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本溪銀行的一起“窩案”浮出水面,因違法放貸,支行行長、副行長等9名銀行職員被判刑。
金融界梳理發現,這起案件從2015年起,經歷了7年時間,經過4次審理終于迎來終審判決。
行長與信貸員相互勾結,違法放貸700余萬集體獲刑
判決書顯示,2005年至2014年間,本溪市商業銀行溪湖支行副行長張某,通過本行行長、信貸員等內部人員相互勾結,借他人名義為自己申請貸款,違法獲得貸款704.3萬元。貸款到賬后,用于張某妻子的私人企業實際經營,截止立案前尚有654.3萬元本金未歸還。
法院認為,本案中9名被告人均身為銀行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發放貸款,構成違法發放貸款罪,最終判決副行長張某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其他8人分別處以1-3年有期徒刑。
本溪銀行資產質量堪憂,已兩年未披露業績報告
官網資料顯示,本溪銀行前身系原本溪市城市信用社。金融界梳理發現,本溪銀行披露的最近一期年報停留在2020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的業績報告都未披露。
2020年報顯示,截至年末,該行資產總額359.01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53億元,較2019年下降16.29%;凈利潤433萬元,較2019年大幅下降94.32%。不良貸款率高達8.2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僅有4.33%。
股權質押被法院凍結,股東集體拍賣旗下村鎮銀行
除經營業績的表現不甚樂觀之外,近日該行旗下村鎮銀行被近7成股東同時拍賣一事也引起關注。
作為主發起行股東,本溪銀行共發起設立了兩家村鎮銀行,分別為本溪禾豐村鎮銀行和本溪同盛村鎮銀行。其中,本溪同盛村鎮銀行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冊資本3000萬,包括大股東本溪銀行在內,全部股東數量僅有9名。
天眼查顯示,本溪銀行持股占比20%,持股數量為600萬股,其余8位股東的分別持股10%,持股數量均為300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司法拍賣平臺顯示,本溪同盛村鎮銀行有6位股東于2022年9月8日10時至2022年9月9日10時,一同公開拍賣各自持有的300萬股股份,起拍價均為430.59萬元,折合每股約1.435元。
目前,該拍賣顯示已中止,原因為“當事人提價格異議,評估機構認為需要補評,暫緩拍賣”。數據顯示,本次拍賣有五六百人圍觀,但無一人報名。事實上,銀行股權屢遭流拍的現象并不少見,而該村鎮銀行被拍賣的特別之處在于持股股東數量之多。
據梳理,拍賣中止另有原因,一份執行裁定書顯示,6位股東卷入一金融借款合同的糾紛,同時為借款人提供了銀行股權質押擔保,而借款人、擔保人均未履行還款義務,法院凍結了6位股東持有的1800萬股股權,從而被依法拍賣。
“緣于近幾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部分村鎮銀行的股東自身經營情況面臨困難;另外這幾年村鎮銀行發展相對緩慢,股東持股意愿下降,通過股權拍賣、轉讓等方式降低持股比例,甚至清空股權?!闭新摻鹑谑紫芯繂T董希淼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