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佛山(南海)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研討會暨項目簽約揭牌儀式舉行,現場發布南海半導體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和配套扶持辦法,一批半導體產業優質項目集中簽約,200余名產學界代表深入研討交流,標志著佛山市南海區正式挺進半導體產業。
南海將以“三年培育、五年集聚、十年躍升”為階段性目標,以“一園兩區”為空間布局,重點在4個領域深耕半導體產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制造業重要基地和集聚區,確立南海在國內半導體產業版圖中的地位。
9個方面扶持半導體產業發展
會上,南海區區長王勇代表南海區正式發布《佛山市南海區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下稱《方案》)以及配套制定的《佛山市南海區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扶持辦法》(下稱《辦法》)。
《方案》提出,南海將堅持差異化路徑、錯位布局,匹配南海產業資源,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在特色工藝晶圓制造業、先進封裝和載板產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裝備材料和核心部件產業四個領域深耕。以“三年培育、五年集聚、十年躍升”為階段性目標,南海將在未來5年投入200億元,10年內投入500億元,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制造業重要基地和集聚區,確立南海在國內半導體產業版圖中的地位。
《辦法》從鼓勵研發、降低成本、引育人才、資金扶持、產業鏈協同等9個方面給予產業發展支持,覆蓋企業孵化、加速、壯大全生命周期,進一步推進南海區半導體產業發展。
會上,廣東南海半導體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未來該公司將支撐南海半導體產業生態建設,推動半導體產業項目在南海集聚發展。12英寸晶圓級三維集成先進封裝制造線、4/6英寸濾波器晶圓制造線、南海系統級封裝與異質集成公共技術平臺、華特氣體半導體材料生產基地項目、鴻浩半導體設備開發項目、標芯無源物聯網芯片生產基地項目等多個項目,以及一批半導體創新創業項目現場簽約落戶南海,為南海打造半導體產業集群注入新動能。這也表明了市場和投資方廣泛看好南海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前景。
研討會上,200余名產學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強化政、產、研、學資源協同,助力南海乃至佛山加速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半導體產業生態等話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總體組專家張衛,廈門云天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大全,廣東南海半導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匯聯作主題演講,分析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前景和南海的產業發展基礎,把脈南海半導體產業集聚發展的合適路徑。
“一園兩區”撐起產業空間布局
半導體產業被譽為電子信息產業“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智能制造、5G通信等新技術蓬勃發展,半導體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今年以來,廣東省發布政策文件,提出把珠三角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佛山也出臺行動方案,力爭到2025年實現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支撐全省打造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第三極。
機遇面前,南海主動響應省、市半導體產業布局,將與大灣區廣深珠半導體強市共同構建“重點突出、錯位協同”的互補格局。在區域內部,南海正加快培育壯大“兩高四新”產業集群,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即“四新”之一。此次《方案》和《辦法》發布、一批新項目簽約落戶,進一步充實了南海“兩高四新”產業的發展內涵。
據了解,目前南海全區有13個產值超200億元產業,產業根基雄厚;有7個百億項目,其中信揚科技成像模組生產項目與半導體產業直接相關;有38家半導體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桂城、獅山、里水和丹灶4個鎮街;已建成24個科創平臺,其中有3個是重要的半導體平臺,在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方面擁有成熟經驗。
接下來,南海將圍繞“一園兩區”形成半導體產業的空間布局。其中,“一園”為位于里水鎮的南海電子信息產業園;“兩區”是位于三龍灣南海片區的南海IC設計產業先行區和位于獅山鎮的南海納米電子產業先行區。南海將堅持以專業園區為引領,加快構建半導體產業協同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