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一帆
今年一季度以來,包括燃油車、新能源等在內的國內汽車市場,表現出比以往更強烈的為生存而掙扎的氣息。
(資料圖)
燃油車方面,東風雪鐵龍近似“報復”性降價,就像一根導火索,推動整個燃油車市場開始價格內卷,多國宣布燃油車停售倒計時,也為燃油車市場再添壓力。
新能源方面,受燃油車價格下調,以及特斯拉等頭部車企引發的降價潮,新能源的日子比燃油車更艱難。
據乘聯會初步數據,整個3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54.9萬輛,同比增長5%,哪吒、零跑等新勢力也在3月銷量情況中,未能延續此前亮眼表現。
數據顯示:
3月哪吒汽車交付10087輛,同比下滑16.1%;
小鵬汽車3月交付7002輛,同比下滑54.6%;
零跑汽車則交付6172輛,同比下滑38.6%。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在2022年實現香港上市的同時,全年交付量也達到了111168臺,同比增長超154%。
但到2023年,零跑交付量已連續3個月同比下滑,1月份,零跑僅交付1139臺,同比下滑85.9%;2月,零跑同比下滑幅度收窄,為6.9%,到3月,其交付量同比下滑近40%。
4月,得益于整個新能源行業復蘇,零跑共計交付新車8726臺,環比提升41%,算是為二季度奠定了一個良好開局。
不過,回看零跑2022年全年業績,糟糕的業績表現則與全年的交付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51億元”,零跑虧損持續擴大
2022年零跑盡管在交付表現上一騎絕塵,頗有行業黑馬的味道,但在業績層面,則是賣得越好,虧得越多。
全年零跑實現營收123.8億元,同比增長近300%,只是在利潤表現方面,零跑歸母凈利虧損超51億元,同比負增長近80%。
這樣的虧損表現即便是跟蔚小理同臺對比,也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2022年蔚來虧損145.6億元,但其營收規模高達492.7億元;
理想虧損20.12億元,其營收規模也超450億元;
小鵬相對表現較差,全年實現營收268.6億元,虧損規模近百億。
盡管大家都是越賣越虧,但零跑虧損規模卻近乎營收的一半,這還是在交付量同比增長154%的基礎上實現,這是否可以直接理解為,零跑賣的越多,虧得更多。
不過,這樣的業績表現跟零跑持續虧損的毛利率不無關系。
2022年零跑的毛利率為-15.4%,2021年為-44.3%,毛利率有所增長,卻仍未轉正。
相比之下,蔚小理已經在2022年實現毛利率為正,這意味著零跑在追逐盈利之前,首要任務當是扭轉毛利率為負的問題,若這個坑無法填平,零跑恐難盈利。
所以問題來了,零跑能填上毛利率為負的坑嗎?
毛利率的坑,零跑能填上嗎?
從計算公式來講,只要毛利為正,在營收不出現負增長的情況,毛利率就能為正,要實現這一點,要么持續降本,讓成本少于營收,要么增效,在快速做大營收規模的同時,再降本,實現正向經營。
先來看零跑的成本問題。
從2022年年報情況來看,受市場拓展及產能增加影響,零跑累計銷售成本達到143億元,用于市場拓展的銷售和行政開支分別達到11.14億元和8.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0%和112%,意味著零跑全年翻倍增速的交付表現,都是花錢買來的,市場營銷開支過高。
另一方面,研發成本作為大頭,2022年其研發投入為14.11億元,較2021年近乎翻倍,不過,這也與零跑一直主張的全域自研不無關系。
其實,如果零跑能夠順利實現自研,從長期來看,確實有助于其在各環節降低成本。
但就目前來看,理想、蔚來百億級的研發投入,仍未實現全棧自研,零跑只有其10%左右的研發投入,若要實現全域自研,還需更大規模的持續性投入,這意味著零跑后續研發成本將再度攀升,繼續拖累毛利水平。
不過,從零跑董事長朱江明最新傳遞的降本信號來看,未來不排除為降低研發投入而拋棄全域自研的理想。
再來看零跑的營收困境。
跟理想、蔚來等不同,零跑從一開始便緊盯下沉賽道,目前零跑共有S01、T03、C11以及C01四款車型。其中T03是其主力車型,去年實現單車型銷量近6.2萬輛,但單車售價只有6-8萬。
C11和C01則定價15到29萬,從目前新能源汽車定價格局來看,屬于中端偏下,這個價位銷售情況較好,去年零跑C11車型賣了4萬多輛,是零跑另一大主力車型。
但這個價位有比亞迪、小鵬,甚至特斯拉等諸多強勁對手,隨便挑出一個,零跑都不一定夠打。
因此綜合來看,零跑目前的主戰場跟哪吒類似,仍在于數萬到十萬元出頭的中低端下沉市場,這也就意味著相比理想、蔚來等,零跑需要付出數倍于他們的交付量,才能在營收規模上追上一線品牌。
但隨著布局中高端的頭部品牌,也開始降價,對于零跑而言,則是降維打擊。這也就注定零跑想做大營收,難度不小,因此要想扭轉毛利率為負的局面,只能從成本上開刀。其中就包括廣為用戶詬病的簡配降價,產品質量堪憂等問題。
比如零跑最新發布的C11純電版入門款,雖然售價下調數千元,但相比2021款,不僅損失了數十項強調豪華、智能、舒適的配置,電池容量也有所下降,也就是說價格并未下調太多,但簡配卻相當“豐富”。
而且關于零跑汽車異響嚴重、反向盤不正等問題也是屢見不鮮,讓用戶對其產品質量持續堪憂。
零跑汽車管理層近期也表示,為降低車價,零跑在成本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優化工作。例如純電車型減少了行李架、行李箱、電動門把手等不必要的配置,通過技術創新和功能優化做了一些降本工作,已經通過與供應商合作降低零部件成本,均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
對于這番表態,多少有點默認簡配不減價的事實。由此再看零跑“讓消費者用更少的錢,買更好的產品”的觀點,還真有些諷刺。
聲明: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只為傳遞更多信息!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關鍵詞: