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將寧波銀行推上“城商行之王”的陸華裕,能再解業績不振、股價低迷之困嗎? 天天播資訊

文丨熔財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丨地瓜

硅谷銀行、瑞士信貸與美國第一共和銀行的崩盤,讓市場開始關注潛在的金融風險,但這并沒有影響到中國市場。

近日,畢馬威中國發布了一份報告并指出,從一季度公布的經營指標來看,中國銀行業的規模保持較高增速,盈利水平企穩回升,資產質量和資本充足情況良好,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

在總體向好的市場環境下,作為國內首家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的城商行,寧波銀行的股價卻并不理想。

(圖源:雪球)

在2021年之前,寧波銀行的股價一直都是穩中向好,股價一度接近45元。但2022年寧波銀行股價下跌了13.94%,2023年至今的表現也仍是跌跌不休,年初至今累跌超過20%。

截至6月2日收盤,寧波銀行的股價只有25.82元,距離最高點跌幅超過40%。

曾被譽為“城商行之王”的寧波銀行,為何在資本市場頻頻“碰壁”?未來還能重回增長軌道嗎?

股價低迷背后的業績“隱憂”

一般而言,股價是以業績為基礎的,業績好,股價高,反之亦然 。寧波銀行的股價低迷,從最近的幾份業績報告里或許也能找到一些答案。

從業績基本面來看,寧波銀行似乎遇到了增長瓶頸。

2023年一季度,寧波銀行的營收增長率為8.45%,對比2022年的15.4%,增速下滑了6.95個百分點;同期,寧波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較2022年一季度下滑了5.45個百分點。

要知道,公司上一次營收同比增幅下滑出現在2017年第二季度。

寧波銀行增長遇阻,確實有客觀原因的存在。畢竟這段時間整個債券市場波動相對較大,整個資本市場面臨股債雙殺的不利局面?;鸫N和理財發行都碰到了很大的挑戰,這也使得寧波銀行的業績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市場波動性的影響。

不過,拋開大環境不談,必須承認的是,從寧波銀行的財報來看,迅速下滑的凈息差和凈利差,也是營收增長受阻的重要因素。從報告期內的數據來看,寧波銀行在2022年凈息差、凈利差僅為2.02%、2.2%,同比分別下滑了8.6%、10.57%,今年一季度,則進一步下滑到2%、2.15%,同比下滑幅度擴大到10.71%、12.96%。

隨著大環境逐漸平穩向好,如果寧波銀行在下一季度無法擺脫增速放緩的“帽子”,或許會進一步消耗投資者的熱情。

從資產質量來看,寧波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同樣存在隱憂。

2021年,寧波銀行的不良貸款達66.19億元,同比增速21.32%。2022年,寧波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繼續攀升至78.46億元,增長率達到18.54%,快于同期營收增速。

到了2023年一季度,寧波銀行的不良貸款規模進一步抬升,規模已達到82.98億元。而且,寧波銀行個人不良貸款增速超過了個人貸款總額增速,顯示其個貸風控體系漏洞更大。

過去,不少投資者看好寧波銀行,低位運行的不良貸款率是一個很大的原因。自2007年上市以來,寧波銀行不良率始終保持在1%以下,是唯一一家連續15年不良率低于1%的A股上市銀行,良好的踐行了董事長陸華裕一直強調理念—“風險就是成本”。

如今,不良貸款規模長期居于高位,個人不良貸款增速快于總額增速,難免讓投資人擔心寧波銀行是否存在風險管理問題,進而影響到公司股價。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寧波銀行一直在靠不斷融資來完成監管指標。

2022年寧波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75%,僅略高于監管要求的7.75%。

為應對急劇擴大的資產規模,寧波銀行開始不斷融資:2021年底,進行了120億元的配股再融資,折價近50%,還引起了部分爭議;2022年,寧波銀行共計發行4期金融債券共計400億元,1期二級資本債券共計220億元。

多次融資雖然保證了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但必須承認的是,這也變相使股東權益不斷被攤薄,損害了股東利益,導致股價漲幅落后。

業績隱憂長存,想讓股價重回高位,寧波銀行道阻且長。

陸華裕能否再“力挽狂瀾”?

近兩年走低的股價,并不是寧波銀行遇到的第一個困境。

事實上,成立初期由于大量不合格股東,加之原信用社股東欠繳注冊資本款,導致1999年寧波銀行凈資產扣除非信貸資產損失額以及待處理財產等損失后的凈資產為-2.77億元,經審計的不良貸款總額為7.88億元,不良貸款比例為27.22%。

是2000年陸華裕上任行長后,主持完成了三次增資,引入了雅戈爾集團、杉杉股份、華茂集團等寧波當地優質的民營企業作為其股東,才讓寧波銀行甩掉包袱。

監管指標要求全部滿足,業務發展勢如破竹,陸華裕在2005年上任寧波銀行董事長,并在兩年后成功讓寧波銀行成為國內首家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的城商行,并迅速成為城商行的龍頭。

不過,除了獨立且經驗豐富的管理層外,寧波銀行能在一眾城商行中脫穎而出,還離不開陸華裕的兩把“殺手锏”:

一方面,堅持持續推進數字化改革,拓寬廣度。

認識到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新一代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也給銀行業提出了新的使命和挑戰”這一根本,近年來,陸華裕以極大的努力投入金融科技創新與數字化建設,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戰略組織層面,確定了“iSMART+”智慧銀行作為金融科技發展的戰略指引,從“系統化、數字化、智能化”入手,支撐銀行業務和管理運轉;在平臺建設上,持續推動以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技術中臺為一體,以研發平臺、運維平臺為兩翼的五大平臺架構升級;在生活場景應用拓展方面,采用“線上金融產品+生活場景”相融合的線上運營模式;還通過數字化技術應用,搭建風控數據模型,構建風險預警體系,探索智能風控新模式。

另一方面,堅定踐行“與中小企業共成長”的最初目標,選擇和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相伴共生。

據《2022中小微企業數字安全報告》顯示,中小微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與60%以上的GDP。同突出的貢獻相比,這一支撐經濟發展的“基本盤”卻普遍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與此同時,浙江省民營經濟發達、有著天然的小微、零售市場相契合。

正是因為選擇深耕本土,扎根小微,截至2022年年末,寧波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客戶數18.62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25.11%;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153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86%。

在陸華裕推行數字化轉型和小微企業這兩張“牌”面下,寧波銀行找到了存量時代的生存之道。

但想要實現區域性銀行的高質量發展,還有三道坎:

第一,在政策利率不斷下行,息差持續收窄的背景下,未來銀行依賴的息差收入經營模式可能會受到挑戰,當前寧波銀行的信貸組合配置、行業創新服務等能力距離一些金融巨頭,暫時還有一些距離,或許需要進一步增強。

第二,互聯網企業在金融領域的探索與技術革新對于商業銀行原有業務板塊與市場份額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銀行業競爭日益白熱化,想要脫穎而出,就必須能精準觸達客戶、精確識別需求,發揮出自身獨有的優勢。

比如在2023年2月,長沙銀行e錢莊APP在用戶體驗GX測評上升為AAAA級,位列城商行前列,這背后其實是長沙銀行堅持通過充分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性能、操作和用戶體驗多方面進行優化,從而能更精準地洞察客戶需求。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業績之外,監管合規層面的問題也需要引起重視。

從管理層來看,陸華裕自2005年1月以來一直擔任寧波銀行董事長,至今已超過18年。在寧波銀行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寧波銀行副行長、財務負責人、首席信息官羅維開表示,繼續聘請陸華裕董事長為新一屆董事長。

雖然,陸華裕確實帶領寧波銀行走出困境,取得了很多成績,但超長期的任職,或違反銀保監會關于銀行保險機構關鍵人員“7年輪崗期限”的監管要求。

以青島農商銀行為鑒,行長劉宗波從2012年6月青農商行掛牌開業起,即擔任行長職務,直到今年1月才因超過關鍵人員任職期限的相關規定辭去行長職務。

其任職時間比陸華裕還要少七年,可就算是這樣,劉宗波依舊在今年五月被董事會和監事會給予“不稱職”的評價。

如果陸華裕繼續連任,結合最近寧波銀行業績不振的現狀,未來也許存在“晚節不?!钡娘L險。

再者,寧波銀行近年來也有提拔年輕干部的苗頭,寧波銀行現任行長莊靈君1979年7月出生,被提拔為副行長的章寧寧1984年3月出生。未來,如果陸華裕辭去董事長一職,如此年輕的管理團隊,能否把控風險、行穩致遠,在市場看來,同樣存疑。

從業務層面來看,寧波銀行頻頻收到罰單,被罰原因有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違規向土地儲備項目提供融資、非標投資業務資金支用審核不到位、房地產貸款授信管理不到位等多項違法違規等。

比如在黑貓投訴中,有一位用戶就指出寧波銀行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以移動公司免費送手機的名義,貸款了1980元,手機的月租就是每個月的還貸,如果忘交或者晚交月租,就會影響用戶的個人征信。雖然在所有個人貸款業務中,個人消費貸占大頭,但用這種方式擴張,顯然并不利于寧波銀行的良性發展。

(圖源:黑貓投訴)

銀保監會上海監管局還曾披露過在滬城商行的投訴情況,寧波銀行上海分行位列第一名,2021年投訴量達91件,占在滬城商行投訴總量的四分之一。連番處罰及投訴,也從另一個角度暴露出寧波銀行內控不足、未完全落實審慎經營原則等管理弊端。

總而言之,從虧損16億元,做到如今的“城商行天花板”,寧波銀行的戰略舉措和經營成效顯然得到了市場認可。

但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寧波銀行在這兩年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想要重回高增軌道,平衡好業績和合規的關系,陸華裕需要做的還有很多,但留給他的時間或許不多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關鍵詞: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