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品 | 異觀財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 者 | 炫夜白雪
隨著“碳中和、碳達峰”政策的持續推進,新能源行業長期趨勢愈發明確,即便在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市場依舊認為新能源行業是一個不錯的投資賽道。
異觀財經關注的新能源賽道,并非單純的蔚小理等新能源車企,而是更多關注新能源全產業鏈上的投資機會,其中就包含新能源基建等細分行業賽道。能鏈控股旗下的能鏈智電(NASDAQ:NAAS)于2022年6月13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
通過與該公司高管的交流,以及深入走訪這家公司,異觀財經認為能鏈智電是一家值得持續關注的價值投資“潛力股”,為什么這么說?
一、 新能源是大勢所趨,行業賽道空間巨大,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大有可為。
從汽車和新能源車產銷數據對比看,新能源車產銷同比、環比增速超燃油車,新能源是大勢所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8.3萬輛和255.6萬輛,產量環比下降0.3%,銷量環比增長9.7%,同比分別下降18.2%和8.4%。從全年發展來看,2022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
新能源汽車方面,2022年12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5萬輛和81.4萬輛,同比均增長51.8%,環比分別增長3.5%和3.6%。2022年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全年銷量超688.7萬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5.6%。
據統計,2022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3.11億輛,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310萬輛,結合這兩個數據,新能源車占比僅4%,與上面提及的25.6%市占率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隨著新能源車市占率的不斷提升,新能源車的保有率也將不斷提升。
新能源車銷量增長背后,電作為補能方式的市場需求巨大。報道顯示,2022年全年充電量超過4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以上。預計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車保有量將達到1.45億輛,增長11倍,公共充電量的需求更是呈現指數級增長,充電樁作為支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市場需求也將隨之迅速增長。
根據目標規劃,到2030年車樁比1:1,按照1億輛新能源車保有量計算,充電樁行業至少有8年25倍的增長空間,這就意味著,未來8年,充電樁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近50%。
二、 我國充電市場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充電樁運營表現出分散的局面,存在重建設、輕運營的情況。
今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加快推進充電樁和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在需求與政策雙重催化下,充電樁建設及運營服務領域獲得資本市場持續關注。
過去幾年時間,在一系列補貼政策和資本刺激下,充電樁行業快速發展,但存在重建設、輕運營的情況。部分企業建充電樁拿到補貼退出的情況也是存在的,雖然短期內大量投入資源進行充電樁建設,但在位置選擇與數量規劃方面與實際需求脫節情況,實際運營情況不良。
能鏈智電聯合創始人、總裁兼CFO吳雪廬表示,未來充電站的發展趨勢必然呈現分散化和本地化的趨勢。
目前大概的情況是,10萬個加油站,服務3億輛油車,10萬出頭的電站服務1500萬輛新能源車,到2030年中國會有1.45億輛電車,會有2600萬把充電槍。據此推算,相應會有150萬-200萬個充電站,等到2050年完成燃油車與電動汽車轉化的時候,中國3億輛出頭的電車會匹配5000萬把充電槍,大約會有300萬-400萬的充電站。相比而言,充電站數量遠超加油站數量。
充電站建設的基礎資源是地和電,大規模購電需要一定的門檻,尤其在一些一、二、三線城市。從投資場站的成本角度看,如今二線城市的油站投資成本大概要1億-2億人民幣,同樣一個電站,在同樣一個城市大概是150萬-200萬人民幣,投資充電站的門檻遠低加油站。
三、 為什么說能鏈智電是一只“潛力股”
能鏈智電(NASDAQ:NAAS)是中國規模最大且增長最快的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商之一。能鏈智電為充電運營商及電動車車主提供線上線下充電解決方案及非電增值服務,并服務于充電樁生產企業、主機廠及其他行業合作伙伴,致力于讓電動汽車充電更快捷、體驗更佳,讓產業鏈各方運營更高效。
從官網的介紹來看,能鏈智電不同于充電樁企業,該公司采用輕資產的運營模式,其業務覆蓋線上、線下和創新業務。
線上,能鏈智電更像一個O2O平臺,它就是通過連接場站和客戶完成交易,在能鏈智電的交易平臺上做完整個GMV的支付,并從新能源充電服務中獲取收益。
線下,如同我們上面所說,充電站未來分散化、本地化特點,伴隨新能源汽車下鄉,下沉市場將成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增量市場,具備一定資金實力的地方國企、中小企業或者房地產開發商,均有可能成為充電站的投資者。
目前充電樁投資同樣面臨資本、土地/電量(資源)、運營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壓力和挑戰。從資產所有者角度看,上面提及的三類投資者,擁有充足的資金和資源(可以購地、購電),但在充電站建設選址、設備采購、引流、后期運維等方面缺乏運營管理經驗,這就為能鏈智電在充電站生命周期管理中提供了巨大的商業空間,而且其中超九成是可持續性的,大概率來自于電費收入、運營和運維服務費。
通常一個充電站的生命周期大概8-10年,分為建設、運營和升級三個階段。
建設階段,能鏈智電為充電站提供選址規劃、軟硬件采購、EPC工程等一鍵建站服務。
前面提到,到2030年要有2630萬把充電槍,單槍的成本大概是6萬-8萬,最后算出來約1.5億-2萬億的資本支出,這對能鏈智電來說是一個很可觀的市場增量空間。
官網信息顯示,能鏈智電連接充電場站5.5萬座,充電槍57.5萬把。
運營階段,能鏈智電為充電站提供互聯互通、線上運營以及智慧運維服務。這里重點強調下運維服務,電站通常無人值守,運維包含電站的清潔維護,以及電工類服務,這背后催生大量保潔、電工等服務,這背后也存在巨大利潤空間。
升級階段,為充電站鋪設儲能、光伏等設施,以及搭建虛擬電廠,以滿足未來充電場站經營需求。
創新業務,主要包含光儲充一體化、虛擬電廠、自動充電機器人等多元業務。
國際化方面,能鏈智電在中東、歐洲、東南亞等海外市場進行了布局,歐洲地區主要是尋找潛在機會收購充電樁或充電服務品牌;中東地區則主要在阿聯酋,未來可能采取合資建公司的方式;再就是東南亞和日本,未來可能更多是通過和當地能源公司合作的方式來擴充市場。
最后我們再回到能鏈智電的業績上來。
根據年報數據顯示,能鏈智電2022年全年凈收入達到9280萬元,同比增長177%,該公司預計2023財年凈收入將在5億元人民至6億元人民幣之間,同比翻5.4到6.4倍。
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能鏈智電線上充電運營服務收入為502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9%,增長的主要原因為交易的充電量增加;線下充電運營服務收入2022年全年同比增長了178%,達到4060萬元人民幣,這一增長主要是由充電場站線下運營服務的增長推動。
從凈收入增速來看,能鏈智電業務規模持續擴張,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不斷增強,公司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隨著全球“油轉電”的進程的加快,受益于政策紅利和市場高景氣,新能源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和潛力將進一步釋放,能鏈智電或將迎來價值重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