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南海明慧玩具廠人事專員賴秀麗拿出手機,登錄南海通plus小程序,上傳廠里18個殘疾人就業的資料,確認鍵剛按下,申領殘疾人就業補貼已“秒辦秒批”。
從過去的“門前申報”變為“一網通辦”,南海在全省首創的殘疾人就業補貼“秒辦秒批”服務5月27日正式上線,全程零跑腿、零接觸,有效支撐惠企利民政策快速兌現,為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賦能數字政府建設再探路。
作為制造業強區,南海近年來一直致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南海推出一系列穩企惠企政策,從最快兩小時兌現復工復產補貼資金,到企業用電用氣補貼實現“零材料、秒申報”,政府扶持資金兌現速度不斷刷新。
企業申報殘疾人就業補貼從“五天辦結”到“秒辦秒批”,得益于南海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向“應用活數”發展。這次南海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和區民政局聯合推出的智能化“秒辦秒批”服務,體現了“把簡單留給群眾、把復雜留給政府”的服務理念,為人工審批“解絆”,為辦事的企業群眾“松綁”。
目前,南海有近2萬名持證殘疾人。2015年起,南海率先出臺《佛山市南海區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扶持殘疾人就業實施細則》,設置了多達15項補貼,每年用于扶持殘疾人就業的資金近3000萬元。
“這項服務預計惠及全區2000多家企業和4000多名殘疾人。”南海區民政局副局長張衛強表示,傳統的線下“填報式”變為線上“確認式”,這種一鍵確認、“秒辦秒批”的創新服務,讓企業省時省力省心,真正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這次零人工、全智能的“秒辦秒批”服務,多個補貼項目的表單必填項從原來的42項減少至18項,提交材料從18份減少至9份,營業執照、殘疾人證、參保情況等數據全面共享,實現“少填少報”,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再深化。
長期研究佛山數字政府建設的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委員顏海娜教授,對“秒辦秒批”服務贊不絕口。在她看來,此舉響應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精神,“秒批秒辦”模式是數據賦能特殊群體的“新典范”,通過對系統后端做“加法”,為殘疾人申補流程做“減法”,為我國社會救助體系的智慧化發展提供“南海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