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連續多日回調后,這幾天中特估重拾升勢,作為眾多機構眼中的2023年強勢主線之一,中特估要卷土重來了?
萬億巨頭狂拉: 5月29日,中國石油顯然成了中特估板塊的領頭羊,該股收盤時大漲7.17%。今年以來,中國石油累計大漲53.32%,而同期滬深300下跌了0.97%。 在中國石油帶動下,5月29日中特估板塊集體強勢,華能國際、中國石化漲超5%;中國船舶、中國中鐵、國網通信漲超4%;中國通號、中油工程漲超3%等等。 數據顯示,全部A股來看,中國石油為年內市值增加最多個股,達4610億元。緊隨其后的中國移動,年內市值增加了2659億元。整體而言,截至5月29日收盤,年內共有10股市值增加超千億,其中多數個股都與“中特估”關系密切,除前述2股外,還有中國石化、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 市場繼續看好中特估: 事實上,隨著中特估板塊此前的連續回調,近日有越來越多的機構表示,調整后不妨對“中特估”積極一些。 有業內機構表示,近期市場回調不改中資股大底的判斷,其中“中特估—央國企重估”在完成“估值填坑”后,逐漸進入“業績確認”階段,勝率因素變得重要,而政策的進一步線索和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有望帶來后續的重估動能。 也有業內表示持續看好中特估板塊的投資機會::一是從中特估指數的市凈率和未來一年收益情況的歷史復盤來看,基本呈現低估值-高預期回報的分布形態,目前仍處在指數市凈率估值歷史中偏低、預期回報較高的位置。二是即便離岸美元回流美國造成人民幣匯率短期“破7”,依然看好人民幣后續走勢。對比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且金融風險頻發的情況下,對外資布局國內市場持續看好。 當然了,隨著此前中特估行情的快速演繹,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有機構在看好中特估投資機會的同時表示,因“中特估”指數短期漲幅過高,疊加交易擁擠度上行,短期會存在資金承接意愿不強的局面。 在未來十二個月,我們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時間節點與事項包括:7月經濟數據,8月A股公司的中報以及“中特估”相關國有企業在諸如凈資產收益率、派息比例等指標在實質上的改善。 瑞銀證券認為,7月經濟數據的出爐將協助驗證今年經濟復蘇的節奏與速度。如果7月經濟復蘇好于預期,投資者可能回歸主流消費和新能源板塊,而“中特估”主題可能面臨資金凈流出。其后A股企業將在8月迎來中報業績,屆時投資者也能更好地了解到相關國企經營效率的變化。同時,我們建議持續關注相關政府部門對國企改革以及“中特估”的政策指引。(資料圖片)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