國產香水品牌似乎到了該爆發的時刻。
有市場研究機構預計,我國的香水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突破400億元,預計我國香水市場將在2030年躍居全球第二大市場。
然而,本土品牌仍然面臨一系列無法逃避的問題。從中國企業發展時間來看,中國香水香氛品牌發展時間較短,多數企業背后供應鏈體系尚不健全。首先,香水行業的原料供應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目前的原料主要依賴進口。同時,由于國外香產業發展好、工藝先進,調香師也多在國外。因此,香水香氛行業的調香師也是市場稀缺的對象。大部分技術都掌握在外國品牌手里,國內工廠只得淪為充當代工廠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