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資訊 >

每日訊息!暴增近70%!銀行理財子公司最新規模、業績大排名出爐!


【資料圖】

隨著各家銀行中報披露完畢,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的財務和規模數據也浮出水面。

8月31日,工行、建行、中行等國有大行2022年半年報數據陸續出爐,各家銀行理財公司財務數據“拼圖”成型,最新經營數據大排名也來了。整體來看,2022年上半年,已經披露財務數據的19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凈利潤總計165.46億元,比去年同期利潤增加67.76億元,同比增幅68%。

從各家理財公司管理規???,2022年上半年,國有大行理財公司規??s水,工銀理財、建信理財、農銀理財等都有千億體量的規模萎縮,最多規模萎縮近2千億,凈利潤卻激增了1.9倍;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理財公司逆勢崛起,多數規模實現正增長,最猛的信銀理財凈值型產品激增2800多億元。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銀行理財公司上半年業績大爆發,主要是原有預期收益型產品凈值化轉型紅利的一次性釋放,未來理財公司的業績增長還將回歸自身的投研能力、投資業績和銷售渠道建設等因素。同時,由于受產品競爭力、渠道相互代銷、客戶風險偏好程度不同等因素影響,在今年上半年基礎市場巨震、銀行理財大面積破凈中,股份制銀行相對受益,規模也出現了逆市攀升,國有大行則出現了短期規模的回調,上述現象對銀行理財公司探索長期高質量發展也有很多的啟發和意義。

凈利潤總額165億元 同比激增68%

凈值化轉型紅利釋放

隨著各家銀行2022年中報數據出爐,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也給出了亮眼成績單。

總體看,全市場19家銀行理財公司凈利潤總額165億元,比去年中報數據增長68億元,同比增長67.8%。

具體來看,截至2022年上半年,國有大行中,建信理財以19.13億元凈利潤位居首位,中銀理財、農銀理財分別為14.6億元、12.3億元,也躋身前三強。從凈利潤增幅看,建信理財凈利潤從5.29億增至19億元,增幅2.6倍;中銀理財、工銀理財凈利潤增幅也在2倍左右,且農銀理財、中郵理財、交銀理財等各國有大行悉數出現凈增長,在2022年凈值化元年的前半程,交上了一份優秀財務成績單。

股份制銀行中,招銀理財大賺20.66億元,超過了很多國有大行,目前位居整個銀行業首位,興銀理財也有接近20億的凈利潤,信銀理財也大賺超過12億元。

從增幅榜看,華夏理財在股份制銀行理財公司中增幅最大,凈利潤從1億元增至6個億,增幅接近5倍;招銀理財、光大理財也都出現30%以上增幅。興銀理財則由于去年同期凈利潤基數較高,出現一定的業績下滑;平安理財從去年中報8.2億元凈利降至3.92億元,凈利潤縮水超50%,出現了腰斬式的下滑。

城商行和農商行中,已經披露財報的理財公司全部實現了凈利潤的翻倍式增長。其中,杭銀理財從2個億增至7個億,增幅2.13倍,寧銀理財、南銀理財凈利潤都超過了4個億,同比增幅翻倍;上銀理財、青銀理財、渝農商理財上半年凈利潤也站上2個億,也出現了快速增長的勢頭。

談及各家銀行理財公司凈利潤激增的現象,一位國有大行財富管理部負責人分析,2022年是各家銀行理財公司的凈值化轉型元年,各家銀行都在逐漸將原來的預期收益型產品,改為凈化型產品,在這一過程中,理財公司的經營成績得以一次性釋放。

不過,該負責人認為,“在經過這個轉型過程后,銀行理財公司的財報會逐漸回歸正常,一次性的紅利不會再有了,未來還是對各家機構投資業績、投研能力、渠道建設等綜合實力的比拼?!?/P>

國有大行理財公司規??s水

上半年最猛縮水近2千億

與公募基金類似,銀行理財公司的主營收入和利潤,主要來自于理財產品規模的增長,規模數據也受到各家銀行理財公司的密切關注。

從2022年中報披露的數據看,在上半年基礎市場大幅震蕩,銀行理財大面積破凈的環境中,多數國有大行理財規??s水,理財產品余額超2萬億的理財公司,也從去年底3家減為2家;然而,股份制銀行理財公司規模逆市增長,中信銀行(行情601998,診股)和信銀理財規模激增2400億,其中凈值型產品激增2800多億元。興銀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也有千億體量的規模增長,另外,城商行中披露規模的理財公司,也悉數出現了規模的凈增長。

具體來看,國有大行中,工、農、建、交旗下理財公司,規模相比去年末悉數出現萎縮。其中,工銀理財在上半年基礎市場巨震中,理財規模從2.02萬億元降至1.82萬億,萎縮1978.94億元,接近2000億元體量;規模萎縮9.79%,接近10%的規??s水,在各大銀行中規模萎縮最為嚴重。

對比去年底數據,2021年末,建信理財產品規模還是2.19萬億元,最新理財產品規模2.05萬億;這也意味著,建信理財產品規模上半年萎縮1413.28億元,規模萎縮幅度6.46%。

農銀理財與此類似,同期農銀理財的理財產品余額從1.82萬億元降至1.68萬億,上半年規模萎縮1416.26億元,規??s水7.77%。

同期,交銀理財今年上半年規??s水761億元,也出現了規模的萎縮現象。

股份制銀行、城商行逆勢崛起

信銀理財凈值產品激增2800多億

與國有大行相反,多數股份制銀行在上半年規模逆市增長。

其中,信銀理財上半年規模增長最為迅猛,合并中信銀行和信銀理財數據超過2400億元;凈值型產品激增2800多億元,在今年股債市場大幅波動的市場中,規模增長超過了行業龍頭招銀理財。

興銀理財也交出不錯的成績單,在上半年基礎市場巨震中,興銀理財管理的產品規模1.96萬億,較上年末增長1783億元,增長9.99%。

光大銀行(行情601818,診股)位居股份制銀行理財公司規模增幅榜第三,截至2022年6月末,光大理財管理資產總規模1.19萬億元,去年末的管理規模為1.07萬億元,今年上半年逆市增長1178億元,在規模增長榜上僅次于信銀理財、興銀理財,位居股份制銀行前三強。

另外,招銀理財的理財產品余額為2.88萬億元,仍然位居全行業首位,比去年末增長1000億元左右;平安理財也新增921.84億元(包含平安銀行(行情000001,診股)和平安理財數據),除了華夏理財出現小幅萎縮外,多數股份制銀行都實現了逆市增長。

城商行中,類似的情況也頻頻出現,寧銀理財、南銀理財、杭銀理財等都出現500億體量的規模增長,且披露規模的城商行理財公司悉數出現增長。

談及上述現象,上述國有大行財富管理部負責人分析,一是因為股份制銀行理財公司的產品競爭力要相對強一些,也敢于做出一些特色和創新,增加了產品的吸引力;二是從渠道方面,目前銀行理財在開放互相代銷,股份制銀行的優秀產品上線國有大行渠道,可以從行外吸引不少資金;第三,從客戶風險偏好程度看,股份行的客戶對波動容忍度更強一些,今年上半年理財波動大,國有行客戶很多受不了凈值波動,資金出現了贖回和流失,而股份行的理財公司這類現象要更好一些。

“比如,國內頭部的招行為行外理財代銷規模超過萬億,給開發互相代銷的同業理財子公司貢獻了很多資金,這也是相互代銷帶來的規模增量?!痹撠撠熑朔Q。

而在中報數據中,多家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也提及了相互代銷給業務帶來的變化。

比如,信銀理財表示,公司在銷售渠道上加大拓展,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信銀理財與十余家銀行建立代銷合作關系,率先推出直銷APP對客服務,成為首家擁有直銷APP的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穩步推進開放式理財平臺布局。

浦銀理財“努力打造銷售渠道開放化”,興銀理財“投研體系和銷售渠道建設成果顯著”, 華夏理財“積極拓展行外代銷渠道,行外代銷產品規模再上新臺階”,而青銀理財“渠道拓展成效顯著”,上半年完成20余家機構準入,代銷渠道募集資金占比超過20%,上述舉措都為股份行理財公司的管理規模的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關鍵詞: 銀行理財子公司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