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業協會針對券商發了關于經紀業務、資金賬戶的自律規則,比如禁止惡意低價(低傭)攬客,對機構投資者以及賬戶內金融資產(不包括融資)首次超過1000萬的個人投資者要把你了解的更詳細,可能錢怎么來也得提供證明材料。
另外,周末傳公募要降管理費,涉及新老劃斷,還有此前傳的機構降券商的交易傭金,以及凈值實時預估功能也要下線。這兩年基金的表現,確實讓不少基民怨氣很大,有人去投訴機構。
(資料圖)
現在的這些舉措只能說治標不治本,本質上還是公募唯規模論,更重短期考核決定的。很典型的案例就是,哪個行業景氣度好,計算器先摁爆,比如新能源,明明現在業績最好,可股價早提前一年見頂。曾經的白酒,如今的AI亦都是如此。
------
上交所公告,華電新能6月15日上會,擬募資300億;先正達6月16日上會,擬募資650億。華虹半導體的180億已于上周過會,共1130億,而今年前五個月滬深總共發行的IPO也才1631億。
對A股來說肯定是利空,但第一,肯定不會集中上,估計要間隔一兩月發一個;第二,一般為配合大IPO的發行,發行前的短期行情都不會差。第三,既來之則安之,咱也改變不了啥。你能說自己不打,但不能保證所有人都不參與~
現在的A股是:一級爽死,二級哭死...恨不得一個打螺絲的都能來圈點錢,目前排隊的還有4500+企業。一年上市四五百家,一年退市不足百家。從15年的2500家上市公司,已發展至5200家,光長肉不長個...
今年滬深兩個交易所的IPO包攬全球冠亞軍,遠超第三的紐交所。然從全球股指看,納斯達克年初至今漲27%,已進入技術牛市,日經225指數漲23%創歷史新高,連水深火熱的俄羅斯指數都比咱漲的多。下半年是不是得發點力呀!
------
上周五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逾20%,本周累計上漲逾35%,創下去年8月能源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最高漲幅。主要高溫襲來,全球對天然氣的爭奪在加劇。
一些氣候科學家日前表示,在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天氣現象回歸預期的推動下,全球可能會在2023年或2024年再次刷新高溫紀錄。
去年就很熱,高溫天氣連續刷新記錄!關注能源股如天然氣、煤炭在高溫預期,疊加如煤炭超跌下,短期有無共振反彈!
短期就全市場而言,滬指3200點以下不悲觀,向上仍看3250-3300點反彈。創業板在上周破了去年2122點低點,創三年新低;底在哪,誰都不知道,但我認為向下空間有限,這個時候左側投資者可以定投,至于右側則等拐頭。
方向上,市場熱點仍集中在AI概念如CPO、傳媒,屬于持籌者盛宴,但也建議借助上沖逐步兌現,接下來要經歷半年報預期+端午假期考驗,一直沒有的,那就遵循寧愿錯過不追高。市場的演繹還是偏均衡,等待風格切換,傾向低位為主。
追加內容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