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各大電商平臺陸續披露了第一季度財報。其中,拼多多(PDD.US)的表現亮眼,在第一季度獲得101.26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141%。5月26日,在拼多多發布第一季度業績之后,其股價暴漲超18%。
接下來,一季度表現良好的拼多多是否還有可供持續增長的動力?在未來的發展中,拼多多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又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面對新的挑戰?
一季度財報表現良好,毛利率呈上升趨勢
(相關資料圖)
2023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盈利能力高于同行,為投資者增添了信心。在GAAP/Non-GAAP歸母凈利潤方面,美團/阿里巴巴/京東集團/拼多多的GAAP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4/235/63/81億元,Non-GAAP利潤分別為55/274/76/101億元。在GAAP/Non-GAAP歸母凈利率方面,美團/阿里巴巴/京東集團/拼多多的GAAP歸母凈利率分別為5.7%/11.3%/2.6%/21.5%,Non-GAAP凈利率分別為9.4%/13.1%/3.1%/26.9%。
(數據來源: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
拼多多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為70.44%,同比增長0.54%,但相較2022年第四季度77.58%的毛利率有所回落??紤]到第一季度通常為拼多多盈利淡季,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毛利率表現并無可指摘之處。總體來看,拼多多的毛利率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雖有季度影響但仍舊呈上升趨勢。
(數據來源:公司季度財報)
在收入方面,拼多多的在線營銷服務與商品銷售兩大收入來源均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明顯提升,總收入同比增長58.18%。其中,在線營銷服務收入272.44億元,同比增長49.68%;交易服務收入103.93億元,同比增長85.87%。在費用支出方面,公司第一季度費用率為52.06%,同比下降8.85%,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降本增效。
(數據來源:公司季度財報)
(數據來源:公司季度財報)
百億專項再度推出,或進一步擴大增長空間
新的百億專項的推出使拼多多獲客能力不斷提升,擴大了拼多多未來增長空間。拼多多一方面通過更大力度的“百億補貼”直接吸引消費者,另一方面通過新推出的“百億生態”支持優質商家打造優質的消費生態環境,提高消費者黏度。
拼多多的補貼相比其他平臺有兩大優勢:一是拼多多的補貼日?;?,不同于其他平臺優惠力度集中于各大電商狂歡節,拼多多的低價是長期的。日?;牡蛢r促使目標消費者在日常購物中更多地打開軟件應用,逐漸形成慣性,影響日后目標消費群體的平臺選擇。
今年4月,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開啟“數碼家電消費季”。此次活動的項目負責人表示活動將長期在線,消費者可以隨時享受到官方直補帶來的高性價比。數碼家電較貴的價格導致消費者的決策成本較高,拼多多此次對數碼家電高達十億的補貼能夠有效降低消費者決策成本,增強消費者對平臺的信心。拼多多的補貼也引起了其他電商的效仿。今年京東618對家電的補貼力度遠超往年,推出以舊換新至高補貼20%、每日額外補貼等優惠。
拼多多補貼的另一大優勢體現在主打的農產品和生鮮商品上。利用低價吸引顧客購買農產品和生鮮之后,新增的“僅退款”售后服務有效降低了消費者試錯成本,吸引消費者購買;而生活必需品擁有的滿足基本需要、消費高頻的特性又進一步提高了用戶粘性。
2023年5月,拼多多宣布開啟“百億生態”項目進一步優化平臺生態環境,鼓勵優質供給。在新的百億專項中,平臺算法會自動給予評價高的店鋪更多的支持,而評價高低與消費者因產品質量求助和退款售后的情況掛鉤。
如果說早期的拼多多只側重低價,那么現在的拼多多則是注重高性價比,在低價的同時關注商戶的產品與服務質量?!鞍賰|生態”的打造將有利于鞏固被低價吸引而來的消費群體,并進一步把更注重商品質量的中高消費群體納入進來。未來拼多多的消費用戶有望增加,支撐拼多多進一步增長。
海外業務備受期待,但問題頻現
除了在國內持續推出百億專項之外,拼多多還將目光投向了更大的海外市場。第一季度結束之際,拼多多在組織架構上進行了調整,新任董事長親自掌管拼多多的海外業務。與國內已漸趨飽和的電商市場相比,海外市場擁有更大的潛力,成為拼多多未來發展的重點。
拼多多雖然期望海外業務能夠成為未來發展中的重要驅動力,但目前來看,拼多多海外版應用軟件“Temu”的成長充滿坎坷,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為低價平臺,Temu最令消費者詬病的是質量參差不齊、尺寸不準確等問題。難以保證的質量對Temu的口碑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截至5月30日,北美保護消費者權益民間團體Better Business Bureau對Temu的評分僅有2.34分(滿分為5),對Temu的負面評論有388條。在Sitejabber、Trustpilot、ResellerRatings等其他點評網站上,對Temu的打分也普遍較低,在3.1-3.6之間。
?對于買家而言,Temu的另一大問題在于物流。目前Temu的商品運輸需要7-15個工作日,遠遠遜色于亞馬遜能做到的當日或次日達。打包商品所使用的廉價包裝袋使得商品經常發生損壞,降低消費者體驗。
在賣家一側,Temu也引起了不少抱怨。賣家負責供貨,平臺負責定價、銷售、售后等其他環節的模式使Temu擁有絕對的控價權,對商家的供貨價格可以不斷下壓,導致賣家的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
2023年5月,Temu開啟了新的壓價模式,通過每周競價逼迫賣家再度降低價格。價格最低的賣家獨享所有流量,而其他賣家則可能面臨滯銷等問題。在愈加殘酷的競價中,不少賣家利潤全無,不得不考慮退出平臺。而能夠留在平臺的產品是否能保持良好的質量則成為Temu需要考慮的問題。
除了在需求側和供給側均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外,Temu還面臨美國監管方面的挑戰。對于海外版拼多多的迅速崛起,《時代周刊》曾報道稱Temu利用用戶個人數據投放廣告引發隱私保護方面的擔憂;Temu的低價使其競爭者被迫跟隨其腳步壓縮價格,對員工工資也造成影響;Temu沒有中間商的模式也將沖擊美國制造商的利潤架構,對美國制造業造成負面影響。
2023年4月,以供應鏈合規、數據安全、利用貿易漏洞等理由,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會(USCC)提出要加強監管SHEIN、Temu等電商平臺。隨著Temu的進一步壯大,其很有可能像TikTok一樣受到美國更多的限制。
發展環境不同,國內成功經驗難以復制
由于Temu與拼多多的發展環境存在很大不同,Temu很難通過復制拼多多在國內成功的經驗解決其面臨的諸多問題。
在質量方面,拼多多以農產品起家,通過“百億農研”對農產帶商家進行補貼與技術上的幫助,推動產品上游優質供給。但Temu的上游供給來自于全球各地,品類也更加多樣,難以通過扶持上游來提高質量。
在物流方面,拼多多和Temu都沒有自己的物流,但國內物流網絡發達,拼多多可以依靠其他快遞公司進行商品運輸;而海外物流發展較差,快遞損壞、丟失等問題發生概率大且難有回音,Temu依靠海外普通物流自然難以與擁有一條龍物流服務的亞馬遜相競爭。對于現在的Temu來說,如果想要和京東一樣自建物流也相當困難,不僅要求時間還要求大量的資金投入。
在營銷方面,,Temu在失去微信的加持后無法獲得低成本的流量裂變。拼多多飽受爭議的“砍一刀”也難以運用在Temu上。獲客成本低、速度快的拼團模式與“砍一刀”由于海外用戶對隱私的重視而難以推廣,且引起了海外監管層的注意。雖然目前Temu通過Facebook,Tiktok,Ins等內容型引流方式獲客成效較好,但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其獲客成本在逐漸提升。
寫在最后
目前,拼多多國內發展態勢良好,百億專項的不斷推出有望擴大其用戶群體,支撐其進一步發展。拼多多期望海外業務能夠成為新的增長支柱,但在需求側、供給側以及政府監管方面問題頻現,國內成功經驗難以復制的情況下,Temu能否長期占有一席之地尚未可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