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汽車 >

中日家轎對決 長安銳程PLUS vs 東風日產軒逸

易車原創 如今的消費者在選擇緊湊級家轎時已經不再將合資車型與自主車型分開來看待,而在面對自主品牌的強力沖擊,合資品牌車型又是如何應對的呢?今天我們選用“新晉網紅”長安銳程PLUS與“常青樹”東風日產軒逸,看看它們誰更符合當下消費者的胃口。

我們選擇兩車價格相似的兩個配置車型:銳程PLUS 1.5T旗艦型(12.29萬)、軒逸 XL悅享版(12.99萬)。


(資料圖)

動力對比

銳程PLUS全系搭載新一代藍鯨NE 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38kW(188Ps),最大扭矩300N·m。傳動方面將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并帶經濟、標準、運動三種駕駛模式選擇。電子擋把造型簡潔,做工精致,手感非常出色。

銳程PLUS在起步時的油門響應足夠積極,但并不激進,動力輸出較為跟腳,中低速時的加速暢快輕盈。這樣的設定也非常符合銳程PLUS的家轎定位,日常代步輕松愜意。138kW的功率也能夠在你需要動力的時候,一腳地板油來感受推背感。

變速箱的標定也偏向家用,換擋動作較為平順,日常駕駛時沒有明顯的頓挫感,即使是一二擋切換時的動作也不會被清晰的感知到。在日常駕駛時,它在1900rpm左右會升上一擋,讓發動機保持在較低的轉速,對降低油耗有明顯幫助。

銳程PLUS的底盤風格和歐系車相似,給人扎實緊湊的感覺,對于顛簸和震動的過濾非常干脆。在經過大的拋跳路面時車身會產生一點多余的浮動,這樣的設定能讓車內乘客更舒服一些。NVH則算是長安汽車的“保留項目”,發動機的噪音被抑制得很到位,在80km/h以下時,胎噪和風噪都可以忽略不計。

軒逸依舊搭載1.6L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99kW,最大扭矩159N·m。傳動方面采用CVT無極變速箱,這套動力總成大伙都非常熟悉了。

這一代軒逸的油門初段調校得非常靈敏,但受限于排量,軒逸的動力爆發僅限于0~40km/h的初段加速,來到中后段就會明顯感覺到動力不足。如果是在時常擁堵的市區行駛,這樣的表現也還過得去。但如果來到了快速路或是環路的話,那還是老老實實靠右行駛吧。

底盤方面,軒逸則是標準的日系調校風格,在緩解掉大部分震動和顛簸的同時,也模糊了路感和指向性。NVH方面,在中低速狀態下軒逸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但隨著速度的提升,發動機的噪音就會越來越大。

小結:隨著國人對于汽車的理解越漸加深,消費者在選購新車時對動力也越來越看重,軒逸的這套動力總成在如今看來只有油耗算是可取之處了。而銳程PLUS則很好的在舒適性與運動性之間進行了平衡,不僅有著出色的舒適性,當你想要“激情”一番時也能夠給到相應的表現。另外,它的WLTC綜合油耗也僅為6.44L/100km,表現足夠驚喜。

外觀對比

銳程PLUS的前臉采用了家族設計語言,新車將大燈組與無邊界格柵進行了融合,整體感更強,視覺效果更出色。車身側面則采用了小溜背的設計,運動感更強。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800/1825/1465(1480)mm,軸距2770mm。尾部采用了時下流行的貫穿式尾燈,能夠增加尾部視覺寬度和運動氣息。

格柵由上至下逐漸變化形狀及間隔,融入LED大燈組后,整體的兇狠氣息弱化,運動感更強。另外在配置方面,旗艦版車型配備了全速域自適應巡航,并擁有360°全景影像+180°透視底盤,功能非常齊備。

這一代軒逸的前臉以日產V-Motion 2.0設計為主導,V字型的中網、狹長的LED燈組搭配上棱角分明的細節點綴。軒逸的長寬高分別是4641/1815/1447mm,軸距為2712mm。車尾也依舊是熟悉的日產家族式風格,更多線條的運用和下方類似擾流板的裝飾板使其看起來更具運動感,不過隱藏式的排氣布局讓整個效果大打折扣。

小結:雖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但不得不說的是這一代軒逸雖然采用了年輕化、運動化的設計,但16英寸的輪圈以及尾部的隱藏式排氣布局將整體效果大打折扣。而銳程PLUS的設計則高度統一,18英寸的輪圈所帶來的視覺效果也更為出色。

智能化配置

銳程PLUS的內飾采用了長安家族式設計,大尺寸雙聯屏將科技感拉滿,采用了高性能8666平臺,并搭載最新的飛魚2.5生態系統,無論是系統的順滑程度還是功能方面都無懈可擊。語音助手識別率高,反應迅速,并擁有較多的控制權限,多媒體、導航、電話、空調、天窗均能通過語音助手控制,旗艦版車型還能幫助調節座椅。

除了全液晶儀表盤和中控屏外,旗艦版車型還擁有第三塊“屏幕”——AR-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系統,不僅能夠顯示時速,還能顯示油量、導航以及多媒體信息,搭配IMS智能交互系統,可進一步增加行車安全性。

銳程PLUS的無線充電板支持快充,并且下方的硅膠墊還采用了鏤空設計,可有降低手機充電式的溫度,這一點非常貼心。

再來看看軒逸的表現,機械式表盤和8英寸中控屏在當下看來確實有些落伍。軒逸搭載的Nissan Connect超智聯CCS2.0+系統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現只能算剛剛及格,語音助手在識別度和反應速度方面也還有待提升。

小結:隨著智能化車機系統的快速發展,當下的消費者對于車機系統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看重,就好比用慣了智能手機后,就很難回歸功能機一樣。而銳程PLUS的車機系統在高性能8666平臺的加持下,其綜合表現自然更勝一籌。

空間舒適性

銳程PLUS的前排采用了一體式運動座椅,強調了車內的運動感??勘车馁N合度很高,對于身體的支撐很到位,長時間乘坐也不易產生疲勞感。旗艦版車型還配備了前排座椅加熱以及主駕座椅通風功能,進一步增加了舒適性。

體驗者身高175cm,在將前排座椅調至最低,并調整好靠背后,頭部有一拳多剩余空間。

后排座椅造型平坦,兩側位置也采用了菱形縫線。座椅的座墊長度及靠背角度設計合適,整體舒適性不錯。

前排座椅保持不變,體驗者移至后排,此時頭部剩余一拳多,腿部剩余超過3拳,駕乘空間非常寬裕。

行李廂開口較大,內部也非常平整,常規容積為520L。后排依舊無法進行放倒,但設計有直通行李廂的通道,行車途中拿取物品也比較方便。雖說犧牲了一定的空間靈活性與裝載能力,換來的是更出色的隔音效果。

座椅方面算是日產的強項了,如果說天籟是“大沙發”,那么軒逸就是“小沙發”了。座椅填充物非常柔軟,坐上去會有種嵌入感。但這樣的設計對于身體的支撐性較差,在激烈駕駛時難以固定住身體。

體驗者身高170cm,坐在前排調整好正常的駕駛坐姿并將座椅調至最低,頭部空間剩余一拳。

后排座椅的填充物與前排一致,舒適性沒得說,如果說緊湊級家轎中我最喜歡坐的后排,那一定是軒逸的后排了。

前排座椅保持不變,同一體驗者移至后排,此時頭部有三指剩余空間,腿部剩余空間超過兩拳。整體來看,銳程PLUS的駕乘空間無疑表現更為出色。

軒逸的行李廂開口也較大,常規容積為560L。其后排與銳程PLUS一樣不可放倒,但并未設計直通行李廂的通道,行駛途中無法拿去行李廂物品,稍有不便。

小結:對一臺家轎而言,空間自然是最重要的標準之一,而日系車一直以來在這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軒逸則是日系緊湊級車型中做得最好的。而銳程PLUS憑借著更大的車身帶來了更寬裕的駕乘空間,并且在座椅配置方面也比軒逸更高,能夠給予車內人員更好的駕乘體驗。

總結:如今的消費者在選購緊湊級家轎時不再只單純追求空間和舒適性,對車輛的運動性和智能化的追求也越來越高,軒逸的銷量持續下滑也證明了市場需求正在發生轉變。銳程PLUS這很好的將舒適性與運動性進行了平衡,日常的舒適性得到保障,動力和操控也能滿足偶爾“撒歡”的需求,智能化配置方面長安一直都做得挺好,這種滿足消費者各方面需求的車型,未來的市場表現一定值得期待。如果是屏幕前的你,你會選擇哪臺車呢?

關鍵詞: 剩余空間 最大功率 保持不變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