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6日,《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公布。該《條例》是我國首部人工智能產業專項立法,擬于今年11月1日起實施?!稐l例》從深圳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際出發,圍繞“明確范圍+補齊短板+強化支撐+搶抓應用+集聚發展+規范治理”等環節進行探索創新。
為破解人工智能產品落地難問題,《條例》提出創新產品準入制度,對于國家、地方尚未制定標準但符合國際先進產品標準或者規范的低風險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允許通過測試、試驗、試點等方式開展先行先試。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來深圳在新興領域立法動作不斷,今年8月,國內首部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擁有特區立法權是深圳改革發展的重大優勢,自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印發以來,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新制定或修改法規數十部,其中大多數為“全國首創”。根據今年初發布的2022年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點,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今年將制定33部法規,數量為近年最多。重要領域和新興領域的立法仍是重點。
提出創新產品準入制度 允許深圳先行先試
據了解,《條例》共設七章七十三條?!稐l例》指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應當納入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
為補齊深圳市在人工智能領域基礎研究的短板,《條例》提出,要加大科技創新財政投入,建立以市場需求為主導、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機制,構建覆蓋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周期的扶持政策體系,強化對人工智能基礎研究與技術開發的支持。
同時,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和其他組織加強產學研合作,通過成立創新聯合體等方式,創新組織模式,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研究與技術開發﹔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離崗創業、在職創業或者到企業兼職從事人工智能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并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和其他組織參與制定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
為破解人工智能產品應用難問題,《條例》表示,要強化應用示范,明確深圳市國家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以及公共企事業單位應當率先使用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充分發揮引導示范作用。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行政和司法領域的應用,推進人工智能在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經濟發展領域的融合應用。
同時要著力引導開放,規定產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開放制度,定期發布人工智能場景需求清單,公開征集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吸引境內外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供給方,引導開放更多應用場景,吸引產業要素集聚。積極探索建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供需市場化運營機制,發揮市場驅動作用。
還要創新產品準入,在分級分類監管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產品準入制度,規定對于國家、地方尚未制定標準但符合國際先進產品標準或者規范的低風險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允許通過測試、試驗、試點等方式開展先行先試。
此外,《條例》要求設立專門的人工智能治理機構,規定市政府應當設立人工智能倫理委員會,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倫理安全規范的制訂和實施,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倫理、安全風險等方面的研究,推動構建覆蓋全面、導向明確、規范有序、協調一致的人工智能倫理治理規則。同時,明確了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的行為底線,在研究和應用活動中,禁止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侵犯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權益;禁止利用算法技術根據用戶的偏好、支付能力實施消費欺詐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等。
深圳人工智能企業數居全國第二
近年來,深圳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據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統計,2021年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為202億元,同比增長41.3%。預計2022年深圳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267億元,同比增長32.8%。
近年來,深圳市先后出臺了《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年)》,《福田區打造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區(2019-2020年)實施方案》,《深圳市建設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實施方案》,《2020年深圳市福田區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等多項政策。
《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年)》提出:到2023年建成20家以上創新載體,培育20家以上技術創新能力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龍頭企業,打造10個重點產業集群。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元。并且在主要任務中,提出突破核心技術和推動智能產品創新,培育梯次發展產業集群。
深圳人工智能產業有較好的基礎,擁有人工智能相關企業1300多家,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二。率先為人工智能產業立法,是深圳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的重要抓手,也將為國家層面立法探索經驗。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上海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條例(草案)》征求社會意見目前也正在進行當中,征求意見時間為8月30日至9月13日,結束征求后有望盡快推出。該征求意見稿共六章七十條,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內容:明確人工智能產業范圍,完善管理體制機制;優化要素資源配置,推動科技創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產業發展;推動場景應用賦能,融合經濟社會發展;構建體系化治理框架,維護產業發展與安全。
關鍵詞: 首部人工智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