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安徽合肥的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實現403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刷新了此前101秒的世界紀錄。以可控核聚變階段性成果為代表,安徽省大科學裝置近年來持續發力,催生了一系列尖端科技成果,成為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原創成果競相涌現
高4層樓、直徑8米、重400噸,創造此次新紀錄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就坐落在科學島上??茖W島是合肥市區西北蜀山湖里一座小島,這里三面環水、花木蔥蘢、清新幽靜,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在地。在這座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已建成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等一批大科學裝置,等離子體所、智能所等研究單元及30多個重點實驗室。
(相關資料圖)
2017年1月10日,合肥獲批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年多來,合肥按照國家要求,全力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目前,合肥在推重點項目40個,項目計劃總投資約800億元,中央、省、市財政已累計投入約280億元,其中合肥市投入約150億元?!焙戏适邪l改委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項目推進處副處長李辰告訴記者。
同時,合肥市規劃了19.2平方公里未來大科學城,形成運行、在建、擬建、謀劃12個大科學裝置梯次發展格局,數量位居全國第三?!翱茖W中心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數據空間、環境、未來技術等研究院正相繼建設?!崩畛奖硎?,合肥還布局建設合肥先進計算中心、離子醫學中心、中科院臨床研究醫院等前沿交叉研究平臺,與全國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清華安全院、復旦合肥先研院、武漢大學創新院等42家創新平臺。
目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框架體系初步建成,成為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一批“從0到1”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成果在合肥競相涌現。量子通信、動態存儲芯片等領域實現并跑領跑,悟空探秘、墨子傳信等重大科技成果世界矚目,托珠單抗診療方案、重組蛋白疫苗等取得積極成果。
尖端科技轉換應用
“人造太陽”光學技術衍生新型安檢設備、穩態強磁場技術助力研發抗癌新藥、同步輻射光源幫助新能源汽車電池提升“續航力”……位于合肥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等大科學裝置不僅解決了國家原創重大科技“卡脖子”問題,也“沿途下蛋”,催生了一系列尖端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2019年8月,來自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基于“人造太陽”裝置上的高精度太赫茲激光偏振干涉儀監測技術,在合肥廬陽區成立了安徽中科太赫茲科技有限公司。
“我國‘人造太陽’的高功率穩態運行時間國際領先,我們的太赫茲光學技術起點就處在國際前沿?!卑不罩锌铺掌澘萍加邢薰究偨浝硗鹾瓯闭f,他們成功研制了主動式太赫茲人體成像安檢儀、太赫茲激光透射成像系統等多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目前已拿到首批市場訂單。
2022年8月12日,穩態強磁場大科學裝置創造了場強45.22萬高斯的新世界紀錄,相當于地球磁場強度的90多萬倍。依托該裝置衍生成果,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劉青松團隊針對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等疾病的新藥研發取得進展,3款候選藥物進入臨床試驗申報階段。
“核磁技術對解析藥物結構、篩選藥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眲⑶嗨烧f,對于化學合成的小分子,在強磁場下可以清晰地確認其結構。2015年,劉青松團隊創立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累計為200多家企業研制新藥提供了評價篩選服務。
同步輻射光源大科學裝置被稱作“前沿科研的眼睛”,我國第一臺自主建設的專用同步輻射光源——合肥光源廣泛服務于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等眾多前沿科研領域。依托同步輻射光源大科學裝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近年來聯合企業組建安徽省先進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實驗室,致力于研發可推動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等產業發展的高分子膜。其中,動力鋰電池隔膜成果可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
除大科學裝置外,合肥國家科學中心統籌布局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數據空間研究院、環境研究院和30個前沿交叉平臺,設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專項基金,驅動產業創新,推進成果轉化。目前,已轉化成果300余項,孵化企業200余家。
創新實踐落地生效
太赫茲光主動成像安檢設備、生物育種大科學裝置、風電永磁懸浮主軸軸承、350公斤級載重無人直升機及應用系統、多機器人協同焊接、智能滅火機器人、糖尿病無創檢測儀……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安徽)科交會上,參展成果超1800件,其中不乏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領域首發、首展產品。記者發現,當地研發的科技成果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通過搭建科技成果交易平臺,安徽不斷助推科技成果落地顯效。
“中科院系統33家單位遴選了167項成果參加此次科交會?!敝袊茖W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黃晨光表示,此次科交會吸引了廣大社會公眾及企業家來安徽,助力推進高質量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表示,在此次科交會上,與會各方對于未來重大科研命題及產業化專業命題,開展了交叉碰撞和研討,有很多啟發,意義非凡。
記者了解到,本屆科交會不僅專項活動豐富多彩,而且成果對接交易豐碩??平粫劳邪不談撔吗^搭建了3000平方米互動對接展區,共開展各類有效對接洽談1440余項,簽約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招商和科技金融項目352項、總金額約926億元。其中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招商簽約項目309項、金額超740億元,新達成合作意向377項;科技金融簽約項目43項、金額約186億元,新達成合作意向15項。
除了定期舉辦的科交會,安徽依托安徽創新館建設了全省統一的安徽科技大市場,通過連續交易服務,助推科技成果不斷落地轉化。自2021年4月26日開市以來,安徽科技大市場按照“市場化運營、專業化服務、國際化標準”的思路,以全鏈條式服務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痛點、難點、堵點,精準聚焦企業需求,破除解決發展難題。
安徽創新館服務管理中心主任陳林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安徽科技大市場已征集展示創新成果近1900項,發布科技成果3000多項,舉辦科技成果轉化活動330余場,促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金額近800億元,培養各級技術經紀人1400余人,孵化科技型企業70余家,與國內外140多家高校院所、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
今年一季度,安徽科技大市場舉辦成果轉化交易活動30多場,交易簽約金額達51.5億元。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