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江蘇蘇州舉辦。會上集中展示了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現狀,以及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眾多成果。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底座,是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
(資料圖片)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新型工業化的新征程,工業互聯網被賦予更高的期待,站在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
工業互聯網發展駛上“快車道”
工業互聯網是連接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與應用模式,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
工業互聯網以網絡為基礎、平臺為中樞、數據為要素、安全為保障,是順應技術、產業變革趨勢,加快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關鍵抓手,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持續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近年來,我國非常重視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工信部陸續發布的《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多個政策文件,推動工業互聯網體系化發展,開展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
在體系化的推動下,我國的工業互聯網發展駛上發展“快車道”,在該領域的實踐取得顯著效果。首先,我國基本建立起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探索“5G+工業互聯網”,行業專網超過2000個,標識解析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和兩大災備節點穩定運行,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160家,連接設備超7900萬臺。
其次,工業互聯網已廣泛應用于能源、電力、交通、裝備制造等行業,“5G+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超過3100個,融合創新應用的能力越來越強。此外,國內涌現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多個工業互聯網發展高地,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工業互聯網體系中,工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也在顯著增加。根據IDC數據顯示,2021年工業互聯網整體市場規模達到3100億元,預計將保持10%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
扮演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角色
在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工業互聯網平臺扮演著工業互聯網的“操作系統”的角色,它是面向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工業云平臺。
工業互聯網平臺既是構建工業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也是將人、機器和數據連接起來的核心平臺,可以快速實現企業產品、生產設備與系統的快速互聯互通,通過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提升客戶部署全面靈活的業務處理能力,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需要說明的是,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傳統云平臺的迭代和升級,該平臺涵蓋了存儲、集成、訪問、分析、管理等功能,將過去積累沉淀的工業知識、技術、經驗等進行模型化和軟件化,提高了工業知識的利用、傳播效率。
此外,工業互聯網平臺也是一個資源共享的有效載體,其優勢是可以實現工業數據在生產線、工廠、企業、產業和行業間的開放和共享。
在市場規模方面,根據共研網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及相應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約為601.3億元,同比增長38.9%,2020年至2022年復合增速達到41%,整體上保持著快速增長的態勢。
當前,我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由于未來的市場空間廣闊,眾多企業紛紛布局,但目前并未形成直接競爭的局面。
信達證券在研報中列出了涉及該業務的六大類廠商,一是傳統工業領域龍頭企業孵化出的專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司,如海爾卡奧斯、徐工漢云等;二是向平臺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的廠商,如$能科科技(603859)$;三是管理軟件企業,如$用友網絡(600588)$;四是互聯網巨頭,如阿里、百度等;五是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六是初創企業,昆侖數據、瀚云科技等。
匯聚AI要素,有望成為工業AI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了算力、數據、算法及應用場景的AI全要素,有望成為工業AI融合應用的優良入口。
在算力層面,工業互聯網平臺采用云化部署方式,底層laaS基礎設施能夠提供彈性可伸縮的基礎算力資源。
在數據層面,數據是AI模型的“燃料”,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打通和匯聚企業內部從研發、工藝、生產、運維到經營管理的全環節數據,為AI模型的構建提供海量數據資源。
在算法層面,工業互聯網平臺PaaS層封裝了企業大量的垂直行業知識和經驗,并基于此構建大量低代碼開發模塊和原理模型組件,能夠為工業AI模型的訓練奠定算法層基礎。
在應用層面,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層可以提供覆蓋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工業APP及工業創新應用,是工業AI模型落地應用的有效載體。
針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未來發展,信達證券表示,AIGC在代碼生成能力方面逐步成熟,有望使得非程序員的工程師能夠使用自然語言指令進行零錯誤的工業APP開發,大幅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應用創建能力、降低應用開發成本。同時,隨著相關企業的持續研發和創新,我國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有望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