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0月金融數據明顯收斂,主要受局部疫情擾動信貸的影響,政府債月末發行較多也存在統計擾動。當月企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延續積極,政策效用持續體現。展望后續,我們認為未來社融增速走勢仍取決于政策對地產、疫情等外部擾動的對沖效果,預計年內社融增速將保持大致平穩。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22年10月新增社融9,079億元(同比少增7,097億元),余額同比增速較上月下降0.3pct至10.3%,新增人民幣貸款6,152億元(同比少增2,110億元),M2同比增速較上月下降0.3pct至11.8%。
▍總覽:局部疫情擾動信貸疊加政府債拖累,10月金融數據明顯收斂。
1)信貸與政府債為社融走低主要因素,10月新增社融9,079億元,明顯弱于Wind一致預期的1.65萬億元,信貸投放季節性回落的同時還受到局部疫情擾動,而政府債融資在高基數影響下仍有拖累。
2)貨幣供應同比增速放緩,新增社融收斂亦帶動了貨幣供應增速的放緩,10月M1和M2同比增速分別同比下降0.6pct/0.3pct至5.8%/11.8%。
▍社融:信貸投放與政府債融資同處低位,新增未貼銀承亦有拖累。
1)實體貸款投放明顯走弱,10月對實體經濟投放的人民幣貸款新增4,431億元,同比少增3,321億元,信貸在三季度末沖高后明顯走弱,當月散發疫情的加劇,亦對信貸投放帶來負面影響。
2)政府債融資持續拖累,人行披露10月新增政府債融資同比少增3,376億元,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下仍有拖累,當月政府債最后幾個工作日集中發行或存在統計擾動。
3)新增未貼銀承亦明顯減少,10月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凈減少2,157億元,同比多減1,271億元,主要受當月貼現規模多增和多地散發疫情約束開票需求影響。
▍信貸:企業中長期貸款延續積極,居民貸款明顯收斂。
央行口徑下,10月人民幣貸款投放新增6,152億元,少于Wind一致預期的8,242億元。拆分來看。
1)對公端:總量不弱,結構延續積極,10月對公貸款增加4,626萬億元,同比多增1,525億元,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4,623億元,同比多增2,433億元,延續了三季度以來的積極走勢,推測持續受益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等政策工具。
2)零售端:貸款投放大幅收斂,10月零售貸款凈減少180億元,為今年5月以來的首次單月凈減少,當月同比明顯少增4,827億元,其中居民短貸/中長貸分別-512/+332億元,同比分別少增938/3,889億元,一方面10月多地散發疫情加劇,對居民消費帶來了拖累,同時也降低了銀行發放按揭貸款的效率;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近幾個月居民購房意愿仍較弱。
▍存款:信用派生收斂導致總量增長乏力,財政存款高增。
1)一般性存款受限,10月一般性存款減少1.68萬億元,居民及非金融企業存款分別-5,103億/-1.17萬億元,除信用派生偏弱外,稅期導致財政占用亦有影響,不過當月居民存款較去年同期少減6,997億元,推測一方面因為今年10月居民消費受多地散發疫情影響較大,儲蓄支出明顯減少;另一方面因為居民避險意識加強主動增加儲蓄。
2)財政存款高增,10月財政存款增加1.14萬億元,10月是傳統稅期,財政存款季節性攀升。
▍展望:靜待寬信用政策推進。
考慮去年11-12月為政府債發行高峰(合計凈發行近2萬億元),而今年專項債額度已發行完畢,年內社融增長仍有壓力。從融資端政策看,增量信用擴張工具仍在積極推進中,如本周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提出繼續推進并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我們認為,提振社融的關鍵在于產業政策配套:社融統計的是資金供給端,當前提振社融關鍵在于刺激資金需求,這包括制造業、新基建、新能源、民營、地產、消費等部門產業政策共同發力,打通政策—項目—融資循環鏈??傮w來看,未來社融增速走勢仍取決于政策對地產、疫情等外部擾動的對沖效果。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增速大幅下滑,銀行資產質量超預期惡化。
▍投資觀點:底部明確,長期價值出現,短期靜待催化劑。
10月金融數據明顯收斂,主要受疫情擾動信貸的影響,政府債最后幾個工作日發行沖量也存在統計擾動。當月企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延續積極,政策效用持續體現。展望后續,我們認為未來社融增速走勢仍取決于政策對地產、疫情等外部擾動的對沖效果,預計年內社融增速將保持大致平穩。對于板塊投資而言,悲觀情緒引致的估值底部特征明確,中長期投資步入較高性價比區間;短期而言,靜待政策力度加大及實體經濟數據恢復的催化效應。
關鍵詞: 社融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