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些學生會在考試前服用藥物以提高他們的臨場發揮,但新的研究表明,這些藥物并不能改善他們的考試成績。
這些藥物涉及兩種興奮劑:哌醋甲酯(品牌名利他林)和右旋安非他明。它們通常用于改善注意缺陷多動癥患者的注意力,其作用機制是通過提高大腦化學物質多巴胺的水平實現,因為多動癥患者的多巴胺信號系統不太有效。還有一種藥物叫莫達非尼,用于幫助患有嗜睡癥的過度疲勞患者。莫達非尼也會增加多巴胺信號。
英國劍橋大學的Peter Bossaerts表示:“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痹诖髮W和職場中,為了準備考試臨時抱佛腳,沒有這些病癥的人越來越多地使用這些藥物。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或從那些已經合法開具處方的人那里購買這些“聰明藥”。
研究人員6月14日在《科學進展》上報告說,先前的研究顯示,當沒有多動癥的人服用這些興奮劑時,他們在簡單記憶和注意力任務上的表現仍然只相當于服用安慰劑藥片的人。這表明,研究參與者所感受到的任何益處可能源于安慰劑效應。
Bossaerts和同事想以一種更接近現實世界解決問題的方式測試這些藥物。他們使用了一項名為“背包問題”的在線測試。在這個測試中,人們必須從多個不同重量和價值的物品中選擇一些來填滿袋子,在不超過重量限制的情況下,使袋子里的總價值盡可能高。他們可以在提交答案之前嘗試不同的組合。
研究人員讓40個人在服用3種藥物中的一種或安慰劑藥片后完成多個版本的任務。參與者每周訪問實驗室4次,并在每次服藥或安慰劑后接受測試。
觀察發現,在服用任何一種藥物后,人們會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務,即花費很多時間,并在提交答案前嘗試不同選項。但他們的成績卻比服用安慰劑的人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