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資訊 >

焦點消息!中小銀行:希望在縣域


(資料圖)

縣城是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在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背景下,發展農村縣域經濟是落實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形成國內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選擇。

可以預見,隨著縣域建設的推進,更多的金融資源將“從善如流”,配置到農村縣域市場的各個環節,這意味著中小銀行將面臨更多機遇,有望享受到“三農”領域、縣域市場大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緊抓農村縣域金融廣闊“藍?!?/STRONG>

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金融結構不斷優化。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縣域平均已有8.8家銀行,服務網點平均有55家,金融資源向縣域和鄉村配置的比例不斷提高。

但相較于城市,縣域農村地區的金融供給與金融服務水平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根據社科院發布《中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我國“三農”領域金融缺口超3萬億元且當前農村資金外流現象仍十分普遍。

作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農商行、農信社等農村金融機構長期定位于“立足縣域、支農支小”,面對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歷史機遇,部分農村金融機構正探索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結合,積極主動滿足“三農”相關需求,更好地推進農村縣域經濟發展。

一方面是提升基礎金融服務質效?!蛾P于2022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通知》要求,繼續保持轄內基礎金融服務基本全覆蓋,提升基礎金融服務質效,豐富服務種類。積極運用數字技術,向自然村延伸拓展基礎金融服務。為此,各地也引導轄內金融機構簡化網點審批程序,開辟綠色通道,優先在機構空白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新設網點,通過推廣電子支付方式、布設自助服務終端、建設村級基礎金融服務站等多種措施實現金融服務通村通戶,打通涉農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瓶頸障礙。

另一方面是加大涉農信貸投放力度。隨著農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農業產業鏈逐漸成熟,這也使金融模式創新成為可能?,F階段,不少農村金融機構選擇依托農業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為上下游主體提供擔保服務,在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的同時防范好相關風險,如常見的種植貸、養殖貸等都是差異化、定制化程度較強的創新產品。

縣域業務成為新增長極

除農商行、農信社的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外,城商行也在借力下沉縣域經濟、“三農”領域,豐富深耕本土的內涵。

“對我們而言,做實本土金融,短板在縣域,希望在縣域,出路也在縣域?!?span kwid="stock_601577" kwname="skwl_keyword">長沙銀行(行情601577,診股)在2021年年報中提出了如此表述。按照規劃,該行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統籌湖南省內幾個市場,分層服務幾大客群,在渠道、人才、機制、考核、產品、風控等方面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將鄉村振興與本土金融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具體來說,以縣域支行為核心,鄉鎮支行為支撐,農村金融服務站為延伸,將金融服務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深度融入鄉村生活。數據顯示,2021年,長沙銀行增設縣域網點9家,縣域覆蓋率達到92%;增設農村金融服務站901家,累計達到5700家。截至年末,縣域支行客戶數474.42萬戶,較上年末新增41.88萬戶。

江蘇銀行(行情600919,診股)則已經實現了江蘇省內縣域全覆蓋。截至2021年末,該行投向農業及相關產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逾20%,圍繞江蘇11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行情000061,診股)優勢區,服務優質稻麥、綠色蔬菜等主導產業,投放貸款超530億元。服務強村富民項目635個,貸款30億元。

縣域業務已經成為部分上市城商行所打造的新戰略增長極。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對《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保險報》表示,之所以出現這種趨勢,一是推進縣域金融服務是城商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服務縣域基建補短板的重要抓手和布局方向;二是因為地市級及以上中心城市的金融市場競爭相對激烈,供給已然相對飽和,縣域金融服務空間相對更大。

楊海平分析稱,城商行布局縣域金融在機制上比大行更靈活,產品和科技能力比農信機構更強,但機構數量不及農信機構,產品和科技能力不及大行。因此,城商行若想深耕縣域金融服務,一是要依托城商行的傳統優勢,以銀政合作為切入點,重點服務于縣域基建補短板以及涉農產業、特色優勢產業;二是要依托金融科技手段,推進縣域金融服務創新,補足縣域金融短板,包括推進財富管理服務以及場景金融服務;三是總行要杜絕戰略搖擺,為縣域金融布局提供資源和機制上的支持。

關鍵詞: 中小銀行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