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兩大沒有想到。
第一個沒有想到,上半周的時候人民幣在貶值,并且還有先正達等大票要過會,很多人認為大盤可能抗不住,結果大盤不僅抗住了,而且還向上突破了三周以來的箱體;
(相關資料圖)
第二個沒有想到,下半周大盤向上突破的時候,人民幣突然大幅升值,北向資金也開始瘋狂掃貨,很多人又開始轉為看好,可是機構們卻趁機加空8063手,完全不讓人愉快地玩耍。
對于這種情況,該如何進行解讀?
指數板塊
全A的周漲幅為2.52%,個股上漲率為66%,日均成交10095億,較上周增加了1147億或13%,大盤放量上漲,整體看量價關系比較不錯。
創業板指,周漲5.93%,整體上漲率82%,日均較上周放量10%。
創業板跌得太久、跌得太多,本身有反彈的需求,電力設備本周的表現非常不錯,其在創指里面的權重占比超過36%,推動創指超跌反彈。
中字頭,周漲跌幅為-0.57%,個股上漲率為70%,小幅縮量。
上漲率還可以,指數沒有漲,主要因為銀行、石油、運營商等走勢較弱。
行業板塊
汽車、電力設備、有色金屬等,分列本周行業漲幅榜的1、4、7位。
國家出臺了一些新能源車相關的利好政策,美股市場特斯拉漲勢兇猛,再加上寧王一直都被北向重倉持有并大幅買入,寧王在本周大爆發,帶領新能源車產業鏈全線強勢反彈。
食品飲料、美容護理、家用電器,等消費類一起擠入榜單前十。
出口的數據有所滑坡,房地產暫時看不到起色,市場只能寄希望于消費。
期指數據
某信全周加空3334手,和大盤反向背離;
對IH、IF小幅減空564手、132手,對IM、IC大幅加空2604手、1426手;
以加倉賣單為主,有進攻屬性,不是好信號。
其他主要玩家加空4729手,和大盤反向背離;
對IM減空1072手,對IF、IC、IH分別加空4732手、983手和86手;
以平倉賣單為主,上漲的過程中止盈、看不漲。
?
全A指數周漲2.52%,個股上漲率66%,兩者卻趁機加空8063手,不是好信號;
有鐵問, ETF一直在申購,期指凈空單卻一直這么高,應該相信誰?
這個太正常,如果大盤在低位的時候這些數據全部都向好,這種情況一年也碰不到1、2次,一旦碰到千萬不要放過。
以最近的一次為例,去年10月31日2885點,ETF之前已申購了近600億,11月2日那天某信的凈空單變成了(-1221)手,實為凈多單結構,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大盤從那個時候一直漲到今年4月份,期間漲幅約20%。
但是,在全年絕大多數時間,各路數據之間會相互打架,首先不要滿倉,然后結合各種情況綜合分析。
比如今年5月25日那天,大盤最低跌到了3168點,在此之前ETF持續凈申購了約700億,在此之前的一天5月24日,兩者合計持有凈空單5.76萬手,雖然也是一個不小的數據,但卻是今年以來的最低值,在那個時候看空是不理智的。
一晃到了今天,ETF持續申購了1100多億,北向兩天內掃貨200億,大盤放量向上突破,可是機構們卻加空8063手。
長線者無需關注這些細節。
短期風險在加大,如果在3200點之下不敢上車,現在就更沒有必要去追;已上車的,越往上走,越應該做倉控;仔細觀察本輪反彈能到什么位置,這也許是一個新箱體的上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