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14日電 (馬靜)中新經緯近日獲悉,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國泰君安(行情601211,診股)、興業證券(行情601377,診股)、東吳證券(行情601555,診股)、招商證券(行情600999,診股)、浙商證券(行情601878,診股)6家券商的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獲證監會核準。目前,科創板做市商名單已擴容至14家。此外,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光大證券(行情601788,診股)等多家券商已提出申請,靜待監管批準。
科創板做市商制度一經落地就引發業內關注。上交所指出,做市商機制的推出是持續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進一步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的重要舉措??苿摪彘_市以來,穩步試點注冊制,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制度改革。引入做市商機制,有助于進一步提升科創板股票流動性,增強市場韌性,更好推進板塊建設。
對于券商而言,科創板做市商制度的落地將有效盤活券商自營資產,增厚業績并改善業績穩定性,并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風證券(行情601162,診股)非銀分析師夏昌盛指出,券商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可以使用自有股票,將有效盤活公司自營持倉和科創板跟投帶來的被動持倉。同時,做市商以買賣價差為主要收入來源,不依賴單邊行情,收入與市場規模更相關,相比傳統自營,投資業績穩定性和確定性更高,是券商自營去方向的重要抓手。此外,券商開展做市業務能夠與公司研究、投行、場外衍生品等業務開展業務協同,將有助于提升券商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市場波動中,即便如非方向性投資這類偏穩健型的投資策略亦可能失效,而做市業務風險相對可控,預計科創板做市將成為券商重點發展的業務方向之一?!?span kwid="stock_601198" kwname="skwl_keyword">東興證券(行情601198,診股)非銀分析師劉嘉瑋提到,在增加收入來源的同時,科創板做市業務的開展有望為券商投資條線提供更多的風險對沖機會,降低主動投資風險敞口,穩定投資收益,相關業務有望迅速在行業內鋪開,為券商貢獻業務增量。
根據財通證券(行情601108,診股)分析,科創板做市業務每年為行業帶來的增量收入約100-130億元,帶來增量利潤約90-117億元。
海通證券(行情600837,診股)非銀分析師孫婷還指出,券商獲批科創板做市資格有利于轉變過去偏通道的傳統業務模式,進一步加強投行資本化轉型。
根據監管規定,試點券商需要得到證監會核準,并滿足最近12個月凈資本不低于100億元、最近三年分類評級在A類A級(含)以上等要求。天風證券和華泰證券(行情601688,診股)的測算均指出,同時符合上述兩項指標的券商約有26家。
9月15日,證監會批復了首批8家券商的科創板做市商資格,包括申萬宏源(行情000166,診股)、華泰證券、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中國銀河(行情601881,診股)、東方證券(行情600958,診股)、財通證券、國信證券(行情002736,診股)、國金證券(行情600109,診股)。加上本次獲批的6家券商,共有14家券商獲得科創板做市商資格,這意味著科創板做市商還將迎來新的面孔。
中新經緯注意到,目前中金公司、東興證券、方正證券(行情601901,診股)、天風證券、中泰證券(行情600918,診股)、光大證券等多家券商已在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層面通過了申請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的議案,后續的科創板做市商或將從以上名單中出現。
“做市交易作為一項新業務,對券商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要求較高,且設置準入門檻,有望成為頭部券商的業績增長點?!?span kwid="stock_002673" kwname="skwl_keyword">西部證券(行情002673,診股)非銀分析師羅鉆輝表示,券源、資本金等因素影響各家做市業務布局,判斷科創板項目承銷靠前的券商預期將具有先發優勢。
Wind顯示,目前獲批科創板做市商業務資格的14家券商中,按照承銷數量排名,位居前10位的券商有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馬靜,郵箱:maji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魏薇
關鍵詞: 科創板做市商擴容至14家 還有哪些券商待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