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8日電 題:連續虧損的巴菲特走下神壇?
作者 余豐慧 財經金融評論家
(相關資料圖)
對股神巴菲特的爭議在繼續,對傳統價值投資理念的討論沒有停歇,股神雖依然是股神,但成色失光很明顯,成色不足很突出!
當地時間周六(11月5日)早晨,伯克希爾哈撒韋披露了第三季度財報。在二季度歸母凈利潤巨虧437.6億美元后,公司三季度再虧近27億美元。不需要更多贅述,看看其投資結構就可以一目了然,知曉隱患了。
截至2022年9月30日,以下五家公司占伯克希爾股本證券總投資的約73%:持有價值205億美元的美國運通、244億美元的雪佛龍股票、312億美元的美國銀行股票、1265億美元的蘋果股票和224億美元的可口可樂股票。美國運通、美國銀行都是傳統金融;雪佛龍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原名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也屬于傳統企業;可口可樂,是傳統快消品公司;蘋果公司,屬于新科技消費品制造公司。
從公司結構上看,巴菲特投資的傳統企業占比達到80%。但是,從股票市值看,伯克希爾持有的美國運通、美國銀行、雪佛龍、可口可樂四家公司股票市值為985億美元,比持有的蘋果公司一家股票市值的1265億美元少280億美元,僅占持有蘋果公司股票市值的77.86%。蘋果公司股票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絕對的重倉股。
在這五只股票中,只有美國銀行的表現在過去一年比標普500指數20%的跌幅更糟。與此同時,由于烏克蘭危機給能源供應帶來壓力,導致石油價格飆升,雪佛龍在過去一年里漲幅約60%,為投資組合帶來一些好消息。蘋果公司股票下跌主要在第四季度。加之,第四季度石油股也在走低,而且美國、英國要對石油巨頭征收暴利稅,第四季度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業績會更難看。
從中再一次折射出,巴菲特一邊繼續堅持傳統價值投資理念,另一邊又有所修正與改變。否則,單純依靠傳統企業與產業,固守傳統價值投資理念,股神也會賠得提不起褲子!
一直以來,巴菲特作為最偉大的投資家被世人稱為“股神”,他奉行與遵守的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被投資者奉為圣經,這一理念在全球發達規范市場里也取得極大成功,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投資者在資本市場遨游,有所斬獲。
但是,各個領域的杰出人物往往都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一般情況下,能“各領風騷幾十年”就已經是極其難能可貴了,在這一點上,股神巴菲特同樣也不例外。
巴菲特很長時間堅持不碰科技股,而在今天科技股已成為美股定海神針的情況下,再要固執己見的結果當然就是落伍,并承受投資虧損。好在巴菲特幾年前已經開始反思其投資理念,不再因循守舊,而是與時俱進。投資蘋果公司、亞馬遜公司等就是例證。巴菲特正在從傳統價值投資理念,轉向現代價值投資理念。
巴菲特投資“護城河”的觀念很出名。不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稱,如果你唯一的優勢是護城河,那么你遲早被淘汰掉,真正重要的是不斷創新。對此,連芒格也承認,創新的速度正在變快,讓企業更容易在競爭中受傷。這也表明,“護城河”這個時刻進行防御的理念,似乎已經被馬斯克們顛覆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投資者應該逐步把視野從過度關注傳統價值投資理念,向更關注新興成長型投資目標上轉移,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技術、傳感技術、共享經濟等領域捕捉投資獵物。(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關鍵詞: 余豐慧連續虧損的巴菲特走下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