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算力重回“C”位!如何布局第二輪主升浪?

算力是大模型的底座。自ChatGPT爆火以來,市場預期算力會持續緊張,各地算力新基建也大干快上。

在資本市場,算力產業鏈已成為“AI+”第二輪主升浪的最熱細分之一。


(資料圖片)

面對火爆的算力行情,聰明的投資者需要冷靜下來思考幾個問題:

一是,在AI時代,算力的需求究竟有多大?算力真的不夠用了嗎?

二是,算力產業鏈環節眾多,哪些是能確定兌現成長和業績預期?哪些又是偏概念炒作?

?

約9.9個月翻倍,智能算力真的不夠用

目前整個市場主要存在三種算力:通用算力(CPU主導)、智能算力(GPU主導)和超算算力(主要服務于科學計算)。

其中,搭載AI芯片的智能算力正是訓練大模型所需的算力。通用算力雖然也能進行部分人工智能計算,但效率低、能耗也非常高。

所以,大家所說的算力不夠用,其實指的是智能算力不夠用。

在AI革命驅動下,近年來,全國智能算力規模保持高速增長。中國信通院統計顯示,國內人工智能算力占比在2016年只有3%左右。而到了2022年,智能算力的比重已超過50%。

那么,智能算力需求增長究竟有多快?

來看一個偏保守(基于GPT-3)的預測數據:在大模型時代,算力需求平均9.9個月翻一倍。

如果再考慮到不斷有新的大模型推出,且訓練大模型的時間顯著縮短(從3.5年縮短至2.5個月),那么算力翻倍的時間也將顯著縮短(低于9.9個月)。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全球各國都在加快布局算力基礎設施。

中國是全球算力的追趕者(美國是領導者)。2022年,我國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650萬標準機架,近 5年年均增速超過30%。其中,AI服務器支出規模同比大幅增長44.5%,首次超過美國位列第一。

以上可以回答開篇的第一個問題:智能算力大概率會經歷很長時間的高速增長期,預示著整個產業鏈的成長空間將非??捎^,這也是算力板塊持續演繹的最大底氣。

產業鏈蛋糕該如何分?

算力生態環節眾多,市場參與者也眾多,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層蛋糕:

首先,芯片制造商為芯片供應商做代工;

其次,芯片供應商將芯片銷售給設備服務商;

最后,云計算廠商向設備服務商采購服務器,建設數據中心,并向企業提供算力服務。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可以從兩條思路篩選潛力賽道:

一是最先兌現成長預期的方向;

二是技術壁壘高、事關國家安全的國產替代方向。

(1)芯片——成長性(★★★★★)+國產替代(★★★★★)

芯片是算力產業需求最先放量的環節,也是當前國產替代的重點領域。

因AI芯片需求爆發,英偉達今年二季度收入指引110億美金,并且預計其數據中心芯片業務收入接近翻倍??梢灶A期,AI芯片代工環節的先進制程制造、先進封裝(Chiplet)等方向都將步入高景氣。

并且,全球GPU芯片主要被英偉達壟斷(2022年四季度市占率高達82%),國產GPU還處于萌芽期,在設計與代工環節與國際廠商的差距很大,是中國本土供應鏈最薄弱的環節之一,也是中美科技博弈的關鍵領域。

(2)光模塊&交換機——量價齊升,成長性(★★★★★)

AI數據中心內部數據流量較大,帶寬和能耗挑戰也隨之而來,這需要更多高速率的光模塊與交換機。

下一代高速率光模塊800G光模塊已在2022年底小批量出貨,預計2023年英偉達和谷歌會提前批量采購,2024年有望大規模出貨。

而隨著光模塊速率及數量顯著提升,交換機的端口需求也大幅增長,對端口速率也有更高的要求。

為解決交換機功耗大增的問題,CPO應運而生。不過,CPO尚未開展商用,市場主流預期在2024-2025年開始商用。因此,板塊處于炒概念的階段,業績兌現還需等待。

(3)服務器——競爭激烈,成長性(★★★★)

服務器也是需求放量較早的環節。

未來3年,全球AI服務器市場規模分別為395/890/1601億美元,對應增速96%/125%/80%。其中,我國AI服務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34/307/561億美元,同比增長101%/128%/83%。

不過,全球AI服務器市場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整體利潤率并不高。未來市場份額預計將繼續向頭部集中,保持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

關鍵詞: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